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相對於小學數學,初中數學學習內容有大幅度增加,課程難度也迅速提高,所以想要在初中學好數學需要找到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提到學習方法必將的一個,話雖老,雖舊,但仍然是不得不提。雖然大家都明白該這樣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課前預習的能有幾人,課前預習可以使我們提前瞭解將要學習的知識,不至於到課上手足無措,加深我們聽課時的理解,從而能夠很快的吸收新知識。

  二:課後複習:

  同預習一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的幾十分鐘不足以使我們學習和消化所學知識,需要我們在課下進行大量的練習與鞏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三:涉獵課外習題:

  想要在數學中有所建樹,取得好成績,光靠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多多涉獵一些課外習題,學習它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如果實在不能理解,可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

  四:記筆記:

  這裡主要指的是課堂筆記,因為每節課的時間有限,所以老師將的東西一般都是精華部分,因此很有必要把它們記錄下來,一來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嗎,二來可以方便我們以後複習檢視。如果對課堂講述的知識不理解的同學更應該做筆記,以便課下細細琢磨,直到理解為止。

  五:學會歸類總結:

  學習數學要記得東西很多,尤其是數學公式,而且知識還很散,通常解一道題需要各種公式的配合,如果單純的記憶每個公式,不但增加記憶量,而且容易忘,此時我們必須學會歸類總結,把經常搭配使用的公式等總結在一起記憶,這樣會大大的減少我們的記憶量,同時提高我們做題效率***因為公式都綁在一起了嗎***。

  六:建立糾錯本:

  我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可能會經常因為同樣一類題目而失分,自己也十分懊惱,其實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建立糾錯本,幫我們經常會出錯的題目都集中在一起***當然只要是做錯過得都可以記錄上***,然後空閒的時候看看,考試之前再看看,這樣考試的時候出現同類題目再出錯的機率就降低好多。

  七:寫考試總結:

  寫考試總結是一個好習慣,考試總結可以幫我們找出學習之中不足之處,以及我們知識的薄弱環節,從而及時的彌補不足,以及以後的學習方向,關於考試總結怎麼寫可以參考小編的“考試總結怎麼寫 ”這篇經驗。

  八:培養學習興趣:

  又是一個老話題了,今天小編好像講了很多“廢話”,雖然情況確實也是如此,但是小編仍然要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是廢話***,只有有了興趣,才會自主自發的進行學習,學習的效率才會提高。當然建立興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樣才能對數學產生興趣還需自己去發掘,如果實在不能產生興趣,只有掌握以上學習方法了。

  初中數學學習技巧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絡。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絡起來。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概念、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概念、公式爛熟於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概念是數學的基石,對於每個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在牢記其內容的基礎上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又是運用到何處的。將概念、公式與解題聯絡起來,以瞭解它們如何運用在題目中,從而將頭腦中學來的概念具體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活學活用。

  我們的建議是:更細心一點***觀察特例***,更深入一點***瞭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2.看例題,做習題,要學會總結題型和方法

  1***如何看例題、做習題?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多看例題,多做習題。我們看例題、做習題,目的是體會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的運用,是學習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每一道題,都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即解題的思想方法。每看或做一道題目,都應體會如何應用數學知識,應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維方法。時間長了頭腦中便形成了對每一類題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確的思維定勢,這時再解這一類的題目時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其它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葫蘆,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乾瞪眼,無從下手。原因就在於不明白數學知識是怎麼應用的,解題時是怎麼思考的。

  2***學會歸納和總結。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要想將題目越做越少,就要學會歸納和總結。

  對做過的習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做了哪些習題?用到什麼概念,定理或公式?用到什麼解題方法?屬於什麼型別?哪些是自己能熟練解決的,哪些還有困難?會做的以後少做或不做,有困難的不會的要多做,重點做。

  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型別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我們的建議是:看例題、做習題一是要體會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的運用,從而記憶和鞏固所學的定義、定理、法則、公式,二是要總結歸納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將題目越做越少。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對於每次做錯的題目,要分清楚是做錯的還是不會做,對做錯的,要分析原因,總結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錯在哪裡了?那麼正確的思路又是什麼?不會做的,要請教,然後把它記在本子上,並及時複習相關的內容。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一方面是可以查漏補缺,及時複習相關內容;另一方面,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覆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從而認清自己學習的狀況。

  我們的建議是: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才會有收穫。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不提倡不懂就問,一發現現問題不經思考就問,不是好習慣。經過自己反覆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決的問題,應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後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裡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物件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於大家相互學習。

