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怎樣學習數學

  數學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能對思維進行很好的訓練。不過大多同學覺得數學比較難,家長和同學們都迫切想知道中學階段如何才能學好數學?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要對數學感興趣。我從來不認為天賦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因素,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上學比較早,小學時對數學沒有什麼興趣,成績也不突出。大概從初二開始,我才對數學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成績也好起來。

  現在有人過分強調興趣是天生的,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比如我是江蘇人,在上小學和中學時,經常跟著家長聽京劇,對京劇逐漸產生興趣、能聽出味道來,但如果電臺裡播放的地方戲遠離江蘇,比如秦腔,我是一定會換臺的。原因無他,就是接觸很少,沒興趣。因此,要想培養興趣,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多接觸。數學也是如此,接觸多了、多下了功夫,慢慢就會覺得並不那麼困難;再多下些功夫,就能掌握得更好一點,開始有一些心得和體會,興趣自然就來了。

  但多接觸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我知道現在不少孩子在小學時就開始上奧數,我認為現在奧數的偏難偏怪的許多內容,以及採取的強制灌輸的學習方法,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反而可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

  其次,要有學習的自覺性。我前面說過,我上小學時,因為年紀小,還很不懂事,學習沒什麼自覺性,上課思想開“小差”,成績一般。到了中學,學習才成為一件自覺的事。

  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也絕不是痛苦的事,它應該是一個學生自覺自願的行為。我看有媒體報道,現在有些中學在高考前要製造緊張與隆重的氣氛,比如掛橫幅、組織學生宣誓等,甚至要求學生到食堂排隊買飯也必須拿書本來看,說是要充分利用時間,造成氣勢。我覺得這樣很滑稽,非常過分。

  解決了思想方法的問題,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在中學階段學好數學呢?

  第一,課上要認真聽講。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好老師講的重點,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很好地掌握課上的內容。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必須循序漸進,要注意打好基礎。

  第二,適當多做一些習題。中學數學是與“高等數學”相對的“初等數學”,理論性的內容很少,主要還是通過做題來打好基礎。我自己的學習經歷就是如此。我上中學以後,由於上課專心聽講,老師留的作業在課間就已做完。下午和晚上有充裕的時間,不少課外書籍,做了許多題目,更加深了對數學的愛好。因此,同學們在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後,自己還要選做一些需要思考與有些“曲折”的習題。

  第三,要學會舉一反三。做習題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不要馬上求助,要多想一想:自己會什麼?這道題為何會“卡”住?實在解不出來,再向老師或同學求助。之後,要認真琢磨一下解題的過程和方法。這樣才能觸類旁通,不斷提高水平。

  學好數學不會一蹴而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大家能夠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夠提高興趣、掌握內容,不再將數學視為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