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輪複習策略

  高三生物第二輪複習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梳理已學知識,使學生的知識條理化、系統,這就需要學生究竟方法和策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生物第二輪複習策略

  複習策略一:增強針對性

  衝刺階段,最重要的是增強針對性、提高複習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考真題,尤其是近三年“全國理綜II”生物科高考試題。首先,要研究試題難度,並適當地超越高考題的難度,但絕不能以難度來評價學習效果。其次,要研究高考命題視角的演變。研究高考命題視角,如知識重組法、資訊轉化法、實驗開放法、逆向思維法、具體化運用法及資訊給予法等,將成為決勝高考的關鍵因素。對該類命題視角從資訊給予方式、潛在的演變方式、與生物學原理的切入點、應用價值等全方位進行分析,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複習策略二:精選習題

  首先,所選用習題要與全國理綜考試大綱要求相吻合,切忌多、雜、難。其次,進行典型例題分析。“典例”既可來自於近期的模擬題,也可來自於平時做錯或積累的題。“典例”要具有典型性,要從中歸納出各種題型的特點,充分挖掘題幹關鍵資訊及隱含資訊,選準與生物學原理的切入點,進行相關關係的分析。

  複習策略三:制訂科學的複習計劃

  在高考前的一段時間,要針對個人情況,制訂科學的複習計劃。對各科的時間安排,既要有長期目標,也要有短期目標;既要考慮個人的基礎,又要顧及各科的特點。生物科知識點多,可將生物第一冊、第二冊、選修模組的複習時段合理規劃,分階段複習。在距高考10天左右的時間內,還要安排三冊書的通覽時間。切不可因數、語、外等科的壓力而排擠生物科的備考複習。制訂計劃對決戰高考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生物學知識點很多,易於遺忘,必須反覆瀏覽教材及複習筆記,尤其在高考臨近的一段時間內,更要經常鞏固、強化對細節知識的識記。

  越是臨近高考,越要有意識地加強對每一道精選題的反思。通過反思,不斷促使知識內化併科學建構於已有知識網路中,在運用時,才能達到觸類旁通。同時,自我剖析也很重要,要客觀、冷靜地分析自我。

  高三生物第二輪複習計劃

  1.注重主幹知識、生物模型知識和方法體系的梳理,重新編碼複習內容。高考要求考生具有靈活的思維方式與較快的思維切換,因而二輪複習要尋找新 的重組方式和切入角度,對原有知識資訊進行再新編碼,將已學知識融入到個人的記憶和經驗體系中去,以保持複習的新穎度和興趣。例如,從一個免疫學案例入 手,探究該疾病的檢測方法、檢測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預防及治療等。

  2.注重生物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內容的複習,如光合作用發現、生長素髮現、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等。做好相關知識和概念的比較,找出這些知 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如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抗原、抗體與淋巴因子,複製、轉錄與翻譯,呆小症與侏儒症等。把複習反思與練習、自我提問結合起來,將隱藏 在教材中的重要原理、規律及知識間的聯絡整理出來。但“不要深挖洞,要廣積糧”,越是臨近高考,越要適當降低複習的難度,越要回歸基礎,迴歸教材,把書讀 薄讀精。

  3.注重生物實驗、探究、推理及圖形轉換能力的提高。生物實驗考查主要集中在代謝遺傳、調節和細胞等內容,實驗、推理和評價是體現高考試題難度 的主要題型。複習時要將有關實驗思想、實驗原理、器材藥品使用、實驗步驟、結果分析及實驗設計與有關知識複習結合起來。要重視典型探究實驗的操作,如“檢 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糖類和蛋白質”實驗,通過這幾個典型探究實驗的操作與複習,掌握探究實驗和實驗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實驗探究過程可以是全程性的, 也可以是片段性的;可以是理論上覆習的,也可以是實際動手操作的。但短期內要提高探究能力,主要還是要通過學習科學家們經典實驗的研究思路和實驗方法,依 靠探究習題的訓練來提高的。由於高考試題“不拘泥於大綱”,素材可來源於生產、生活、環保、新科技成果等課外知識,也可以來源於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等實踐活 動,即所謂“題在書外,理在書內”,因而還要重視研究性學習和“現學現用”的實驗探究內容,並將這些試題情景與課本中知識聯絡起來複習,挖掘教材中隱含的 可操作性原理、概念和方法的“探究點”,提高探究學習能力。

  4.聯絡生活生產實際與生活體驗,適當進行知識的引申和拓展複習。生物能力試題多以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應用材料立意命題,這些試題大多是社會的熱 點問題或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如現代生物技術工程、環境問題的產生及解決,人體營養健康、免疫、工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近年的諾貝爾獎生物科技 成果等。因而要關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瞭解國內外重大科技的新進展,拓寬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