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優秀教案總結

  作為教師在整個課堂過程始終耐心細緻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教案要聯絡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中生物優秀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學習目標

  ***1***說出中心法則的發展歷程,明確中心法則——遺傳資訊流向的途徑:

  ①從dna流向dna***dna自我複製***;②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轉錄和翻譯***;③從rna流向rna***rna自我複製***;④從rna流向dna***逆轉錄***。

  ***2***舉例說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係。

  ***3***舉例說明基因間的相互作用及對生物性狀的精細調控。

  2.學習建議

  1.本節主要介紹了中心法則和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係兩部分內容,在“中心法則”的學習中,可充分運用教材中的“資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則的提出和完善過程。

  2.關於基因、蛋白質和性狀的關係的內容,比較複雜,也較抽象。學習過程中要從遺傳現象的例項入手,分析其本質原因,歸納總結三者間的關係。運用兩類遺傳現象的例項:一類是豌豆的圓粒與皺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例項,說明基因通過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來控制細胞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另一類是類似囊性纖維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等例項,說明基因通過控制結構蛋白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性狀。最後得出結論: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再通過“人的身高”等事例,瞭解多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以及環境對性狀的影響等知識。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1982年科學家發現rna可複製

  b.1957年科學家發現瘋牛病是一種結構異常的蛋白質引起的

  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

  d.1970年科學家發現逆轉錄酶

  2.揭示生物體內遺傳資訊傳遞一般規律的是***  ***。

  a.基因的遺傳定律  b.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c.中心法則     d.自然選擇學說

  3.囊性纖維病的例項可以說明***  ***。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b.dna中某個鹼基發生改變,生物體合成的蛋白質必然改變

  c.基因通過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4.甜豌豆的紫花對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共同控制,只有當同時存在兩個顯性基因***a和b***時,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種性狀只能由一種基因控制   b.基因在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上是互不干擾的

  c.每種性狀都是由兩個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

  5.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培養溫度為25 ℃,將孵化後4~7 d的長翅果蠅幼蟲,在35~37 ℃處理6~24 h後,得到了某些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後代仍然是長翅果蠅。此實驗不能說明***  ***。

  a.環境條件的改變可以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b.控制長翅果蠅的基因的表達受溫度影響

  c.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時受環境影響

  d.翅的發育過程經過酶的催化作用

  6.當克里克提出遺傳資訊傳遞的中心法則後,人們又通過科學研究對中心法則進行的補充包括***  ***。

  ①dna複製 ②rna複製 ③蛋白質的複製 ④轉錄 ⑤逆轉錄 ⑥翻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7.下列有關細胞質基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質基因存在於所有的細胞器中

  b.細胞質基因存在於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c.細胞質基因能進行半自主自我複製

  d.細胞質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只能通過母親傳遞給子代

  8.觀賞植物藏報春,在20~25 ℃的條件下,紅色***a***對白色***a***為顯性,基因型為aa或aa的藏報春開紅花,基因型為aa的藏報春開白花。但是,如果把開紅花的藏報春移到30 ℃條件下,雖然基因型仍為aa或aa,但新開的花全是白色的,這說明***  ***。

  a.基因完全決定性狀

  b.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c.基因型相同,環境條件改變,性狀一定改變

  d.每種植物在環境條件改變時都能開多種顏色的花

  9.在豌豆粒中,由於控制合成澱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來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澱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澱粉而變得皺縮。此事實說明***  ***。

  a.基因是生物體性狀的載體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狀

  d.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來控制生物性狀

  10.下列各項中,屬於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的例項是***  ***。

  ①人類的白化病  ②囊性纖維病  ③苯丙酮尿症  ④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各項中,不是蛋白質合成所必需的是***  ***。

  a.mrna  b.核糖體  c.trna  d.內質網

  12.下列關於基因與性狀的關係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很多情況下一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

  b.有的情況下多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

  c.有的情況下一個基因決定多個性狀

  d.生物體的性狀不會受到環境影響

  13.逆轉錄過程的發現對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來說是***  ***。

  a.完全否定_______b.毫無意義

  c.補充和更加完善   d.徹底完善

  14.導致囊性纖維病變的根本原因是***  ***。

  a.cftr基因缺失3個鹼基  b.cftr蛋白結構異常

  c.支氣管中黏液增多   d.細菌繁殖,肺部感染

  15.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在水中的葉,表現出了兩種不同的形態。下列各項中,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寬形葉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形成寬形葉的基因,也含有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d.基因相同則性狀相同,基因不同則性狀不同

