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年譜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那麼王安石的年譜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北宋思想家王安石年譜,希望對你有幫助!

  北宋思想家王安石年譜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北宋已經開始有了年譜的普及。

  1021年,也就是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王安石一歲

  11月12日於江西撫州出生

  1030年,仁宗天聖八年庚午,王安石10歲

  王安石父親王益調到韶州任殿中丞知,王安石隨其前往。

  1033年,明道二年癸酉,王安石13歲

  王安石隨同其父親回到撫州臨川參加祖母的葬禮

  1036年,景祐三年丙子,王安石16歲

  服喪期滿,王安石父上京,王安石隨同。

  1037年,景祐四年丁丑,王安石17歲

  王安石父任通判,王安石隨同。

  1039年,寶元二年己卯,王安石19歲

  王安石之父,在任上去世

  1042年,慶曆二年壬午,王安石22歲

  王安石參加科舉中進士,同年任職淮南節度判官。

  1046年,慶曆六年丙戌,王安石26歲

  任職期滿,王安石不願上京升值,自願請求擔任鄞縣知縣。

  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王安石31歲

  任舒州通判

  1054年,至和元年甲午,王安石34歲

  此後王安石不願出仕,直到九月任群牧司判官。

  1057年,嘉祐二年丁酉,王安石37歲

  在常州任職太常博士

  1058年,嘉祐三年戊戌,王安石38歲

  再次升職,任判官

  1061年,嘉祐六年辛丑,王安石41歲

  王安石為工部侍郎,同時身兼多職

  1063年,嘉祐八年癸卯,王安石43歲

  王安石母親去世,葬於江寧。

  1067年,治平四年丁未,王安石47歲

  為翰林學士

  1068年,神宗熙寧元年戊申,王安石48歲

  宋神宗召見,入京

  1069,熙寧二年己酉,王安石49歲

  任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推行新法

  1070年,熙寧三年庚戌,王安石50歲

  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如韓絳等人,推行保甲法。

  1072年,熙寧五年壬子,王安石52歲

  推行保馬法和市易法

  1076年,熙寧九年丙辰,王安石56歲

  其子去世,王安石被罷相,任判江寧府

  1078年,元豐元年戊午,王安石58歲

  被封為舒國公

  1080年,元豐三年庚申,王安石60歲

  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1084年,元豐七年甲子,王安石64歲

  將其居住的半山園改建為寺廟

  1085年,元豐八年乙丑,王安石65歲

  宋神宗去世,新皇登基,王安石變法被廢除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王安石66歲

  病逝,享年66歲。

  王安石的晚號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是半山,人稱王荊公。但是對於古人的字號都不是很瞭解,對於其最精闢的解釋就是“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齋室寄情”這是對於古人的名字號最簡單最幹練的概述了。

  王安石的名是安石,這是毋庸置疑的,其父母出生的時候就為其取了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大名,在官府登記戶口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個名。

  介普是王安石的字,字的出現是古人成年時取的一種稱謂,通常是父母或者長輩為其取的第二種稱謂,又稱為小名。

  而號是成年後是自己為自己取的,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王安石號半山,是否有點似曾相識之感,沒錯,王安石晚安時期隱居於金陵,住在半山園中,於是取號為半山,自稱為半山居士。在半山園中王安石與文人逸士談佛對詩,度過了他安詳的晚年,在這段期間王安石頓悟人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北宋是一個以文人為重的朝代,喜歡文學的人都會為自己取號來明志或者來代表自己的某種情懷,這就是一個時代的魅力。

  在古代,人們通常不直接稱呼其名,而多以稱呼其字,這樣比較莊重,以對此人的敬重,而這個習俗也一直流傳至民國期間。

  王安石晚號也清楚明瞭了,這和古人的名字習俗有關,現代人通常以名字相稱,古人用字號相稱,這是一個時代的文明與標誌。

  王安石的故鄉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人,1021年出生在臨川,那時王安石的父親王益任職臨川軍判官,此後王安石就跟隨父親一直生活在臨川。在臨川接受教育,到了年紀稍長的時候,父親調職離開,王安石也跟著父親一起宦遊南北,所以其故鄉是撫州臨川。

  但是關於王安石故鄉說法也不一,一種說法是在臨川,另外一種說法是在東鄉。東鄉是在江西東鄉上池村,距離縣城只有25公里,在這裡人們發現了100多棟北宋時期的建築還有就是與王安石有關的十幾處遺蹟,據考古發現,東鄉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留存至今的建築大都有著明清風格,因為在明清時期進行過修建,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明清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1985年,東鄉村被列為省級旅遊風景區,到了2000年,被列為文物受到了國家的保護。其中較為著名的景點要數與王安石有關的了,包括荊公別墅,荊公橋,荊公世第門等多個遺址。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要以東鄉作為王安石故鄉的一種說法。

  但是又有說法稱古時候的撫州臨川就是現在的江西東鄉縣上池村,但是終究還是眾說紛紜,在所有的文獻資料中,王安石的故鄉記載都是撫州臨川,但是後來隨著地域的劃分與更新,王安石的故鄉在古時候的說法和現在的說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與不同也是大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