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司母戊鼎的故事

  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你知道嗎?下面是有司母戊鼎的故事,歡迎參閱。

  故事主角:司母戊鼎

  在原始社會,人們每天最犯愁的事兒就是,今天吃什麼?怎麼躲避野獸的攻擊?

  到了繁華富裕的商代,人們早已經不必再為吃穿犯愁了,而是冥思苦想著“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呢?”於是,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文化也就應運而生了。比如商代的青銅器製造技術,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比如甲骨文的出現……

  下面,就讓我們從商代一隻舉世聞名的大鼎——司母戊鼎的故事開始吧。

  故事:司母戊鼎和一位偉大母親的故事

  武丁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祖庚和祖甲先後繼位,父子三人開創了商朝一百多年的盛世,這時候商朝的國力非常強大,經濟、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祭祀和禮儀了。

  祖庚和祖甲的母親名叫婦井,她是一位農業科學家,擅長種植莊稼。婦井去世後,祖庚和祖甲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決定為媽媽鑄造一隻鼎。

  商朝的青銅冶煉技術非常高超,那時候的人們可以按比例把銅、錫、鉛幾種不同的金屬混合在一起,鑄造出鼎、爵、尊等等精美的器物。不過,祖庚和祖甲想要鑄造的這隻鼑,可不是一隻簡單的鼎,它可是一隻超級大鼎。

  這隻大鼎高1.3米,重八百多公斤,大約和15個成年人的體重差不多。鑄造這樣的大傢伙,需要先分別鑄造出零部件,然後再合成一個整體,製造工藝十分複雜,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這隻鼎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鼎身上有很多精美的紋飾。有魚紋、虎紋,還有饕餮紋。“饕餮”是古代的一種神獸,它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美食,把它鑄在鼎上,表達了古人希望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

  大鼎的內壁上刻了“司母戊”三個字,“戊”是婦井死後的封號,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祭祀母親戊”,大鼎也就叫“司母戊鼎”了。而婦井也因為這隻大鼎,在歷史上永遠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提示:司母戊鼎也叫“後母戊鼎”,因為商代的文字是不分左右的,所以,“司”和“後”是同一個字。按照學者們不同的解釋,“司母戊鼎”是“祭祀母親戊”的意思;“後母戊鼎”的“後”是“偉大”的意思,“後母戊鼎”就是獻給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