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小故事

  歐陽修是是中國北宋時期的人物,他是當時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人。歐陽修的一生故事很多,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歐陽修在擔任滁州太守之時,經常到附近的山水中閒遊,與智仙和尚結為好友。智仙和尚為了方便歐陽修出行,就在山間蓋了一座亭子。歐陽修知道了後,就在亭成之日,題名為“醉翁亭”,還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記》。眾人傳而閱之,紛紛稱讚。這是一位樵夫說開頭過於絮叨,讓其去琅琊山上看個究竟。歐陽修竟然真的去了,看完後就將開頭改為“環滁皆山也”。從中可見,歐陽修對於文學十分恭謹,能接納各種意見,恃才而不驕。

  歐陽修擔任翰林供事時,與好友出去遊玩,看見一條狗被馬車撞死。就讓旁人出文敘述一番此事,眾人沉吟片刻,紛紛出口成章。有的說“有黃犬臥於道,馬驚,奔逸而來,蹄而死之”;有的說“黃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諸如此類。歐陽修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說道“我們編撰書籍的,用詞豈能如此繁瑣。”繼而自己說道“逸馬殺犬於道”,這幾個字就已經能夠將事情表達完整了。眾人聽後,對歐陽修的用詞簡潔佩服不已。

  歐陽修在1007年的時候在四川出生,他很小時失去了父親,所以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歐陽修是一個刻苦的人,也是一個虛心求教的人,他曾因為一位樵夫說他《醉翁亭記》的開頭過長而親自去琅琊山上看個了究竟,所以才有了更加完美的《醉翁亭記》。

  歐陽修詞的特點

  歐陽修的詞,大致的面貌就是既有意義的深深隱藏而又非常的含蓄不輕易透露的別具一格的審美。

  歐陽修詞作同時留有的紅塵煙花之地的花間遺風、高雅惡俗並存的現象,以及涵蘊的疏雋、深婉等多層次的審美要素,為後人的接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歐陽修的豔詞,有些人稱呼他為一代儒宗,一代文章冠冕。描寫的一些豔詞,詞章幼眇,溫純雅正,溫柔寬厚,溫潤秀潔,風流閒雅,風流自命,風流蘊藉。

  歐陽修詞整體上還是基本保持著五代詞風,只不過帶上特有的時代氣息和個人的氣質秉性,體現出雅俗並存的特點。其詞的雅與俗,成為後世爭論不休的話題,在詞史上是一值得研究的典型個案例。

  歐陽修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人,他的一些詞中豪氣也是是很少見到的,不過卻用清新峻潔的語言抒發疏朗放曠的豪放情懷,不會刻意去鋪排辭藻,也不會使用典故去寫這個事情,他所寫的詞的意境遂如同生活本身一樣樸素明鮮明。歐陽修詞之所以形成這一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格調,大部分是因為詞中有些一些豪放因素有著一定的關係。

  歐陽修小詞是以文章來選取而寫下來的,不經意間就會將士大夫的情趣與感慨寄託在詞的整個詞意中去,通過小詞來反襯自己的想法。小詞所佔用的空間境界和情感境界的變化,讓這個詞都呈現出別種美學的面貌。

  歐陽修的書法特點

  我們常常都說,“字如其人”,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字就是他性格、心性的反映。一個人心正,他寫的字筆畫就是直的。歐陽修的字跡非常好的反映出了歐陽修的性情,他所寫的文章又非常好的反應出了他的生平。他的文章,字跡雋秀、清晰刻骨,非常好的顯現出了他嚴謹的風格和對人對事沉穩的態度。他跟顏真卿的筆跡在某些方面很相似,所以許多人說他繼承了顏真卿筆跡的真傳,但是他的筆跡是跟顏真卿不同的。不同與顏真卿,他的筆跡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一撇一捺,一橫一豎都是他的韻味。誠如蘇東坡評價的那樣,“公用尖筆幹墨作方闊字,清眸豐頰,進退曄如。”一筆一劃,雋永清秀,一絲不苟。他雖然筆跡形似顏真卿,但是他的筆跡卻有自己的風骨。

  歐陽修的書法比起他的文章,雖然是沉默,但也是閃光的,如星星一般在廣大的夜空靜靜的閃亮。歐陽修的書法不僅是顏真卿的繼承,更是發展。筆尖未露鋒芒,一筆一劃都蘊藏著深厚的功底,進退自如,如同已經進入了書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