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子平原君是哪國人

  平原君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原君趙勝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是趙武靈王的兒子,惠文王的弟弟,還是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姐夫,這麼貴重的身份可以說是趙國的貴族了。而且平原君不僅身份尊貴,而且還非常賢明,不僅對自己的下士和門客都非常優待,還能夠體恤百姓,因此平原君的聲名遠播,受人敬仰和尊重。

  平原君趙勝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號平原君的趙勝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賢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貴,是趙國國君武靈王的兒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還是另一個著名的人物魏國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說是趙國的皇親貴族。他在歷史上既有謀略過人的一面,也有頑固浪蕩的另一面。

  平原劇的雄才大略可以從著名的“邯鄲解圍”看出來。公元前262年,勢力逐漸強大的秦國的率軍攻打韓國的野王地區,結果子然是秦軍大獲全勝,而且還切斷了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國的道路。當時的上黨太守馮亭在危急下派使者到趙國說願意歸降趙國。趙王在經過商議之後,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令人去接收土地。同時也派大將廉頗率軍靜茹長平於秦軍對峙。每想到,趙王因輕信秦國使者的讒言而另立趙括為將廢了廉頗,導致秦軍長驅直入,攻佔了長平,接著向趙國的的都城邯鄲進軍。危急時刻,平原君臨危受命,最終在門客毛遂的協助下說服楚王出兵救趙國,然後又拿出所有的家財招募了一批捨生忘死的士兵同秦軍抵抗,最終解救了趙國的危機。

  平原君此人雖然他有過拯救趙國的功績,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同樣逃不開貴族子弟的劣習。比如說他遊手好閒,又利令智昏,趙國在長平的慘敗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歸罪於他的驕傲自滿,雖然他後來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的過失,但是最多隻能算是功過相抵,趙王不治他的罪也算是寬巨集大量了。

  總得來說,平原君此人是做出過一定的功績,在某些方面的確有自己的才能,但是他並不能算一個德才兼備的能臣,功勞是少數,而犯過的錯誤和過失卻是遠遠超過功勞的。

  平原君虞卿列傳介紹

  在春秋戰國這個天下大亂的歷史時期,各國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秦國,紛紛網羅天下的各種人才為己所用。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養“士”之風興盛。而在這股風潮之中,最著名的是有“戰國四公子”之稱的信陵君,孟嘗君,春申君以及平原君。而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則把其中的平原軍和同為趙國的官拜上卿的虞卿何在一起,寫就了《史記》著名的《平原君虞卿列傳》篇章。

  《史記》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著作之一,它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時間跨度上至遠古時的黃帝時期,下到作者所處的漢武帝統治時代。全書主要包括了講述帝王的功過的十二本紀,記載諸侯和有名望的的貴族的三十世家,記述其他的重要人物的七十列傳以及十表和八書,總共一百三十篇文章,用五十二萬字的容量記載了超過三千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

  而《平原君虞卿列傳》便是屬於三十列傳中的一篇。在司馬遷的筆下,平原君是一個亂世中的翩翩佳公子,但是他並不懂得識大局,也就註定幹不成什麼大事。雖然他曾經在秦國圍攻邯鄲的時刻,用計與楚國簽訂盟約,解救了趙國,但是在他的身上還是能看到一個貴族子弟的浪蕩紈絝的一面。而對於虞卿,作者對他的評價是計謀詳細縝密,擁有不畏權勢的品質。雖然是合在一起寫的,但是司馬遷會根據兩人不同的生平經歷,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

  司馬遷的《史記》不愧是被稱為“二十四史”之手的史書,從這篇列傳中可以看出史記的內容之豐富,價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