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音樂歷史簡介

  巴西是個熱情奔放的國度,如此似火的國家,怎能缺少激情音樂的陪伴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巴西的音樂簡介

  巴西作為南美洲最大的拉丁國度,它的音樂文化也如同足球文化一樣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當風靡全球的古巴音樂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之後,它掀起的拉丁音樂風暴不久就首先波及到了巴西音樂。巴西音樂中高雅奔放的桑巴歌舞、委婉柔美的波薩諾瓦情歌、風情變幻的拉丁爵士,一時之間鋪天蓋地地刺激著歐美人的聽覺神經,巴西音樂正以狂熱縱情的絢爛魅力再一次征服了全世界。

  “普羅藝術”繼發行《百年拉丁·古巴音樂》系列之後,又將這股巴西音樂潮流引進我國音像市場,包括《桑巴寶典》、《波薩諾瓦傳世情歌·深愛》、《情斷巴西》、《巴西歌后莫尼卡·跳桑巴舞的少女》、《爵士巴西》、《巴西色士風》在內的6款CD。

  《桑巴寶典》,薈萃桑巴

  桑巴最早產生於巴伊亞的薩爾瓦多市。大批來自非洲的黑人們在老城區舉行的由巴伊亞女祭司主持的宗教儀式中有一種舞蹈,它以鼓聲和掌聲作為伴奏。這種舞蹈與葡萄牙移民的歌曲相融合,便形成了非洲節奏與歐洲曲調相結合的產物——桑巴。

  桑巴既受非洲舞蹈音樂的影響,又繼承了巴西土著印第安人以及葡萄牙人的音樂傳統。桑巴一般由數人至十幾人組成的打擊樂隊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桑巴舞曲的旋律和結構都非常奇特,節奏感十分強烈。每年三月間在里約熱內盧等城市舉行的狂歡節上,桑巴的旋律響徹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化裝遊行,如醉如痴。

  桑巴中的大師們,就像詩人說過的那樣,能以其絢麗的音樂、高雅的舞姿、華美的服裝和偉大的藝術創作理念而盡顯其高貴的靈魂。桑巴歡樂的節奏、熱情的音符、狂放的歌聲表達著人們對生活最深沉最真切的熱愛,即使他們還在天天為生計勞苦奔波,即使他們的社會地位那樣低微,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一如既往,也許只有他們能寫出那樣熱情四射的桑巴音樂。不容否認,這裡包含著他們高貴的靈魂。從二十年代的“桑巴國王”到“中提琴王子”保羅林諾,再到桑巴學院的老師們,桑巴藝術家們從他們自己的祖先遭受壓迫、遭受苦毒的歷史中走過,用桑巴音樂歡快的節奏和熱情的歌唱向世人證明著自己心靈的自由和精神的崇高。

  由製作人赫米尼奧精心炮製的雙CD專輯《桑巴寶典》,其創作靈感源自數十年來一直綿延不絕的高貴品質,這種內在的高貴經過了卡托拉、克萊明蒂娜、皮興奎那、多娜·伊沃那·拉拉等幾代藝術大師傳承並不斷髮展。赫米尼奧將幾代桑巴藝術家召來聚集一堂,包括八十高齡的羅伯託·斯爾瓦、號稱“桑巴常青樹”的克麗斯蒂娜·布克,還有新桑巴舞先鋒代表——擅長七絃吉他的保拉奧。

  一直都無法想象,巴西為什麼會有那麼美麗的歌聲;更無法想象的是,為什麼那裡的歌聲會傳遞出同一個巴西:霧氣濛濛的哀愁,精緻的、有控制的熱情,幽幽暗暗的浪漫,甜絲絲的小瘋狂。你聽著巴西歌唱,你不知道那歌唱究竟是快樂還是感傷。

  巴西有兩種聲音,一種是Jiao Gilberto的低吟,一種是Miltom Nascimento的假聲。它們構成了巴西歌唱的核心,一百個一千個嗓子都以它為中心,聚攏成共同的巴西之聲。

