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古天皇資料簡介

  推古天皇,原名額田部,是日本第33代天皇、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女帝。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推古天皇,日本天皇第一系的最後一位。生於公元554年***欽明天皇11年***,卒於公元628年4月15日***推古天皇36年3月7日******《古事記》記載為戊子年3月15日 ***。推古天皇的在位年自公元593年1月15日***崇峻天皇5年12月8日***,至公元628年4月15日***推古天皇36年3月7日,《古事記》記載為推古天皇37年 ***。推古天皇是日本最早的女帝,也是東亞最早的女性君主 ,其和風諡號是豐御食炊屋姬尊***《日本書紀》******《古事記》記載為豐御食炊屋比賣命 ***。《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天皇“姿色端麗、進止軌制”。據《隋書》記載推古天皇是最早使用“天皇”稱號的日本君主。 《古事記》的記載截止於推古天皇的時代 。

  推古天皇生平

  即位以前

  公元571年***欽明天皇32年***,額田部皇女成為異母兄敏達天皇的妃。公元576年***敏達天皇5年***3月,皇后廣姬去世,額田部皇女被冊立為皇后。公元585年9月15日***敏達14年8月15日***,額田部皇女35歲之時,敏達天皇去世。

  公元586年***用明天皇元年***夏5月,穴穗部皇子侵入敏達天皇的殯宮,額田部皇女被敏達天皇的寵臣三輪君逆所救,而三輪君逆被殺。

  用明天皇在位兩年左右,於公元587年***用明天皇2年***4月9日***《古事記》記載為4月15日***病逝後,擁立穴穗部皇子的物部守屋與擁立崇峻天皇的蘇我馬子發生戰爭,以蘇我氏的勝利告終。於是,皇太后***額田部皇女***下詔,泊瀨部皇子***崇峻天皇***即位。但是5年後的公元592年***祟峻5年***11月3日,崇峻天皇被蘇我馬子指使的刺客暗殺。

  即位

  公元592年12月8日,蘇我馬子擁立上上代的皇后額田部皇女於豐浦宮即位,當時額田部皇女39歲,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女帝***神功皇后、飯豐青皇女在此之前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掌權者,但沒有正式即位***。其中的背景是:皇太后當時希望擁立自己的兒子竹田皇子,但是擁立敏達天皇的第一任皇后廣姬所生的押阪彥人大兄皇子***舒明天皇之父***的反蘇我氏的勢力也很強大,所以蘇我馬子和皇太后沒有擁立竹田皇子,而是以皇太后即位為過渡性天皇***但是,竹田皇子不久就去世***。

  聖德太子攝政

  公元593年4月10日,推古天皇以侄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進行攝政。聖德太子之父是推古天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聖德太子之母是推古天皇的異母妹***而且聖德太子之母與推古天皇兩人的生母是親姐妹***。在竹田皇子去世後,聖德太子成為了與推古天皇的血親中的最親信的人。

  征討新羅

  公元600年***推古八年***春2月,新羅與任那***當時被日本控制***相攻。推古天皇以境部臣為大將軍、穗積臣為副將軍,率領萬餘軍隊,渡海為任那進攻新羅。倭軍攻下新羅五城,新羅王求和,割讓多多羅、素奈羅、弗知鬼、委陀、南迦羅、阿羅羅六城。推古天皇招回朝鮮半島上的軍隊後,新羅重新進攻任那。

  公元602年***推古十年***春2月,以來目皇子為擊新羅將軍,率軍二萬五千人準備進攻新羅。夏四月,擊新羅將軍來目皇子到達筑紫,進屯島郡,聚集船舶運軍糧。六月,來目皇子病重,以至此次新羅征伐中止。

  興建佛寺

  公元605年***推古十三年***夏4月,推古天皇詔令聖德太子、大臣及諸王、諸臣,共同發誓願,以造銅、繡丈六佛像,各一軀。並命令鞍作鳥為造佛的工匠。當時,高句麗大興王聽說推古大造佛像,送上黃金三百兩。公元606年***推古十四年***,位於元興寺金堂的銅、繡丈六佛像建成。5月,推古天皇敕令鞍作鳥:“朕欲興隆內典,所才建佛剎,肇求舍利。以前你的祖父司馬達等便獻舍利。又因為當時日本國無僧尼,於是你的父親多須那為用明天皇出家,恭敬佛法。你的姨母島女初也出家,是日本諸尼之師。今朕為造丈六佛,以求好佛像。你所獻的佛像很合朕心。這是你的功勞。”因此,朝廷賞賜鞍作鳥大仁位的官位和近江國阪田郡水田二十町。

  派遣遣隋使

  就這樣,在公正的女帝之治下,聖德太子充分的發揮了其才能依次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公元603年***、十七條憲法***公元604年***,進行了法令、組織的整備。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派遣小野妹子為遣隋使***實際上倭國在600年派遣過遣隋使。但這也可能是有12年誤差的遣唐使***。過去倭國向中國派遣使節,是為了從中國皇帝那裡獲賜政權的正統性,此次小野妹子出使,第一次是以強調日本的獨立性為目的。第二年開始讓留學生、留學僧與入隋使節同行。

  晚年及逝世

  公元620年***推古天皇28年***,聖德太子和蘇我馬子編纂並獻上了《天皇記》、《國記》。公元622年***推古天皇30年***,聖德太子在49歲時去世。

  推古天皇頭腦清晰,在皇太子廄戶皇子和大臣蘇我馬子的勢力之間搞平衡,不招致豪族的反感,巧妙的籌劃王權的存續。推古天皇在位時是蘇我氏的最盛期,但推古天皇對外戚、重臣蘇我馬子不會作出有損國家利益的讓歩。公元624年***推古天皇32年***,蘇我馬子希望取得葛城縣***蘇我馬子本來的根據地***的支配權時,推古天皇說:“你是我的舅舅,所以,將國家的土地讓給私人,後世會評價我是個愚蠢的女人,你也會被譏謗為不忠”,拒絕了這個要求。

  公元626年***推古天皇34年***,蘇我馬子也去世了。

  公元628年4月15日***推古天皇36年3月7日***,推古天皇以75之齡在小墾田宮去世。

  去世的前一天,女帝把敏達天皇的嫡孫田村皇子叫到枕邊,告誡要行事謹慎,明察事理,又將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也叫到枕邊,告誡要採納他人的意見,並沒有指定後繼者。推古天皇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績最為顯赫的,至今仍被日本社會廣泛稱道。

  推古朝改革

  在聖德太子的輔佐下,推古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大力加強皇權,限制大貴族勢力,先後採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大致如下:

  一:首先是加強了對佛教的支援。二:建立了一種新的官制——冠位十二階制***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等十二階***。三:加強對中國的學習和聯絡,試圖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四:在推古天皇的大力支援下,聖德太子依據中國儒、佛、法各家思想指定了《十七條憲法》,這《十七條憲法》成為日本最早的管理國家的道德守則。

  推古天皇的影響

  美國科奈爾大學的亞洲歷史研究者約翰・皮戈特認為推古天皇這種女性天皇和聖德太子這種男性攝政的組合,是以祭祀職責和行政實務之間的對位法性的關係為基礎的相補型共同統治。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宗教史學者約琴夫・北川認為推古天皇具有薩滿的性質,通過有血緣關係的男性來進行長期的統治的被動性的女性最高權力者,與邪馬臺國的卑彌呼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