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題材內容分類鑑賞

  

  詩歌鑑賞1 詠物詩鑑賞

  詠物詩是借自然界中的萬物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在詩人筆下,花鳥草蟲皆有品,一花一木皆關情,他們或詠物寄興,或詠物怡情。

  【特點歸納】

  1、求其“形似”。[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於物]

  3、寫作技巧

  ***1***從整體構思看,表現手法:託物言志;常用修辭:比喻、象徵、擬人、對比。

  ***2***從具體描寫方法看,正面描寫、側面烘托。

  【步驟歸納】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徵、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3、聯絡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託之情,所言之志。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實戰演練】

  1、 白雲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1***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閒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詩人的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雲自無心水自閒”自況,表面上寫白雲隨風飄蕩,舒捲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

  ***2***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詩人運用象徵手法寫景寓志,以雲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閒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徵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2、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於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僚。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隻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

  ***1***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條的蓬勃生機。

  ***2***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手法。--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遊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後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淒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嘆之情。

  ***3***詩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自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

  詩歌鑑賞2 送別詩鑑賞

  背柳永的《雨霖鈴》

  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

  三秦:今陝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後,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

  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裡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是因為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

  【情感特點】

  情感1:茫然、悵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情感2:寬慰

  別董大 ***情深意長的勉勵***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情感3:勸慰中帶難分難捨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長的勉勵***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情感4:表詩人志節

  芙蓉樓送辛漸 ***坦陳心志的告白***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情感5:想象友人別後的悵惘、孤寂、落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後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情感6:朋友間的友誼。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小結:古代送別詩一般表達對友人的留戀、關懷,或對友人的寬慰,對友人的思念,表達自己的志節,依依不捨,分別後自己的孤寂、惆悵、落寞。

  【常用表現手法】

  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採用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藉助於想象、聯想塑造形象,或敘事抒情融為一體。

  【鑑賞方法】

  1、掌握送別詩的作法***結構***:第一聯敘題寫意;第二聯寫人事,或敘別,或議論;第三聯合寫景,或帶思慕之情,或說事;第四聯合說何時再會,或囑託,或期望。第二、三聯或倒亂並說亦可,但不可重複,須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雋永為佳。

  2、把握送別詩中常見意象

  ***1***楊柳 從《詩經》中“昔我往也,楊柳依依”開始,“柳”便與離別結下了不解之緣;加上“柳”與“留”諧音,古人送別時折柳相贈,所以楊柳便成了一個離情別緒的意象。

  ***2***長亭、短亭、勞勞亭 古代驛道旁置亭,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送別親朋好友時往往在亭中設酒餞行,所以長亭也就成了一個抒寫離情別緒的意象。

  ***3***南浦 也是一個表離情別緒的意象,多用於水邊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4***寒蟬、船***舟***、陽關、古道、夕陽、西風、灞橋、美酒等也都是與離別有關的意象。

  【實戰演練】

  ***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這首詩中的“渺茫”一詞在詩中有什麼含義?包含著作者怎樣的心情?--“渺茫”一詞包含著複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濛濛,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詩歌的三、四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第三句故設一問,造成轉折之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尾一句既抒發了離情,又不流於直露,餘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二***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衣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離歌:離別之歌。關城:潼關、函谷關。御苑:皇家的宮苑。砧聲:搗制寒衣聲音。

  1.首聯、頷聯哪幾個詞表達了季節的怎樣的特徵***離別的環境***?從中又表達出詩人送別的什麼情緒?-- “微霜”“鴻雁”點出了送別時深秋時節蕭瑟的氣氛,從中表達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

  2.尾聯用什麼藝術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容?--尾聯直抒胸臆,以長者的口吻表達了對魏萬的勸勉:莫把長安當作行樂之地而虛度大好時光。這是一般送別詩最常見做法。

  ***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蕭蕭班馬”出自《詩經》。班馬:離群之馬。

  1.首聯用什麼詞語勾勒出怎樣的送別環境?--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勾勒出青山的靜態,“繞”描畫出白水的動態,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2.頸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頸聯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雲”“落日”作比,“浮雲”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詩歌鑑賞3 山水田園詩鑑賞

  ***背誦王維《山居秋瞑》***

  【例】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小結】

  山水——風光優美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情懷

  田園——生活恬然

  【思想內容】

  A、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懷才不遇的苦悶。

  B、對寧靜、平和、歸隱生活的嚮往,抒發閒適自得 的心情。

  C、自己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懷和隱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頌勞動生活,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農村生活與人民生活的貧困。

  【明確鑑賞中常用到的術語】

  1.思想內容——熱愛自然 嚮往自由 歸***退***隱 閒適淡泊悠然自得

  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語言特點——清新自然 質樸自然 清新洗練

  【寫景的方法】

  ①描寫角度——如近景與遠景、俯視與仰望等;

  ②描寫順序——如從外到內、從近到遠等;

  ③描寫方法——如正面與側面、實景與虛景***現實與想象、神話,以實襯虛或以虛襯實***、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粗筆勾勒***白描***、遠近結合、點面結合、五覺***感覺、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結合、聲色結合等。

  【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1、 待儲光羲不至 [唐]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明瞭。空復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什麼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細雨。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

  -- ①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經開啟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

  2、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選一*** 王安石

  茅簷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①送青來。

  【注】①排闥:闖進門來。闥,小門。

  “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結合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擬人。寫開門見“山”,“兩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蒼翠的山色“送”進門來。化靜為動,化無情為有情,賦予山以靈性,生動地寫出了田園風光的盎然生機。寫出了詩人身處其間的愉悅,表現了詩人對這種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3、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⑴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⑵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者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

  詩歌鑑賞4 借古諷今感懷身世——懷古詠史詩鑑賞

  ***背誦《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

  【特點】後代詩人對塵封往事發思古之幽情。它常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了詩人對社會歷史的感觸。懷古詠史類作品,嚴格地說,應該有“懷古”和“詠史”兩個小類。

  “懷古”是指登臨遊覽,觸景生情,由於歷史遺蹟的誘發,而抒發感慨——長於情景交融

  “詠史”是翻閱古書,撿點舊說,針對特定的人和事,而陳述自己的獨到見地。——長於議論精闢。

  解讀要求:

  ***1***基礎:明瞭詩人所詠的人和事

  ***2***關鍵:把握詩人在吟詠古人時寄託了自己怎樣的感情。

  解讀時應思考,對於詩中提到的歷史人物,作者態度是什麼?詩人對此事別出新意的見解表現在何處?

  【分析鑑賞】

  例析: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和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詞中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霍去病、廉頗等五個歷史故事的典故。借“懷古”讚揚了孫權、劉裕的抗敵業績;批評南宋當政者像劉義隆那樣的倉猝冒險行動;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國效勞的忠貞之情。

  ***一***鑑賞方法:

  1、弄清觸發的媒體:古蹟、典故、人物等

  2、弄清史實:作品涉及到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瞭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典故。

  3、體會意圖:古蹟或人物的遭遇與詩人經歷有哪些相似或相關之處。

  4、領悟感情:詩人藉助這些歷史史實或人物表達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