  Maria Bethania是巴西最著名的女歌手,已經紅了二十多年。她來自這個國家最窮的省份,東北的巴伊亞省。她的聲音低沉、感傷,彷彿深深發自身體的內部,裡面盡是愛情的失落、抗爭、尋找和狂喜。

  Samba***桑巴***、Bossa Nova***巴莎諾瓦***和Lambada***黏巴達***是巴西人奉獻給世界的三大音樂。它們都是一種節奏,又都是一種舞蹈;它們都是一種音樂,又都是一場運動——文化運動。伴隨著它們的流傳,世界音樂的面貌被永遠改變了。

  60年代出現的Bossa Nova是巴西傳統音樂純正血緣和美國Cool Jazz先進和聲的混合體。曾在西方風靡一時。近期由於小野麗莎的功勞,再度在國人中風行。此處不再贅述

  巴西音樂在世界的情況

  巴西音樂在世界興起時,大部分巴西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作為這個國家最窮的省份,東北的巴伊亞 省卻有著最為深厚的音樂資源——這真是一個難解之謎。長久以來,我們對巴西音樂的印象只限於熱帶風情得很的巴西嘉年華式音樂,卻鮮有碰上現今在巴西本土流行的contemporary music。這張《Brazilian op》為大家網羅近年在巴西走紅的作品,聽罷才發現原來巴西流行音樂己變得很多元化和富時代感,追得上英美的步伐。例如碟內收錄了99年被選為最佳女新人Ana Carolina的作品,風格混合了怨曲、騷靈、探戈、搖滾以及富巴西色彩的新興跳舞節奏,新潮得來卻拖著一條優美傳統尾巴。其他值得推薦的作品包括擅玩新浪潮的Biquin,碟內大玩Skarock,雖然全曲用上minor chords,但也玩得興高釆烈,碟中最矚目的名字應是近年在巴西走紅的DanielaMercury,代表了21世紀巴西新興流行音樂前衛和具實驗性的一面,成功溶和house、trip-hop、salsa和非洲節拍,時髦得來卻沒有背棄音樂傳統。

  巴西這個國家的音樂正如它的地理環境一般豐富多樣化,除了Samba與Bossa Nova早已是聞名全球的音樂之外,仍有許多其它的樂風值得你去發掘探索。在巴西,Samba可代表許多不同的涵意,其中sambas de enredo是Rio's嘉年華會遊行中的主題曲,它大量強調打擊樂器的部份。然而,大多數的音樂都強調samba cancao或samba-song,其中以來自samba學院的傑出歌手,Martinho Da Vila, Beth Carvalbo, Paulinho da Viola, Clara Nunes等人為代表,在錄音室中,他們以相同的打擊樂器***當然較少一些***,再加上一些其它的樂器,例如七絃吉他及類似四絃琴的cavaquinho,一般說來,以一種較成熟的安排呈現。當然,samba的旋律已普及到巴西許多其它型式的音樂上,同時,許多知名的歌手也都學習samba音樂,但其歌路都相當獨特。

  當巴西的音樂家,例如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及吉他手Joao Gilberto在50年代末期,初聽到美國的“cool jazz”,並將它採用到較溫和的samba吉他旋律上時,結果就成了一沉思浪漫的曲風,稱為Bossa Nova。自此,Bossa Nova在全球對爵士樂手及多數的巴西流行樂手產生一持續性的影響,第一批MPB的樂手在政府政治壓迫的那段時期中展露頭角,有時候還遭受到新聞書刊的檢查,甚至流放。這些人包括了歌手作曲家,例如Chico Buarque、Caetano Veloso及Gilberto Gil。Chico Buarque不但是一位歌手,同時也是一名作曲家,其音樂受到samba相當大的影響。Caetano Veloso的詞非常詩意,而他的音樂總是能不斷突破巴西的疆界。他受到好幾代巴西音樂欣賞者的青睞。歌手Milton Nascimento則有另一較具特色的曲風,部份受到他所來自的殖民地—the state of Minas Geraes—的影響,同時在他的音樂中,主唱的寬度及深度可以超越語言的界線與隔閡。Ivan Lins’與Djavan的音樂都帶有流行爵士的感覺。Jorge Ben以及特別是Gilberto Gil,在他們的音樂中都有相當程度的非洲風格。女主唱Maria Bethania、Gal Costa及Simone都是詮釋上述作曲家作品的佼佼者。

