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家懷素生平簡介

  懷素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主要以狂草最為著名,被人們稱作草聖。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唐代書法家懷素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代書法家懷素簡介

  懷素***公元737年―公元799年,還有一個說法是公元725年―公元785年***是我國曆史上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又因為他非常擅長寫狂草,對草書的書寫非常有天賦,所以被人們尊稱為草聖。懷素也是一位僧人,據說他之前的俗姓為錢,後來出家之後改字藏真,因為他所在的地方是永州零陵縣,所以也有人稱他為“零陵僧”。

  懷素在10歲的時候,忽然生出了想要出家的念頭。他的父母阻攔不及而懷素也不顧任何人的勸導毅然出家為僧。懷素十分的喜愛書法,但是卻因為家庭環境貧困而無法購買筆墨紙硯等物品,於是他便在寺院的牆壁上、地上或者不用的衣物上練習書法,他對書法非常的有熱情和執著的精神,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放棄,並且多次出遊尋找關於書法的靈感和經驗。

  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還未成年的懷素去找李白求詩,因為他和李白性格相投致使李白非常的欣賞他,還為他作了一首詩名為《草書歌行》。在唐大曆二年的時候,懷素又想南下去廣州尋找徐浩,但是因為,那時候徐浩在外地做官,所以懷素的這次出行並沒有完成。但是因為機緣巧合懷素回來的時候巧遇王獻之,王羲之,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益。在這之後的期間懷素終於有了作品,他的名聲也漸漸遠播,成為人們景仰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晚年也就是在寺廟中度過。在唐貞元十五年,換了風痺病的懷素去世。

  懷素是個什麼樣的人

  懷素給我的印象同他的字型一樣豪放,因為他喜歡喝酒,每次一喝多之後,他便開始揮筆寫字,只能是要能寫字的地方他就往上寫,像器具,衣物或者牆壁桌面都是他的字跡。

  通過練習書法可以看出懷素還是一個很專心致志的人,在他發現練習寫字很有趣後,他就每天堅持練習寫字並且沒有半途而廢只有這樣做事情有始有終不一心二用才造就了懷素成為一個大書法家。通過練習書法還可以看出懷素是一個勤奮刻苦,不半途而廢的人,他只有一有時間就會去練習,從來不怕辛苦,只要自己覺得寫得不好,他便會反覆練習,直至自己滿意。最後練出了一筆強勁有力的好字。因為在當時的年代,沒有多餘的稿紙用來寫字,因此懷素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為自己提供練字的材料。於是他便開始種植芭蕉樹,等芭蕉樹長大後便把葉子摘下來在上面練字,由此可見,懷素還是一個十分聰明,頭腦靈活的人。

  懷素還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在練字的過程中,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工具,就像寫字的筆直到筆尖的毛全部掉光他才會丟掉換新的。這可能和他的從小的家庭經歷有關係,他在很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窮,便進入了寺院去當和尚,在業餘時間,他喜歡上了練習寫字,日久天長,他的字寫得越來越經歷,因此在歷史上成為了一個書法大家。

  懷素的作品

  作為唐代書法名家,懷素是非常出色和著名的,自從10歲出家之後他每天勤苦奮發、堅持不懈,並且用大量的時間出遊訪問名家和尋找經驗,自己多年勤學苦練終於造就了一代著名書法名家。在我國唐代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我國之後的書法研究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他的主要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聖母貼》、《小草千文》等。其中還有著名的《論書帖》,《論書帖》和懷素其他時期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其用筆勻穩熟,特點非常鮮明,被人們評價為非常具有章草遺意的風範

  懷素的書法用筆圓勁有力、收放自如,並且奔放豪邁一氣呵成,具有非常大的磅礴氣勢,讓人一看之下就容易產生恢巨集強大的感覺,望而生畏也不過如此。通常情況下懷素的狂草都是以篆書來入筆,所以他的字都是瘦硬形。懷素還是一個極具叛逆精神的人,再由盛唐轉向平淡衰弱的過程中,名家王羲之的書法在初唐時期受到唐太宗的追捧,從而成為當時的流行趨勢。但是懷素並不在乎這個,依舊保持著自己的作風,堅持自己的獨特風格自成一派,終於名聲漸漸遠播,又因為他和張旭一樣喜好喝酒,並且在醉酒之後更加肆意的書寫狂草,成為和張旭齊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張顛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