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實用寫作技巧

  與作家的自由寫作、職業人群的專業寫作不同,語文課程意義的寫作,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特定要求用書面語言創造文字,以發展和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學習活動。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作文寫作的實用寫作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與參考!

  高考作文寫作技巧:作文實用寫作技巧

  考生在作文時應該凸現自己的個性而不是泯滅自己的個性特徵,只有講究個性化,你的作文才是生動的,親切的,引人入勝的。避免空洞的口號術語,盡情展露自己的才華。

  “發展等級”要求考生作文“有個性特徵”,為達到這一要求,要注意:

  技巧一、要獨具慧眼,在立意上求新,即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事物,言他人所未言。

  體現出自己的創造性。福建一考生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是一篇激情飛揚的為曹操“平反”之作,眾人眼中的“白臉奸臣”,在作者筆下卻成了一位才華蓋世,無人能比的“治世能臣”,用什麼方法為他昭雪呢?引人入勝。湖南一考生的《給孟母的一封信》寓言於諧,用反諷的方法揭示了觸目驚心的家庭教育問題,虛擬“一個未來的母親”站在世俗的角度,對孟母教導的種種行為給予“反駁”,讀來讓人發笑,但這笑絕不是輕鬆的笑,而是“含淚的笑”,它啟示著我們不能僅僅去為了一點暫時的經濟利益而忽視對孩子的關愛。家庭教育,從學習孟母開始。文章揭示了現代教育制度的一些弊端。

  技巧二、要獨闢蹊徑,在文章的結構和表達上求新。

  比如以全新的形式組合全篇,以曉暢、鮮活的語言表達思想。福建一考生的《忠與義的交織——走近宋江》。好像一篇評書,對人物分析準確、獨到。篇末又再次引用宋江的人生信條“生死至交一碗酒……”寄予了自己對人物的期待。“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江留給後人無盡的深思。福建一考生的《春天的覺醒》發揮了充分的想象,將我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了宋代,以故事的形式表面上記敘了一次戰勝懈怠的春天之旅,實則寫了蘇軾由苦悶到覺醒,由寄情山水找回自我,擺脫枷鎖的心情飛躍。這裡的春天可謂一語雙關。

  技巧三、可寫出學生生活的“鮮味”來。

  當今中學生的志向、情趣、習慣、語言色彩、生活節奏,有不少是很“新潮”的,甚至是“另類”的。不要怕觸及這些東西。不要把多彩多姿的當代學生生活“淨化”掉。不要把年輕人的灑脫勁兒捨棄掉。只要機智地加以審視,靈活地進行張揚,就會有出乎意外的審美效果。如江蘇一考生的《水的成長》,本文通過“水,就像孩子”和“山,就像父母”的比喻,予以了話題極富生活化的鮮活,而親情、血緣關係的自然生髮、聯想,又使得話題思辨思想有了生命化色彩。全文以明快、活潑的語言,既完整地記敘了在父母關愛、呵護下兒女成長的過程,又極其形象地點出溪流漸漸匯入大海,有了“大山的沉穩,海水水色深藍”的題意。

  技巧四、要注意書寫標點規範。

  “書寫規範”不是指字型優美,而是指不寫錯別字和潦草字,書寫格式正確,卷面整潔。試卷中字形端正清楚很重要,書寫時最好是筆尖不粗不細,顏色不深不淺,字型不大不小,全篇的字只要一筆一畫寫清楚即可。錯別字也不可小看,雖然扣分有限,但多了會影響全篇。因此,拿不準的字儘量避開,書寫時要小心謹慎。“標點正確”是指標點的使用要正確,合乎其表意功能,使語言更符合語法和修辭的習慣,因此標點的使用不能錯、不能濫,不能少,尤其禁止一逗到底的現象發生。要做到這兩點,平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至關重要,工整清晰美觀的卷面會令閱卷老師爽心悅目,將使你的作文大大升值,助你高考取勝,反之,潦草髒亂的卷面會影響你的成績。尤其是部分省份採用網上閱卷更應注意卷面整潔。

  高考作文寫作技巧: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

  1、根據文體,健全結構

  高考作文考生常常有“文體自選”的自由,可用記敘文、議論文等一般文體,也可用散文、小說、劇本、詩歌、寓言、童話等文學體裁,還可用書信、啟事、佈告、廣告、食譜、圖表、診斷報告、實驗報告、記者採訪、新聞報道、現場演講、法庭審判等體式。但不論選用什麼文體,都必須要有標題,首尾俱全,而且必須符合各類文體的結構特徵,例如書信,就要有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等幾個部分,且要正確的書寫在相應的位置。結構殘缺是考場作文之大忌。如果缺少標題或結尾,顯性的扣分和隱性的扣分導致的損失是慘重的。

  2、排列合理,分段恰當

  什麼材料在前,什麼材料在後,要合理安排,既要合乎事物發展規律,又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思維過程,使文章上下一體,前後貫通,起伏有致。一般說來,記敘文常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寫景狀物的文章常按時間、空間順序安排結構;說明文根據說明物件的特點,可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安排結構;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自然段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恰當劃分自然段就成為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該分段處就分段,不要老是開頭、正文、結尾這種老套呆板的“三段式”。題目要引人注目,開頭要引人入勝,主體要充實豐富,結尾要精悍有力。

  3、過渡照應,緊湊嚴密

  過渡是材料的粘合劑,是段與層結合的橋樑。凡思路轉折、敘事更迭、人物轉換、論題變化、總分起止以及表達手法轉化等處,都要安排過渡。一般常用的過渡形式是關聯詞、過渡句和過渡段承上啟下,但不管採用什麼形式,都要力爭使結構自然、緊湊、嚴密;另外還要注意必要的照應,在行文過程中要自始至終把握整體,用整體去統帥區域性。文章一個具體的用語,要考慮到在全段的位置和作用,上下句的連續;一個段落的構成,無論是句型、長短、表達方式都要考慮到與鄰近段落的協調,在整體中是否確切、恰當;文章結尾要看開頭,如何呼應,有無重複。這樣,就可以做到全篇層次分明而又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

  4、開頭和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根據文章的不同而變化。開頭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將其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開門見山”的寫法,或“落筆入題”,說明寫作緣由;或“開宗明義”,揭示全文主題;或“言歸正傳”,即速開講故事;或“單刀直入”,挑明論敵謬說。另一類是“形象化”的寫法,或描寫環境,以引出人物;或抒發感情,以渲染氣氛;或先敘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詩詞謠諺,作為敘事的開端。好的開頭,新穎生動,引人入勝。結尾的方法也很多,或總結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來,以鼓舞鬥志;或抒發情懷,以增強文章感染力;或造語含蓄,使讀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結尾,餘味無窮,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