  巴西東北方有一種以手風琴配合zabumba***鼓的一種***及三角鐵的音樂傳統。當工人為逃離北方的乾旱與貧窮而遷徙到南方尋找工作時,這種音樂也就隨之擴充套件到整個巴西。在1940年代由於Luiz Gonzaga而受到廣大歡迎,他的單曲“Asa Branca”已成為當地的頌歌。另一首單曲

  “Baia”則引用了這種豐富旋律的舞曲中之一種,又稱為Forro。在巴西的東北方,也就是Bahia省,受到非洲傳統的影響,其中包括音樂在內。在Bahia省中最著名的曲風是從Bahian嘉年華會中衍生出來的:bloco afro***像Olodum團體中的鼓及聲音***與afoxe,以及另一種由這二種曲風衍生出來的音樂混合體,被稱為samba-reggae。

  巴西也有一些很棒的器樂,最普遍的器樂就是choro,它聽起來像是繁音拍子配合samba的旋律。這些樂器通常包括曼陀林、長笛、豎笛***Paulo Moura***、吉他及pandeiro***鈴鼓***。在巴西也有許多音樂家以樂器演奏為主,這可能受到古典及爵士的影響,以及巴西的曲風。也許在這些多重器樂家及作曲家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Egberto Gismonti & Hermeto Pascoal此外,還一個人無法在提到器樂家時而不提到巴西一些相當棒的吉他手,例如Baden Powell、Rafael Rabello等等。

  巴西音樂國寶,以「鴿子歌」揚名全球的歌之傳奇大師與創作詩人卡耶塔諾.費洛索Caetano Veloso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受推崇的巴西男歌手與世界音樂的代表性人物,拜諸多國際名導如王家衛「春光乍洩」、「愛神」及阿莫多瓦「悄悄告訴她***他在片中還現場演唱了鴿子歌一曲***」及獲奧斯卡主題曲提名的「揮灑烈愛」 等幾部聲震國際的電影之賜,他充滿異國情調、迷幻磁性的歌聲逐漸在全球及本地傳播開來。身兼詩人、音樂家、製片家與政治運動家多樣身份,他的歌唱生涯始於1960年代以bossa nova為始,受Joao Gilberto影響;後來隨著披頭四的腳步,Velos開始發展新的音樂態度Tropicalismo將巴西音樂融入搖滾、前衛音樂,型塑出一種迷幻、社會覺醒的風格。因為在歌曲中批判巴西軍政府,他的音樂常被禁甚至因而坐牢,最後被迫流亡海外,1972年才回到巴西。即使如此,他依舊堅持音樂的美樂地 -祖國巴西音樂的根,吸取世界各式各樣的音樂元素在創作中,幾十張作品創作也以葡萄牙文為主,音樂存在於他的腦海,是他表達情感投射的方式。

  巴西的音樂以其精緻、優美和多樣而著稱。音樂和舞蹈最典型和迷人的韻律當屬桑巴。從16世紀時起,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隨黑奴傳到巴西。它吸收了葡萄牙人、印第安人舞蹈和音樂藝術的風格,演變成巴西的桑巴舞。這種舞蹈緊張、歡快、熱烈活潑,舞蹈者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抖動,因而不同於一般的輕歌曼舞。從1910年起,巴西的音樂家們每年都要為狂歡節創作新的狂歡進行曲、桑巴舞抒情歌曲以及戲謔取鬧的歌曲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西的狂歡節已離不開桑巴舞,桑巴舞成為巴西狂歡節的代言詞。巴西人說“沒有桑巴舞,就不存在狂歡節”,甚至說“桑巴舞已經滲透到巴西人的血液中”。

