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語文複習資料

  溫故而知新,通過複習可以加深對原有知識的記憶,還可以使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知識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文言字詞

  ***一***、通假字

  1、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

  2、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

  4、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餵養。“材”通“才”,才能。

  5、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餵養。

  7、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8、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

  9、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

  10、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

  11、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饈”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1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通“現”,出現。

  ***二***、詞類活用

  1、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向高處伸展和向遠處伸展。

  2、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5、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6、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縕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7、手自?a href='//' target='_blank'>事蹟菏鄭??首鞫?剩???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8、心樂之:以…為樂,形容詞意動用法。

  9、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10、下見小潭: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11、皆若空遊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12、似與遊者相樂: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詞作狀語。

  14、斗折蛇行:鬥,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15、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16、悽神寒骨:悽,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淒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詞作動詞,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後,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後。 19、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20、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給……命名。

  2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22、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第一個“樂”,形容詞作意動用法,以……為樂 。

  23、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詞作動詞,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25、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豔妝。蹇,騎驢。

  26、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二***

  文學常識

  1《藤野先生》作者魯迅,選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日本老師全名是藤野嚴九郎。本學期我們還學過他的一首散文詩《雪》,選自他的詩歌集《野草》。

  2《雷電頌》選歷史劇《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

  3《海燕》選自《高爾基全集》,作者高爾基,前蘇聯作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4《五柳先生傳》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

  5《馬說》選自《韓愈文集》,作者韓愈,唐朝著名文學家。

  6《送東陽馬生序》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學家。

  7《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選自《劉禹錫集》,作者劉禹錫,唐朝詩人哲學家,著有《劉賓客集》。

  8《赤壁》選自《樊川詩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詩人,和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9《過零丁洋》選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愛國詩人。

  10《水調歌頭》選自《東坡樂府集》,作者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11《山坡羊*潼關懷古》選自《全元散曲》,作者張養浩,元代散曲作家。

  12《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3《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4《醉翁亭記》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

  15《滿井遊記》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作者袁巨集道,字中郎,號石公,明代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稱為“公安三袁”。

  16《行路難》選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大詩人。

  1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杜詩詳註》。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詩人。

  18《白雪送武判官歸京》選自《岑參校注》。作者岑參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19《已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作者龔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

  =成語歸納

  油光可鑑 頭髮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正襟危坐 襟:衣襟;危:端正。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頷首低眉 形容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誠惶誠恐 誠:確實。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不安的樣子。

  廣袤無垠 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以南北長度為“袤”。形容極其寬廣,好像無邊無際。

  莫衷一是 指意見紛紜,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

  眾目睽睽 指眾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一個人身上,或被許多人注視著幹某事。

  抑揚頓挫 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深惡痛疾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翻來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來回翻動身體。

  粗製濫造 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藏汙納垢 汙、垢:骯髒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鬱鬱寡歡 鬱郁:憂鬱;寡:少。形容心裡苦悶,少言少語,悶悶不樂。

  無可置疑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油然而生 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

  花團錦簇 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豔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美不勝收 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

  繁花似錦 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風雲突變 風雲:比喻變幻動盪的局勢。局勢突然發生了變化。

  不可名狀 名:用言語說出;狀:描繪,形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拖泥帶水 比喻說話做事不乾脆利落。

  盛氣凌人 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凌。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

  相形見絀 形:對照;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精巧絕倫 巧:精巧。絕倫:無與倫比。精巧美妙到了極點。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鼠目寸光 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相輔相成 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不容置疑 不允許有什麼懷疑。表示論證嚴密,無可懷疑。

  一視同仁 原指聖人對百姓一樣看待,同施仁愛。後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任勞任怨 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引經據典 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悠遊自在 悠遊: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閒而舒適。

  肅然起敬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隨機應變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合轍押韻 即物起興 人情練達 與有榮焉

  油嘴滑舌 形容說話油滑,耍嘴皮子

  顧名思義 顧:看;義:意義,含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逢場作戲 逢:碰到,;。原指藝人遇到合適的場合就表演。後指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八面玲瓏 玲瓏:精巧細緻,指人靈活、敏捷。形容人處世圓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見風使舵 看風向轉發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孤陋寡聞 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三***

  名句填空***186分,每空1分***

  1.吳均在《與朱元恩書》中描寫水尤清澈的文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作者發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高潔志趣的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語句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潔,簞瓢屢空,晏如也。”文中與“不慕榮利”相呼應的評論性讚語是“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文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對我們讀書學習很有啟示.

  3.韓愈《馬說》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乎,駢死於槽櫪之間!”寫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寫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人們常用“千里馬”來比喻人才,用“伯樂”比喻發現人才的人。懷才不遇的人時常感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寫自己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有關刻苦讀書的故事還有:“程門立雪、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懸樑刺股、孫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讀”。

  5、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湧現的理趣,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6.杜牧的《赤壁》一詩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過零丁洋》中用比喻抒寫國破家亡悲哀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明文天祥誓死報國的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義凜然、捨生取義***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表達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祝願和慰藉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作者想逃避現實,又擔心恐懼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用“聚”和“怒”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詩的主旨,表達詩人憂民思想。

  10.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魚無憂無慮的樣子的句子有:“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悽神寒骨,悄愴幽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