  二、非選擇題

  16.***xx年江蘇省高考題***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細胞,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於廣泛感染。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病毒進入細胞後,能以_______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並整合於人的基因組中。

  ***2***整合後它按照_______原則進行復制,又能以_______為模板合成_______,並進而通過_______過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將病毒置於細胞外,該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表達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遺傳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是生物體的基本特徵之一,它是在生物體的最基本特徵──新陳代謝的基礎上,通過生殖和發育的過程完成的,保持了生物界物種的相對穩定。《基因的本質》和《基因的表達》是在初中生物課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分子與細胞部分的基礎上,從分子水平進一步詳盡闡述遺傳的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它是高中必修本中“遺傳和變異”一章中的重要基礎知識,是本章的重點、難點之一。該內容在高考中佔重要的位置,其中dna分子的結構和複製功能、基因的表達功能是歷來統考、高考必考的內容。同時,該部分涉及的實驗和分子學知識較多,還含有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複習課中對dna是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和複製功能、基因的表達功能等知識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重複和對比,使學生對染色體、dna和基因的有關結構和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2.課時安排 兩課時

  3.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經具有了思維能力和總結、推理能力,本人所教班學生總體素質較好,思維比較活躍,在複習階段,如能給予適當的引導,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變通,讓學生通過對題目的歸納、整理,親歷思考、總結的過程,使已學知識昇華,是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的。

  4.教學策略的選擇

  在複習課中,老師滿堂灌的現象極為普遍,學生要在短短的一兩節課中回憶並熟練掌握大量的知識是枯燥的學習過程。新課改理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節複習課,選取相同,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歸類,並舉出相應的例題,通過老師對例題的講解,及學生對拓展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達到複習、鞏固知識的目的。達到以知識點幫助解題,以解題幫助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二、教育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相應知識點及題目的複習,使學生掌握:

  ***1***證實dna為主要遺傳物質的過程;

  ***2***dna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及其中的數量關係。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科學家研究、實驗過程的回憶,使學生進一步領會科學研究思路、遵循實驗的設計原則和採用一些科學方法;通過對知識點的歸類、分析,培養學生勤于思考、自覺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的習慣和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積極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學習態度,勤于思考,善於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準確的歸納、應用的能力。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驗證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幾個主要實驗;

  ***2***d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

  2.教學難點

  ***1***幾種與遺傳有關的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

  ***2***在dna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rna所處的位置;

  ***3***在dna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出現的計算問題。

  四、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遺傳物質是遺傳和變異的基礎,在整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目的:激發學生主動回憶的慾望,通過物質間關係圖,明確各種遺傳物質的相互間聯絡。引出複習課題:遺傳物質的基礎。

  提出問題:在本章所學的內容中提及的與遺傳有關的物質是哪些?它們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討論,並回答所學遺傳相關物質的種類,作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圖。

  ***二***複習

  對基因的本質和基因的表達內容進行簡要的重溫

  目的:讓學生在填表、看圖的過程中,對大綱要求的識記、理解的內容作進一步的回憶。

  複習內容:***1***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兩個經典實驗過程;

  ***2***dna、rna的分子結構;

  ***3***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

  學生活動:根據投影內容,填寫圖表並回答。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實驗過程和結果

  結論***根據實驗現象填寫***

  ***a*** r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不死亡

  r型菌無毒性

  ***b*** s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死亡

  s型菌有毒性

  ***c*** 滅活s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小鼠不死亡

  滅活的s型菌無毒性

  ***d*** r型活細菌+滅活s型細菌感染小鼠,小鼠死亡

  滅活的s型菌含有“轉化因子”,使r型活細菌轉化成s型菌

  ***e*** r型活細菌+s型細菌dna→有s型細菌

  dna是使r型菌產生穩定性遺傳變化的物質,所以dna是遺傳物質

  ***f*** r型活細菌+s型細菌蛋白質→只有r型細菌

  ***g*** r型活細菌+s型細菌莢膜多糖→只有r型細菌

  高中生物教案:細胞吸水和失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並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蔔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蔔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蔔條;

  3、 新鮮的蘿蔔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並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2:為什麼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複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麼結構或從什麼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並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並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訊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後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置疑4:聯絡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麼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於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於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影象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麼現象? 2、 為什麼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製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麵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麵下降,黃瓜呈現膨脹並有酸甜味道,說明醃製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