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談高中學習方法

  優化學習方法是廣大學子的追求,結合多年的學習歷程,從知識的整理、知識的鞏固和知識的提取方面小結了具體的方法;並且任何學習方法的高效都要與良好的個性品質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高效方法的作用,提高學習成績。

  

  1. 別對自己要求過高,接受自己的不足。

  許多同學浪費時間、學習效率不高,就常常怨天憂人:我都比平時努力幾倍了,還是中等偏下,太不公平了。其實,不光你有這樣的想法,其他學生也在這麼想,你可以責備自己,但是不能總是盯著自己的不足。你應該想“我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了,我盡力拼搏了,至少沒有遺憾。”每天在找自己的差距的同時,找一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要善於看到自己的成績。

  另外,不要對自己的期望過高,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不在夠不著的果子上面浪費時間,而是打算著如何吃到跳起來恰好夠得著的果子,他們衡量著角度和高度,不斷地往上跳。他們沒有時間自責和幻想,因為他們所有的精力都用於實現這一目標上了。

  2.不要逼迫自己去學習

  有的學生看書,往往半節課過去了,也不見他翻頁,還有做題,一道題半天也沒理出個頭緒,所以,當你覺得無效果時,你就要適當地休息,做一點兒你喜歡的事情,當你開始感到厭倦時,學習效果會很不好,不要強迫自己。如果你看不進去書的時候,還在裝模作樣地學,不但浪費時間,也會毀滅自己學習的信心。這時,你不妨讀讀你喜歡的文章,和同學聊聊歷史,或者去教室外透透氣。每個人學習都有興奮期和倦怠期,要坦然接受並學會如何調節。

  3. 對時間的利用要具體而實際

  臨近升學考試,很多學生往往心情非常急躁,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有的坐在那裡半天什麼都沒看進去,有的整天在學,卻不見成績提高。因此,最重要的任務是合理分配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善於交替用腦, 時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用同樣的時間所產生的學習效果,對不同的人來說卻往往相差很大。這時一個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

  還有學生認為只有安靜下來時的整塊兒時間才是最 “出活兒”的時候。可這種時間往往很少。與其被動地等待。不如想想如何利用一些零散時間做一些對考試有用的事情。要劃分好各科的複習時間,根據自己對每門學科的掌握情況,應合理分配各科複習所需要的時間,弱項多分配一些時間。

  比如: 以一週為單位,除上課外,有多少時間可用於自己複習?把這些時間以1小時或2小時為單位劃分成時間段,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安排相應的複習內容。目標分配得越精細、越明確,越有利於提高複習的效果。

  每天到了規定的時間,就開始相應科目的學習,不要受任何影響。 開始後,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注意力完全集中起來。以保證學習效率。

  4.什麼時間學習效果最好

  緊張的複習競爭實際上是腦力的競爭,因此,考生要學會科學用腦。科學用腦重要的一條,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學習時間段。學習時間的最佳選擇應該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候。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一天之內有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輕鬆自如地掌握、消化和鞏固知識。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此刻無論認還是記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外語、定律、歷史事件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所以清晨是一個學習記憶高效期。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易遺忘。

  同學們, 從現在開始行動,讓自己忙碌起來吧!只有緊緊把握住今天,才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