初中學習地理的方法

  地理學科是研究天文氣象、地形地貌、環境氣候、國家城市、風俗習慣的一門自然學科,在學習初中地理時有什麼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資訊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

  ***2***要知道所學習的那個區域在什麼地方?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絡。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絡,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3***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比如,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為什麼有些地區又很相似?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資訊,鍛鍊我們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帶來的影響。是有利,還是不利。

  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絡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係,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係,人口的分佈和自然環境有關係。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係,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資訊,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鍊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二

  一、【興趣第一】

  很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你或許不喜歡學習,不喜歡上課,但是我想你一定喜歡旅遊、喜歡吃好吃的,或許你喜歡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等等,無論你喜歡什麼,我都可以用地理的相關知識把你的興趣愛好聯絡起來。比如說你喜歡旅遊,那你得乘坐交通工具吧,你得知道路線規劃吧,你得知道當地是冷是熱吧,你得知道那裡的風景有啥吧,而這些都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再比如說,你是個吃貨,你想吃遍天下美味,但是每個地方的美味都和當地的環境是有關的,南方人喜食大米北方人愛吃麵,藏族人以青稞牛羊肉為主,這些農作物離不開相適應的氣候;或者說你喜歡逛街購物,走在大街上你得知道個東西南北吧,會不會拿起電話給朋友說“我在電影院的左邊”“哦?我也在電影院的左邊,可是怎麼沒看到你?”我想說,你的左邊或許是他的右邊呢,而如果你說了你在電影院的東邊,那麼這就好辦了,他若是也知道方向的話那麼你們很容易就找到彼此了。再或者說,你以後從政、經商、哪怕是當農民,都要知道有關地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識。就是買房也得知道啥時候去看樓間距不會影響到採光。所以,有這麼多與你息息相關的事物,怎麼會沒有興趣呢?

  二、【多聽多看】

  在初中階段,除了會學習我們的中國地理,還要學習一些國外的地理知識,因為條件有限,我們並不能在初中階段周遊世界瞭解各地,所以我們就要多聽多看,我相信沒有任何人討厭看電影吧,而國外的電影就能給你真實的再現他們國家的風俗人情地理環境。你或許一開啟新聞頻道就會看到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啊、伊拉克啊、極端組織啊各種衝突不斷,沒錯,中東一直都是個熱點地區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極度匱乏的淡水資源以及複雜的宗教文化註定了這個地方不會太平。還有日本,如果你懂得歷史你你就知道,他在歷史上多次侵略別的國家,為什麼呢?資源少唄,沒有資源怎麼發展經濟,最初只能依靠侵略手段,還有日本經常有火山爆發發生地震海嘯,為啥?還不是因為小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亞歐板塊和太平洋的板塊交界處,相互碰撞擠壓,放心,以後日本國的地震還會有無數次次,他們平均每天能感覺到的地震都有4次。那麼美國你就更不陌生了,各種電影裡都會有美國的介紹,你會知道美國的經濟、人口、民族、工業、農業、文化的方方面面。還有很多電視紀錄片、各類外國文學書籍都會涉及到異國風情。

  三、【課堂技巧之聯想記憶】

  地理在中學屬於文科,所以有很多東西需要掌握記憶,所以記憶在此顯得尤為重要。在上課時,你一定會覺得枯燥無味,要麼是生澀繞口的外國地名,要麼是複雜多樣的氣候,或者是搞不清楚的東西南北。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用一些妙招記住呢?舉個例子吧,我在教學上判斷山谷山脊的時候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因為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山谷和山脊都是彎曲的波浪線,這好比讓你區分雙胞胎一樣,那麼你就找特徵唄,如果你用心的話你會發現山谷的數值是沿著突出的方向由小變大的,而山脊正好相反,於是我教給我的學生兩步判斷法,先順著突出的方向畫個箭頭,然後按著箭頭的方向讀大小,如果數值由大變小則是大小,反之是小大,我還讓學生套上我的“順口溜”小大谷,大小脊,這樣秒秒鐘就判斷出來了。再比如說大洲的分界線,七大洲的分界線很多,比如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其實在這麼多分界線的地名當中你完全可以用簡稱記住,比如我編寫的順口溜“亞歐屋裡黑土索,亞非州界蘇運河....”第一你會覺得字數少了。第二你會覺得順口好玩兒,讀上兩遍你就記個八九不離十了,再用心讀一下,那麼大洲的分界線很快就搞定了。在這裡我想說的就是關於記憶的方法,其實我並不擅長記憶,於是我會想很多方法輔助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