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介紹

  歐陽修,字永叔,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歐陽修的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歐陽修的生平簡介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文學史上與好友蘇洵及其兩個兒子蘇軾、蘇轍還有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並稱“南宋八大家”。歐陽修,別名歐陽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在北宋歐陽修在政壇享有較高的聲譽,去世後被追封楚國公。

  歐陽修是他父親晚年得子的唯一的兒子,不過歐陽修才出生3年,他父親就去世了,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投奔了歐陽修的叔叔。歐陽修的母親是大家閨秀,常常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修的叔叔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對歐陽修還是很好的,後來天資聰明的歐陽修憑藉著自己的智商和勤奮,漸漸才華顯露,歐陽修的叔叔很高興,認為歐陽修可以光宗耀祖。

  歐陽修前兩次參加科舉都落榜了,但是在胥偃的保舉下,歐陽修連中三元,在殿試中僅得第十四名,據說考官為了挫歐陽修的銳氣才這麼安排的。歐陽修初入官場後,胥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歐陽修。但歐陽修的仕途並不順暢,因好友范仲淹改革深受打擊,曾多次遭到貶職。直到中年,歐陽修的官位才越做越高,但是也有大起大落。天命之年的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主持科舉,期間蘇軾、蘇轍、蘇洵三父子與歐陽修交好。後來王安石變法,歐陽修反對青苗法,後來以太子少師的身份退位。直到1072年,歐陽修在家中去世。

  歐陽修嚴謹認真的故事

  歐陽修,我國古代北宋時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歡喝酒,因此自號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壇巔峰。他為人正直,學生眾多,其中不乏王安石這種文壇政壇都非常了得的人。鑑於他在文學上突出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歷史上關於歐陽修的故事不少,其中還是關於文學方面的比較多,也比較出名。有故事說他是第一個向民間歌女學習的大家,民間詩歌許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從歐陽修誠心學習之後,他的詩詞文章多了簡明,非常平易近人。歐陽修作為一個文學巨匠,自然是離不開不斷的學習的,他不僅向民間歌女,還聽得進樵夫的建議。歐陽修所寫的著名的《醉翁亭記》就是經過一個過路的樵夫建議之後修改的,可以說,歐陽修在文壇的成就離不開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學方面聽得進意見之外,他還喜歡琢磨文字。說到對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學嚴謹。他有一次幫一個朋友寫一篇文章,寫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歐陽修回頭細想,琢磨不對,就快馬策鞭將文章追了回來,只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個而字,可見他嚴謹的態度。

  歐陽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體現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歐陽修對文學的態度,學習上孜孜不倦、虛心求教,寫作上嚴謹認真,積極向上。

  歐陽修與慶曆新政的關係

  歐陽修與慶曆新政的關係不如范仲淹那樣緊密,因為范仲淹是整個慶曆新政的主導者,是激進的改革派,而歐陽修在慶曆新政中算是參與者、推進者,他不是慶曆新政的中心人物,因為歐陽修當時的身份是諫官,而不是當權者。但是即便如此,當慶曆新政失敗後,保守派反攻清算,歐陽修依然遭到貶謫的命運,被驅逐出中央政府。

  歐陽修是慶曆新政的最早倡導者,正是因為他親眼目睹北宋與西夏作戰的慘敗,導致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作為有改革決心的政治家,歐陽修深感憂慮,於是在西夏求和之際,歐陽修便首先上書提出改革,因為歐陽修當時身為文壇領袖,威望很大,他這一上書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就在沉悶的朝局上掀起巨大的波瀾,於是一場關於改革的呼聲也應聲而起。

  歐陽修在慶曆新政實施過程中,他身為諫官,多次替范仲淹等改革派辯護,有力支援了范仲淹等人的改革,歐陽修雖然不算堅定的改革派,甚至對改革派的一些主張表示反對,但是看到慶曆新政的確給朝局帶來了清新的政治空氣,社會矛盾也有所緩和,也就沒有利用職務反對改革。不久慶曆新政在各種反對聲中失敗了,以范仲淹為首的一批改革派紛紛被罷官貶職,而歐陽修也受到牽連,被貶滁州。他雖不是慶曆新政的中心人物,但是也成為改革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