  巴西狂歡節的音樂

  巴西的狂歡節於每年四旬齋的前三天舉行。復活節前40天內為天主教的四旬齋,戒食肉類,以紀念復活節前三天遇難的耶穌。四旬齋前夕舉行狂歡節,舉宴食肉狂歡作樂不限。

  相傳葡萄牙人於17世紀把這種習俗從亞速爾群島引入巴西。剛開始這項慶典活動還偏重於戲謔、惡作劇,人們走上街頭相互拋撒清水、土和石灰,甚至散發著臭味的東西。840年,里約飯店的義大利籍老闆娘改變了這種狂歡方式。她發了請柬,僱了樂師,用綵帶裝飾了飯店,準備了五彩紙屑,舉辦了豪華假面舞會。從此以後,節日逐漸演變成互相拋彩紙條、紙蛇和香味水的活動。這種習俗至今仍可在葡萄牙和巴西的克魯斯等地看到。

  到了共和國***18******初期,狂歡節的內容有了較大的變化,出現了樂隊。18***,一名叫西幾尼亞.貢扎卡的人譜寫了一首名為《展翅》的舞曲,從此,這一曲調就成了狂歡節的主旋律。目前,狂歡節主要的舞曲有團隊進行曲、桑巴曲、小進行曲、錘擊曲***一種非洲打擊樂曲***

  情節桑巴曲***一種根據神話、童話或傳說改編的舞曲***以及弗列澳曲***舞者靈巧的彎曲大腿並猛烈的踢騰***。但習慣上人們把各種舞統稱為桑巴舞,所以,“桑巴”也成了狂歡的代名詞。

  巴西曲調和舞曲用的是黑人的節奏,通常用大調、2/4拍。這些舞曲的名稱——巴吐克、科科、康加達、洪戈、倫都、馬拉卡圖,以及其他許多叫法——都源自非洲各種方言。

  “康加達”是巴西黑人的一種宗教劇,祭獻黑人的護守天神玫瑰聖母。科科是一種巴吐克型別的舞蹈,曲調接近原始的非洲吟誦,一共幾句短句,與其說是唱出來,還不如說是大聲喊出來的。洪戈也可回溯到非洲。其中的獨唱只以鼓聲伴奏,切分十分強烈。倫都是一種急速的歌舞,在吉他的伴奏下又唱又跳。科爾他——哈卡是倫都的一種變體,是動作急疾的節奏性舞蹈。倫都和科爾他——哈卡是大多數巴西黑人舞蹈的原型,可能比桑巴舞還古老。

  桑巴傳播如此之廣,如今巴西人幾乎把所有的巴西曲調和舞曲全都籠統地稱為桑巴。在北部甚至連舞廳都叫做桑巴。但不論是什麼形式的桑巴,其三大基本特點永遠存在。這三大特點是:二拍子、大調和輕快的速度。

  巴西音樂的一個有力資源是移植到巴西的歐洲民歌。這些曲調飄洋過海,起了變化,失去了歐洲的跌宕起伏,而具備了真正當地的特色。巴西圓舞曲和它的維也納原型很少有共同之處。巴西圓舞曲是懶洋洋的,交織著裝飾音、倚音和半音裝飾。

  各種各樣的舞曲,巴西黑人的、美洲印第安的和拉丁系歐洲的,在里約狂歡節時都可見到。這時,叢林裡的粗野歌聲也經修飾而約縮成可以演唱的形式上市。美國前駐巴西大使休·吉布生這樣描繪里約狂歡節的音樂:

  每年都有新歌上市,絕不是老調新唱,而總是與上一年有所不同……當你駕車駛過城裡時,你可以看到,薩爾蓋羅山的光禿禿的大石上爬滿了東一間、西一間破破爛爛的棚屋:這裡是一個小小的黑人王國,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每所棚屋有自己的音樂家,儘管他的樂器不過是一隻用來打節奏的雪茄煙盒。到了新年時分,不論是氣候、還是音樂,都開始熱起來。里約人開始籌算,連續四天四夜的舞蹈要用些什麼音樂。他們就成群結隊走到山上去找。寫歌曲的人也去聽;發現一首好歌,就把它連詞帶曲買下,準備出版。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