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你驕傲教案及反思

  《我為你驕傲》是一個常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講述“我”怎樣由“打破玻璃”到“攢錢賠償”以及最終得到老奶奶巧妙地寬容與鼓勵的經過。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我為你驕傲》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我為你驕傲》教案

  教材分析

  《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內疚的心理和責任感伴隨了“我”一個星期。當“我”用自己攢了三個星期的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並附上道歉信時,在慈愛又善於教育後輩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錢,是孩子純真的情、悔過的心,是值得為孩子驕傲的美好品德——誠信。孩子的誠信讓我們感動,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懷也值得我們稱讚。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探究學習,使學生不僅學習語言,而且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薰陶。

  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個小故事,貼近學生生活,因此教學中多讀少講,以讀促思。課文中有兩條線索:“我”的情感變化為明線,老奶奶的情感變化為暗線,考慮到學段特點,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我”的情感變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教育學生要做一個誠實更富有責任心的孩子,課堂結尾對老奶奶的性格,教育晚輩的行為進行總結。教語文,也是教學生學會做人,力求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4、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寬容。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一生背《二十四節氣歌》,其餘學生聽後做出評價。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評價的目的就是激起興趣,引起思考,讓他們的思維處於活躍之中。運用“我為你驕傲”來作表揚語,讓學生感受到這句話的份量及意義,有利於更好的理解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文,遇到課文中帶生字的句子多讀幾次,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檢測:

  ***1***出示小黑板認讀句子***略***,並適時學習生字:

  玻璃 破碎 繼續 歉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引導概括。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經驗,在句子中選取有代表性的生字進行教學,並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逐步向中年級過渡。

  三、研讀心情變化歷程,體會“真情”

  師:我從玩耍到打碎玻璃再到改正錯誤我的心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大家找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用筆畫出來。

  集體交流:

  1、開心

  ***1***我們看著石頭像子彈一樣射出,又像流星一樣從天而降,很開心,很有趣。

  師點撥:你們玩遊戲的時候什麼樣的心情、動作?

  那你能開心的讀一讀嗎?學生讀,評議後再讀

  通過“……像……又像……”你又能體會到什麼?再讀。

  過渡:當我和小夥伴躲在老奶奶家的後院裡玩得正開心的時候,意外發生了:我一不小心____,我們_____。

  ***2***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我們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了。

  從這句話當中你又能知道什麼?

  ***我們跑得快,心裡特別害怕……***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像……又像……”“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讓學生體會句子表達情感的同時,品味語言本身的含義。

  2、擔心,害怕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擔心她知道是我乾的。”

  如果你就是那個打破玻璃的小男孩,此時你的心情怎樣?抓住關聯詞“一……就……”聯絡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談。

  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讀讀這句話。個別讀齊讀

  3、不自在

  師:我既害怕又擔心,這以後____***引讀句子***

  我還是和往常一樣,_____,她也和往常一樣,_____,我卻覺得很不自在。

  是呀,“我”為什麼會覺得很不自在?

  學生自由讀後交流。指導讀句。

  再想想,從“很不自在”你還能讀出些什麼?

  ***讀出小男孩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這件事做得不對,小男孩的善良,內疚,懊悔……***

  師:此時的“我”害怕、擔心,很不自在,這兩句話描寫出了當時“我”的心情。我們把這段話連起來讀讀,體會一下“我”當時的心情。

  齊讀第三段。

  設計意圖: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我”的情感變化,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將自己感悟到的用語言個性化的表達出來,增強口頭表達能力。

  4、輕鬆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來到老奶奶家門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裡。我心裡頓時感到一陣輕鬆。”

  師:後來“我”一下子變得輕鬆了,你想問點什麼?

  學生質疑,可能會問:做了什麼事讓他感到輕鬆了?為什麼要“等到天黑”,還要“悄悄地”?

  交流,指導朗讀有關的句子,從7美元中體會到我攢錢的不容易,敢於承擔錯誤的責任心及一顆自尊的心。

  過渡:當我把信封塞進信箱的時候,便使我如釋重負,那麼我會在便條上如何向老奶奶道歉呢?

  生寫便條。

  交流彙報,適時評價便條的內容是不是在向老奶奶真誠地道歉。

  設計意圖:滲透寫話訓練,讓學生樂於口頭表達向樂於書面表達過渡。

  四、感悟結果,聯絡生活領悟“真情”

  猜猜當老奶奶看到錢和便條時會有什麼反應呢?齊讀最後兩段。

  ***1***、回顧老奶奶的情感變化,體會她那博大的胸懷。

  從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到天天收到“我”送的報紙,再到收到“我”積攢的7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時她都沒去追問,她在想什麼呢?從中看出老奶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老奶奶為什麼要寫“我為你驕傲呢”?

  這簡單的一句話裡包含了她對我的疼愛、寬容與鼓勵,實際上通過這句話她想對我說些什麼?

  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對老奶奶為人、性格、教育晚輩的感悟。

  五、總結拓展迴歸生活

  1、你覺得“我”還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彌補這次過失?