  我們的建議是:“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5.注重實戰***考試***經驗的培養

  考試是一種能力,也可以通過平時訓練來獲得。把“做作業”當成考試,平時做作業時,要不看書,不請教,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解題要規範,有條理,演算要清楚,整齊,避免出現計算錯誤。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

  我們的建議是: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

  良好的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習慣的養成,都必須在平時每天的學習實踐中加以訓練和堅持。我們建議:家長應該變對考試成績的期待為對整個學習過程***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具體的指導、監督和管理,逐步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習能力,獲得優良的成績。

  初中數學學習建議

  一、課前認真預習,簡單梳理知識體系

  每節數學課前都要好好看一看接下來老師所要講授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帶著自己的問題走進課堂,以便在課堂中做到有的放矢,這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習新知識的必要前提,我在教學時對學生提出的預習要求是:動筆畫一畫,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

  1、畫一畫

  在閱讀新的教學內容時,要把自己認為重點的內容和自己沒有弄懂的地方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下來。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或不確定的知識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跟住老師的教學思路;自己沒有弄懂的內容是上課時重點突破的地方,或在課堂知識探究中小夥伴之間取長補短式的學習,或在老師重點指導時認真咀嚼。只有經常這樣做,才會對數學產生一種善思好問的好習慣。

  2、做一做

  每節數學課的後面的練習可以自己試著先做一做,最好是每節新授內容能看懂百分之七十,會做的練習題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便於每節新授內容學習後就很容易的按照課本的習題設定能做到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一步一步地把預習過的知識與自己的實踐進行比較。找到自己所欠缺的地方,以便在課堂探究中找到準確的答案。

  3、想一想

  對自己預習時的知識要學會歸納,對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初步的歸納、總結,通過例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好把書中的習題自己做一遍,激發自己強烈的求知慾望。對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做一下簡單的推理,在頭腦中建立對知識的初步整體認知。

  二、課堂中要注意集中,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每節數學課,老師大多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集中講解或採用分組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突破本節授課的重難點,這就要求學生在每一節課上帶著問題去聽課,帶著問題去思考,攻克本節教學任務的重點內容。學會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時還需做好筆記,並通過練習題加以鞏固。

  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做到:會聽、會記、會練

  1、會聽

  聽課要會聽,不是你集中經歷去聽就行,而是要結合自己預習時自己所突破不了的知識去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採用小組探究形式學習,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人云亦云,小夥伴之間要取長補短,把重點和難點知識把握好,做到當堂課的內容一定要當堂消化理解,不要欠債。

  2、會記

  數學課往往涉及到很多,這些都是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依據,要求學生對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進行熟記,並逐漸養成歸納、整理的好習慣,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知。

  上課做筆記不是簡單的記錄老師的板書,而是要把老師所講的知識點、解題技巧和容易犯的錯誤進行分類整理,還要做到經常回顧,加深理解和記憶。

  3、會練

  數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只把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進行熟記還不夠,有時無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減少運算中出現的錯誤。此環節要求學生做題要快,準確率要高,書寫乾淨利落。讓學生養成學習中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課後要認真複習,保證作業質量

  剛步入初中階段,學生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科目的學習,有時候會感覺到力不從心,不會合理分配時間,這就要求學生在當天課業結束後馬上進行知識的反饋,即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在這一環節需要學生做到:鞏固當天學習的知識,反思好老師的授課內容,整理好易錯的知識。

  1、鞏固

  完成作業前一定要再閱讀一遍教材,認真回顧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然後再去寫作業。作業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針對一道問題要學會多從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入手,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和啟發。

  在較短的時間裡進行知識的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的效果是最佳的,反之則效果不會明顯,要做到學而時習之。

  2、反思

  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知識的梳理,多樹立數學解題的思想,比如分類的思想,整體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式的思想等常用的解題思想。同時還要對重點習題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果把這些題目中所示的已知條件改變、新增一些條件,結論與條件互換,原來的結論還存在嗎?只有多多練習才會做到遊刃有餘。

  3、整理

  對於數學學習中,如試卷、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及時弄懂,分析好自己做錯題目的原因,最好在錯題本中及時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就鞏固一下。在學習中絕對不能讓同樣的錯誤出現第二次。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數學素養是當代社會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既要是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學習數學要做到有方法、有計劃與合理的安排,只有做到循序漸進,才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1.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大全

2.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六大要點

3.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4.最好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是什麼

5.初中數學學習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