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將孫權一生的經歷

  孫權是我國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著名將領,那麼孫權的一生如何?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孫權的一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吳太祖孫權生平簡介

  孫權,生於公元182年,孫堅之子,孫策之弟,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史稱吳太祖。孫權從小就善於騎射,文武雙全,跟隨這父親兄長一起打天下。十五歲時,孫策就讓孫權擔任陽羨縣長***也就是如今的江蘇宜興***,可謂是年少有成。

  公元200年,也就是孫權十八歲那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掌事,做會稽太守,開始了他統領江東的生涯。孫權一開始掌管江東之時,整個局勢動盪不安,而且孫權當時才十八歲,因此在群臣面前沒什麼威嚴,但是後來在張昭、周瑜等人的輔佐下,地位逐漸穩定,局勢也逐漸平定、穩固。

  三年後,也就是203年,孫權與曹操的矛盾開始激起,曹操揚言要吞併東吳,孫權也開始準備迎戰,期間經過五年時間,孫權與劉備聯軍,利用黃蓋詐降之計在赤壁大敗曹操。這次戰役挫敗了曹操的銳氣,於是孫權就乘著曹操軍力尚未恢復便乘勝追擊,開始南征。

  公元2015年,孫權向劉備討還荊州不成,便派呂蒙進軍蜀國,一舉奪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但是孫劉對

  眼看這局勢對自己非常不利,劉備便請求與孫權議和,並把長沙、江夏、桂陽以東的土地割讓給孫權。

  割讓了土地的劉備取得了暫時的安寧,並且在轉變局勢,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眼看著蜀國漸漸強大,孫權感受到威脅,便與曹操議和,並向曹操稱臣,聯合攻打劉備,意在除掉這個最近且最大的隱患。孫權派呂蒙攻打荊州,呂蒙驍勇,攻破城池,擒殺了劉備大將關羽。

  關羽被殺,劉備痛心疾首,但是大敵當前不能任性,所以一直忍著沒有報仇。然而就在戰役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承並代漢稱魏,建立了魏國。次年,劉備便在成都稱帝,建立蜀國。

  稱帝之後的劉備,終於忍不住,不顧諸葛亮的勸諫,執意進軍攻打孫權為關羽報仇,孫權派39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最終打破劉備大軍,而劉備也在這次戰役失敗之後病死在白帝城的永安宮。

  孫權是三國之中稱帝最晚的,他是在大敗了劉備之後的229年才正式登基稱帝的,建國號吳,史稱東吳。晚年的孫權非常多疑,而且經常猜忌別人,所以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最終引起群臣不滿,而孫權的做法就是將那些可疑的人都全部處死,其中包括了他的幾個兒子,處死那些可疑的人之後,他只剩下小兒子孫亮,於是就選擇孫亮作為吳國繼承人。公元251年十一月,孫權祭天回來之後得了風疾,幾個月後不治身亡。

  孫權活了多少歲

  孫權是三國時期佔據江東一帶的東吳政權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卓越治國之才的人,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張,繼承父親和大哥的遺志,勵精圖治,勤勉有為,最終成為了和曹操所建立的曹魏,劉備所創立的蜀漢並舉的政權。說起來,東吳不僅是這三個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一共存在了五十一年,而且也是最後一個被消滅的。而孫權自然也是三個人中活的最久的,一共活了七十歲。

  孫權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自小長得英俊挺拔,身材十分高大。而且文武雙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跟隨父親和大哥孫策四處征戰。在孫策因為一次意外遇襲身亡之後,他擔任會稽太守的職務,開始統領江東。他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劉備,組成了孫劉聯盟,大破曹操的軍隊。為以後三分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他又不斷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整個江東地區。在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篡漢稱魏,孫權果斷向曹丕上奏願成為魏國的附屬,於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之後孫權又在和蜀漢的戰爭中獲得大勝,士氣正盛的東吳軍隊又挫敗了曹丕的進攻,最終在229年稱帝,建立了東吳政權。

  孫權在稱帝之後十分注意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很快使得吳國的國力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孫權一生幾乎沒有犯過什麼特別大的錯誤,只是在晚年的時候在選擇繼位人因為搖擺不定而給吳國留下了隱患。他在251年到南郊祭祀的時候得了風疾,他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便召集大將軍諸葛恪,在委託完後事之後,在第二年4月病逝,終年七十歲。諡號為大皇帝,廟號太祖。

  孫權在位多少年

  孫權是我國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和建立者,他一生勵精圖治,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謀略和智慧,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最終在江東這塊地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成為了和曹操、劉備等齊名的英雄人物。孫權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做了二十三之久,如果把他擔任吳王的時間也加進去,那麼就是三十年。如此長的在位時間在三國時期時期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孫權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接替因為一次意外而離世的大哥孫策,開始統領江東。他帶領江東的百姓和大臣,一路審時度勢,厲兵秣馬,先後在赤壁之戰中和劉備聯手擊退了曹操的大軍,又在此後開疆擴土,基本統一了整個江東地區。在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稱魏之後,善於觀察形勢的孫權上奏曹丕,願成為他的藩屬,於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和荊州牧。隨後劉備率兵討伐孫權,他又慧眼識人,任命年輕的陸遜為大都督,於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隨後又趁勢擊敗了來犯的魏軍,最終在229年於武昌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吳。

  在稱帝之後,孫權一方面內部治理國政,另一方面又與蜀國重新合好,頗有功績。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因為對繼位人選搖擺不定,而導致了吳國朝政混亂。為日後吳國的衰落埋下了禍根。孫權於252年4月去世,享年七十歲。諡號為大皇帝,廟號太祖。

  總得來看,孫權的一生雖然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但他在江東這塊地方還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功績的,值得我們敬仰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