  2、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樣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樣寬容的人,但也有跟他們不一樣的“另類人”。請你聯絡生活講一講吧。

  設計意圖:理論從實踐中來,還得回到實踐中去。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僅僅是立足於對文字的理解,更是對生活的理解,延伸到生活中,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處處所凸顯出來的“真情實意”。迴歸到生活,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並形成自身良好的個性品質。

  《我為你驕傲》反思1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雖小,卻真實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文中的孩子“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愧疚的心理始終伴隨著“我”。內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緻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著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

  教學中,我以小男孩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讓學生感悟語言,體會情感。在出示課題後,我採取的是從問題入手的方法。引導學生先整體朗讀課文,利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先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小男孩的感情線索。抓住小男孩“開心——害怕、擔心——不自在——一陣輕鬆”的句子,再讓學生從句子中找出重點詞語進行理解和體會情感,並相機進行朗讀指導與訓練。

  通過學生髮言,抓住學生所說的關鍵語句,引導學生多元理解。如在理解小男孩擔心的內心世界時,我讓學生設身處地想:“此時你就是那位小男孩你會擔心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我會擔心老奶奶批評我”,有的說:“我擔心老奶奶打我”,有的說:“我擔心老奶奶以後討厭我”,有的說:“我擔心老奶奶以後不讓我給她送報紙”,有的說:“我擔心老奶奶去我家告訴爸爸媽媽”,有的說:“我擔心老奶奶讓我陪錢”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真正做到了與文字對話交流。並啟發學生談“不自在是什麼感覺”“你遇到過像課文中的小男孩這樣的事嗎?你是怎麼做的?”,這樣也就把文中的人物情感轉移到學生自身上,表裡結合,自然宣洩。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使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移情是情境教學重要的理論之一。當學生閱讀文字時,遠離學生的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真實的情感,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產生聯想或幻想,或搜尋生活中類似的事件,激發出情感,然後進行嫁接,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例如,一個學生理解“開心”一詞時,老師引導:你們平時玩遊戲時開心嗎?開心的同學讀一讀吧!“又如,當學生感受到老奶奶是個寬巨集大量、慈祥的長輩,讓學生聯絡生活說說:“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人和事嗎?”這充分體現了語文即是生活,生活既是語文。

  《我為你驕傲》反思2

  在本次漳州市舉辦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我執教了《我為你驕傲》一課,課堂上孩子們生動的描述,朗朗的讀書聲,個性化的評價,還有那一次次自發的掌聲,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快樂,這節課也得到評委老師和許多聽課者的讚賞。我覺得這節課的精彩之處在:

  一、緊抓情感主線,讓學生走進文字

  本文是一個小故事,我緊緊圍繞“老奶奶為什麼要說‘我為你驕傲’”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教學中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這條線索,整個過程清晰明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注重了以學生髮展為本,首先聯絡學生的生活經歷,體會玩遊戲時的開心;接著引導學生仿說句子,想象“我”做錯事後的害怕;然後讓學生表演“不自在”,不僅理解了重點詞語,而且走進了“我”的內心世界;最後在朗讀中感受“我”承認錯誤後的輕鬆。在學生的角色轉換中,很自然地走進了人物美好的心靈,獲得了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

  二、注重朗讀感悟,凸顯學段特點

  讀書是閱讀教學中最關鍵的環節。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為了使學生從孩子純真、悔過的表現和老奶奶博大胸懷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啟迪。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感悟,以幾個描寫小男孩心情的關鍵句來重點指導朗讀,設計了個人讀,男女生讀,範讀,評讀等方式,注意朗讀的層次性、目的性、趣味性,逐步使學生在讀中領悟,讀中體會,有效促進了語言的內化。正是有了充分的讀,學生讀得一次比一次好,才有了精彩的課堂生成。

  三、重視語言訓練,體現“語文味”

  “加強閱讀實踐,提高教學實效”是本次閱讀教學研討活動的主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針對學段特點,創設了很多生動的語言實踐情境,如想像“我”的害怕,設計了仿說句子,從扶到放,從易到難,學生想說,會說,在語言實踐中感受到“我”的做賊心虛。再如,“我”寫給老奶奶的便條是文字的“空白點”,教學中,我創設了說話情境,讓孩子們用“我”的口吻說一說便條裡的內容,體會了人物的內心,學生在說的過程中,也從學習語言到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讀說結合,導在實處,使學生切實得到語文素養的提升。

  四、激發個性評價,點燃學習激情

  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好奇心大,求知慾強,又很愛表現。這節課上,我把評價的機會讓給了學生:“他讀得怎麼樣?”“你覺得老師讀得怎樣?”學生的評價更是精彩不斷,“我覺得他‘害怕’讀得太快了,要是讀慢一點就顯得更害怕了。”“我看到老師讀這句話時愁眉苦臉,和句子說的意思一樣。”通過這種方式的朗讀評價,不僅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情景,還把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通過評價反映出來了,同時,更是教會學生學會評價、學會尊重他人,課堂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氣息。

  當然,這節課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教師的主導的痕跡還是較重,學生自學的時間較少,需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方式。今後我將不斷學習和積累,讓我們的孩子們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在真實、樸實、紮實的語文課堂中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