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的成語典故

  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成語典故,歡迎閱讀:

  名落孫山

  宋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名叫孫山。一年秋天,他去趕考,鄰居請孫山將他的兒子帶去一起應試。發榜時,孫山的名字是榜上最後一名。孫山回到家裡,很多人都來祝賀,

  那個鄰居也來了,問自己的兒子考中了沒有?孫山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隨口吟了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落孫山外。”鄰居聽後明白兒子沒有考上,就回家去了。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榜上最後一名是孫山,您的兒子還在孫山的後面,這 自然是沒有考上了。

  這詩句後來就簡化成了“名落孫山”。用它來比喻未被錄取或榜上無名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