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案設計

  上好一節地理課,需要投入大量的心思。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案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教學目的:

  1、 認識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2、 認識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影響的發展變化,學會動態地認識人地關係。

  3、 培養讀圖分析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關係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認識在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影響因素的變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第1課時***

  匯入:閱讀[探索]材料,思考問題:

  1、 牆壁厚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 這個案例說明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何影響?

  ***歐洲傳統民居牆壁厚度自西向東逐漸增大,主要是由於氣候變化引起的。歐洲處於中高緯度,冬季寒冷,冬季氣溫自西向東遞減,在沒有普遍使用保溫材料的時代,只能依靠增加牆壁厚度來防寒。這體現了區域地理環境對民居建築的影響,說明了人類活動與區域地理環境關係密切。***

  新課講授: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影響呢?

  ***在認識這種影響前首先認識兩個概念:1、 地理環境: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環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環境。2、區域地理環境:一定區域內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總和。***

  ——區域地理環境是一成不變的嗎?

  ***區域地理環境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人類依賴於自然環境而生存,所以區域地理環境的發展與變化對人類的發展程序產生深遠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也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可分為兩大方面,即陸地地理環境與海洋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板書: 一、陸地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由於各時期人地關係不同,陸地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板書:1、採集和狩獵階段:***讀圖1-2-2人類早期的採集和狩獵***

  ——影響這一時期人類活動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麼?***氣候、地形、動植物分佈***

  ——這一時期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在哪些區域?***少數氣候溫暖溼潤、動植物資源豐盛的地區***

  ——這一時期的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如何?***人類依賴自然、崇拜自然***

  板書:2、農業社會階段:***此時人類活動主要為農業生產***

  ——影響農業生產的地理環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氣候、生產力***

  ——讀圖1-2-3早期農業主要起源地區,回答:人類早期農業起源地區有哪些地區?這些地區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徵?***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適宜的氣溫、充足的日照,這些條件是農業社會發展的自然基礎。因此,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大河流域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成為世界農業文明的發祥地。***

  板書: 3、工業社會階段:

  ——這一時期,影響工業生產的主要環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資源、金屬資源、交通狀況等。***

  ***因此,在有豐富自然資源與有利的自然條件空間組合緊密的地區,往往形成重要的工業區。***

  ——世界上這樣的工業區有哪些?***英國南部地區、美國東北部、德國魯爾區等傳統工業區。***

  ——是否只有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才能形成工業區呢?***不是,為什麼?***

  ***例如:日本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運,擺脫了對礦產資源的地域依賴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業帶。主要的五個工業區:京濱***東京與橫濱***、名古屋、阪神***大阪與神戶***、瀨戶內海***福山與廣島***、北九洲。主要的工業部門:鋼鐵、機械製造、汽車、造船、石油化工、電子電器等。***

  ——是否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就一定能形成工業區呢?***不是,為什麼?***

  ***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如果一個區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環境條件較差,那麼這一區域的良性發展也較難實現。如我國西部很多地區自然資源很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卻很低,這與西部的地理環境較差有著很大的關係。***

  板書:4、後工業化階段:

  ***這個時期新技術興起,並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各方面,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整體下降,環境質量對社會的影響上升。***

  ——環境質量對高新技術產業有何影響?***1、優越的環境可以提高新技術產品的質量;2、優越的環境可以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效應。***

  ——世界著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有哪些?***如:美國矽谷、德國南部、日本九州等。***

  ***第2課時***

  板書: 二、海洋和島嶼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板書:1、海洋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海洋對人類活動的價值體現在哪幾個方面?***海上交通、海洋資源<漁業、礦產、能源、空間等>***

  ——在不同歷史時期,海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何差異?

  ***1***航海技術落後階段:障礙、疆界、海域不被重視。

  ***2***航海技術發達階段:交通通道、人口與城市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漸超過內陸原有經濟中心地區。目前,世界上人口200萬以上的城市有一半分佈在沿海地帶。西歐、日本、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區域。

  ***3***海洋開發技術進步階段:海洋資源開發的領域大為擴充套件,海洋權益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解決海洋權益紛爭的法律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解讀圖1-2-10上海港的集裝箱碼頭***

  ***集裝箱:貨物運輸中專供週轉使用的大型金屬容器。使用集裝箱,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並運送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換車船時不必從箱中取出換裝,減少貨物搬運次數,節省了時間,節省了包裝材料和費用,有利於實現雜件貨物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運輸,是交通運輸專業化的表現。***

  ***解讀圖1-2-12海底石油和錳結核的分佈***

  ***石油:主要分佈於沿海地區,以西北太平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幾內亞灣、東北大西洋沿岸。錳結核:分佈於深海底部大洋中,以太平洋的錳結核蘊藏量最豐富,佔了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

  板書:2、島嶼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島嶼對人類的價值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島嶼本身具有的自然資源、港口、旅遊景觀資源、周圍海域的歸屬權等***

  ——在不同歷史階段,島嶼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何差異呢?

  ***1***工業化前:經濟發展水平低;島上居民、文化、技術傳入;旅遊地。

  ***2***工業化後:利用港口發展經濟***如日本、英國***;利用海洋旅遊景觀資源發展旅遊業;獲取專屬經濟區權益。

  案例研究:地理環境與種植業、畜牧業的分化

  ——本案例說明了什麼問題***現象***?***地理環境的不同導致人類生產活動方式的差異***

  ——三個地區分別為何種生產方式?三個地區的農業生產具有什麼特點?什麼原因導致三地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

  練習:選擇題 1、 下列因子中,屬於農業社會的自然基礎的是*** *** ①平坦的地形 ②勤勞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寬廣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適宜的氣溫 ⑦良好的習慣 ⑧精細的耕作 ⑨充分的日照 ⑩美麗的村莊 A. ①②⑤⑧⑩ B. ①②③④⑨ C. ①③⑤⑥⑨ D. ③⑤⑥⑦⑧

  2、 在後工業化階段,高新技術產業區主要佈局在*** *** A. 環境質量優越地區 B. 礦產資源豐富地區

  C. 人口資源充足地區 D. 勞動力低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