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阮籍生平簡介

  阮籍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於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

  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時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學識淵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師。阮籍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失去父親後,阮籍家家境越發貧寒,因此,阮籍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再加上天賦極佳,後得以成就才名,八歲時就能成章。因為喜好研究學習儒家經典,阮籍就將那些不慕榮華富貴、品行高尚的古代賢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政治上也頗有濟世之志。並且在習文的同時,阮籍還學習武藝,真正堪稱文武雙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卻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絕當時擔任太尉一職的蔣濟的邀請,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阮籍也不好推託,只能無奈答應,勉強就任不久後就告病辭官了。阮籍後又先後出任尚書郎等職。

  阮籍不管在詩作方面,還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為人品行高尚,才情極高,他促進了五言詩這種寫法的發展,他的優秀詩作至今仍舊被世人流傳,他的思想行為在歷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阮籍與阮咸關係

  阮籍和阮咸兩人是叔侄關係,他們兩人都是竹林七賢中的一員。阮籍和阮咸兩人還並稱為“大小阮”,他們兩個人都以縱放曠達而著稱於世,他們共同蔑視封建禮教,對封建禮教持反抗的態度,為人處世曠達不羈。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陳留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父親是建安七子中阮瑀,阮瑀是當時著名的世人和散文家。阮籍在三歲的時候,父親阮瑀就死了,是母親一個人把他撫養成人的。在阮瑀死後,家境清苦,阮籍勤奮好學所以能成才。在阮籍還是少年的時候,他好學不倦,非常喜歡儒家的詩書,所以表現的不貪圖榮華富貴和名利,還把那些道德高尚‘安平樂道的古代賢者作為榜樣,還效仿他們。

  阮籍早期是崇尚儒家文學,想用儒家治世,但是魏晉禪代的政治***,阮籍對現實的失望和感到生命的無常,所以開始蔑視封建禮教,之後對以隱世為主旨的道家思想有了興趣。不過阮籍並非是純粹的道家,他對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概的排斥,可以說是阮籍各取他自認為需要的一部分來尊崇。在很多方面,比如說阮籍注重孝道,但是在他的政治上,他排斥名教,想建立一個“無為、無軍”的社會。

  阮咸也是個竹林七賢之一,是阮籍的侄子,精通樂律。顏延之曾用詩句“達音何用深,識為在金奏。讚賞阮咸在音樂上的造詣之高。

  阮籍的故事

  阮籍是個頗為有名的歷史人物,因此歷史上流傳的關於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關於青白眼的典故,還有阮籍蔑視世俗禮法而發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喪母的故事。

  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出自《晉書》這本史書,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阮籍作為魏晉時期才名遠播的賢士,肯定會有很多有權有勢的人想要招攬他為自己所用。當時權勢滔天的司馬昭為了招攬拉攏阮籍,就想出了與阮籍結為親家的辦法。而阮籍並不願意在司馬昭手下做事,於是為了躲避司馬昭的那門親事,他就開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會喝醉酒,而且還醉酒得非常厲害,甚至有時還會醉到整個人失去意識的程度。就這樣,喝酒醉倒,醒來後繼續喝連續過了六十天,那個奉司馬昭之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無法對阮籍開口提及提親一事,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回去將情況稟告給司馬昭。對此,司馬昭也只能無奈打消借結親之機拉攏阮籍的想法。

  阮籍對禮教禮法的厭惡和蔑視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相關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歡喝酒,酒店就位於他家旁邊,酒店主人的老婆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阮籍經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後就徑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邊睡覺,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麼不當的行為。在那個時期,男女授受不親是應該的,但是阮籍卻無視了這條世俗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