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怎樣學

  如何有效地掌握學習 高中生物的方法對於高中生來說是迫切以及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第一,掌握基本知識要點,採取“先記憶,後理解”的學習順序。眾所周知,學習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高中生物也不例外,但相對來說,生物的學習是一門更“專業”的自然學科,高中教材中主要包含了細胞學說、染色體相關知識介紹、光合作用的發現、酶的作用、生長素的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基因工程、膜生物工程等一系列知識的介紹,這個科學體系同時也闡述了生物學從描述性生物學階段向實驗生物學階段、分子生物學階段發展的三個階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學術詞彙,很多情況下都是初學者比較陌生的,在對這些專業名詞不熟悉的情況下很難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和內在聯絡,越往後學只會舉步維艱。所以掌握了“記憶”這一層面的及初中知識積累之後再進行理解和深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記憶從何而來,當然離不開我們的課本,不能想起所以然,不能隨意將專業名詞口語化甚至與其他名詞弄混淆,教材課本中便包含了我們所要學的所有專業名詞概念和知識點。由此可以發現生物學習的過程會變得通暢許多,雖然課本上很多知識點及概念表面上看上去比較淺顯,其實不然,正是這些貌似簡單的知識點奠定的生物學的基礎,準確地掌握它們會給我們今後的學習帶來便利。

  第二,梳理生物這一學科知識中的內在聯絡,使其融會貫通,把前後知識點交織成網,如此長期以往會和記憶形成良性迴圈,即有利於我們對生物規律的理解,又幫助我們再次記憶。死記硬背從來就是最低效和費力的學習方法,如何使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是至關重要的。生物研究的方法主要歸為三大類:觀察法、假說和實驗、模型研究。生物學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如何從這三個方面來著手學習,我想首先要培養學習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是積極地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和思考,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最後就是務實基礎,將重點難點逐一擊破。例如比較生物各種結構與整體或群體之間的關係,切記將重點、難點、易錯知識點需要重點攻破,“人難我易”才是在學習和考試中最突出自己的境界,仔細地梳理自己的只是構架會輕易的發現這些知識盲點也是有限的,例如“物質可以迴圈,能量則不能”“組織濃度高於血液會引起水腫”“原核細胞僅僅具備核糖這一細胞器”“神經調節比較體液調節迅速精確及時間較短”……這一系列的知識點即是有難度的也是有限的,查漏補缺,真正把這些掌握了學好生物就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做好了這一點對大多數考試來說都會受益匪淺。

  第三,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研究“考試說明”,有目的地進行學習無疑是我們學習及考試的捷徑。“考試說明”的落實很大程度上可以正確並有效地指導高中生的學習和考試。高考的綱領性檔案便是“考試說明”,它清楚地列舉了考點、考試題型,以其為依據,務實基礎認真學習,確定考試目的,按照要求來進行預習和複習,把生物這一學科掌握好便指日可待。並且絕大多數情況下考試的背景怎麼變換都不會超越考綱脫離教材,說到底還是萬變不離其宗,重視教材課本和考試說明是十分有必要的,相比較盲目地遨遊題海這樣會更有針對性。要做好這一點就必須保證不脫離教材和考試說明,在此之餘進行適量的練習和鞏固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過度的訓練也不是很提倡,畢竟學生精力有限,需要考慮時間的允許與否和效果好壞。

  第四,所有學科的開設都是有其實用和發展用途的,注重實踐實驗,關注生物學科時事,提高動手及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目的是所在。在高中學習階段注重這方面能力及習慣的培養對我們將來的發展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在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要切實落實實驗的過程,引導學生實驗過程中的互動,即使師生之間的互動又要是課本和動手能力之間的互動,更是吸收知識和主動創新能力之間的互動,結合視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刺激來生動課堂,以奇特生物現象吸引學生探索並加深其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關注生物學科方面的新聞及發展對開拓我們的視野是十分有幫助的,時事的發展往往也會是生物高考中常常採用的背景,這對我們來說某些程度上來說有益於考生的考場發揮。並且生物相關課外知識的汲取結合課堂知識的研究極大地幫助了生物學習的靈活性的提升,這對學生素質教育和全方位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提高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

  設定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教學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被一種愉快和諧的特殊氣氛所陶冶、感染、激勵,從而激發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培養對生物知識真摯而深厚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適當設計一些情境,尤其是問題情境,能更好地觸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

  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取長補短,對少數學習成績優秀而又愛好生物的學生,可以組織生物課外活動小組。通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鞏固生物基礎知識、實驗操作技能,開闊眼界,增強學生對生物這門科學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是利用課餘時間對某一實驗的改進,用還可以讓初中生學習一些簡單操作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實踐活動,例如:學會如何嫁接,扦插,如何給果樹人工授粉當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某個問題時,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就更能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

  抓好中、差生,穩定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中、差生的基本特點,首先應從思想上關心他們。經常找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其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就應給他們以充分的照顧,啟發引導,為解決問題設定不同層次的臺階,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讓他們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再則,在課外滿腔熱情地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攻克生物學知識上的薄弱環節,使他們克服自卑感,對於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親其師、愛其業”,學習生物的興趣,不會隨時間的推移、難度的增加而淡化。

  加強實驗教學,培養興趣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加強生物科學的實驗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由於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興趣不易持久等特點,常使實驗課教學難以組織,不易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實驗教學,培養興趣。

  1、在每次實驗前先闡明實驗目的,讓同學們心中有數,目的明確。

  2、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讓每位同學都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而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或教

  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這樣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在實驗時的主觀能動性

  3、實驗儘可能採用活體解剖,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加強實驗效果。

  4、實驗小結時可指定一位學生上臺指示掛圖,帶領全班同學共同小結本節實驗課所觀察到的結構,並通過提出問題,進行課後總結提高,促使同學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加深印象,幫助理解記憶。

  5、對於實驗完成較好的同學,教師可當場給予表揚,增強同學們之間的競爭意識,促進同學們認真完成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