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有哪些學習方法

  剛升初一的同學們,要根據初中課程特點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學生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學生的學習方法

  1、掌握初中學習五環節: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總結

  初中學習不同於小學,只靠上課認真聽講是遠遠不夠的。初中的學習要求學生要掌握以上五個環節,課前預習是為了上課聽講更有針對性,課後複習是為了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做作業是為了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總結則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把握。這樣環環相扣,才能真正的將所學的知識吃透,學懂。案例中的王某就沒有預習和複習的習慣,這就嚴重影響了其聽課的效率,所以即使他上課聽講很認真,成績仍然不易提高。當然,五個環節中最重要的還是聽課,認真的聽課配以其他四環節作輔助,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這五環節的精力分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的效率。

  2、建構知識體系

  每一個學科都要它的知識體系,我們在參考課本的知識體系同時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好的知識體系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絡,最後有助於我們將知識存入我們的長期記憶中。沒有建構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同學往往眉毛鬍子一把抓,時間也花了,苦功夫也下了,但學過之後卻一塌糊塗,而且知識越多頭腦就越混亂。還有些學生邊學邊忘,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學生也是因為沒有將知識編織成網路來理解和儲存。

  3、模仿和積累典型例題

  例題是對知識的涵蓋和延伸。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瞭解知識的具體應用。所以掌握了例題的思路和解法也就是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因此,初一學生在剛剛開始適應初中學習的過程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例題中給出的思考方法和規範的解題步驟能幫助我們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解題習慣。另外,在模仿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將其內化積累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只有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我們才能靈活的運用它。

  4、勤於向老師同學請教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再聰明的人也會有不懂的問題。初一學生也不例外,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題。這時,我們不能害怕丟面子,被嘲笑而不去請教老師的同學。這隻能使自己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自己會不堪重負。要勤學善問,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獨立思考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也要勤於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學習誤區,也會學到自己沒有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這些都有助於我們今後的學習和進步。

  初一學習方法不當的表現

  1、學習沒有自己的計劃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只有指定符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特點的計劃才能讓學習進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有些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整天忙於應付老師的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學習安排。對自己到底要學什麼,怎麼學,做什麼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只是一味被動的聽老師的指揮和安排。這樣的學習方法在課業繁重的初中顯然是不適合的。

  2、沒有形成知識結構

  初中的學科增多,學科之間的聯絡也變得緊密,學科內容也逐漸加深。這就要求學生在把握學科體系的前提下形成知識結構,對知識能融會貫通。而大多數初一學生還保留小學時的學習習慣,不善於思考和總結。這就導致了他們頭腦中的知識像一盤散沙,對於知識之間的聯絡他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也是很多學生單元測試成績很好,但綜合考試成績卻不是很理想的原因。

  3、習慣死記硬背

  初一的學生大多習慣小學時的學習方法,即對任何知識都很少去理解,而只是一味的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也叫機械性記憶,它是指不加思考和理解的重複性記憶,這是記憶的最低形式。這種形式的記憶不講究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或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學生往往會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這種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初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不能科學利用時間

  到了初一很多學生會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尤其是那些在班級中擔任班幹部的同學,他們往往不能合理分配學習和工作的時間。就像案例中的王某,擔任文體委員,平時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如果他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的時間,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影響。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到由於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習效率不高,導致成績仍然不見提高。還有的學生平時鬆鬆垮垮,不抓緊時間學習,臨到考試開夜車,手忙腳亂。這些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表現。

  小學時的課程內容都很簡單,學生僅通過課上認真聽講就能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初中則不同,初中不但課程內容加深,每節課的知識容量也比小學時增加很多。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預習和複習,帶著問題聽講,抓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大多數初一學生則沒有這種意識,課前不預習導致課上很多問題聽不懂,課上不會記筆記,聽完課就完事大吉。這樣只會導致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最終喪失學習興趣。

  初一學生學習習慣

  1.記憶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絡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絡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讀的習慣。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很大好處,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會終生受益。

  3.寫的習慣。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堅持住、寫下去,練得就是能力。

  4.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後進生毛病都出在計劃性不強,讓人推著走,而優秀的學生長處就在於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每一天、每一節自習課都要提前有目的、有計劃,計劃要包括時間、內容、方式、落實情況的檢查手段。

  5.適應老師的習慣。一個學生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教學方法各有特點。一方面老師會努力採取措施適應學生,但卻無法適應每一個學生;另一方面學生也要適應老師,長大了才能適應社會。更多家長學習內容請新增天利教育學校公眾號

  6.預習習慣。很多後進生明顯進步,祕訣就是形成了預習、自己鑽研的習慣。每天都要給自己留出預習的時間,讓自己學進去,感受學習的快樂、探索的快樂、增長能力的快樂。

  7.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用腦的習慣。課堂是我們活躍思維、積極同教師和同學進行交往的時刻,只是專心聽而不能積極地調動自己的思維並參與老師的提問、同學的討論等活動,並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8.及時總結複習、用好課本的習慣。“學而時習之”,我們要遵循學習規律,及時複習,當天任務當天清。要會根據自己實際,經常進行章節的總結,在總結時要把課本的整個體系通過目錄認真看,各部分不能割裂開。

  9.整理錯題集的習慣。每次考試之後,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同學都有,要學會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要及時撿回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進步。找到可以接受的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進行研究,為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多找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成功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10.做好小事的習慣。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尖子學生做尖子學生的事,後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快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做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來。

1.初中學霸的高效學習方法

2.初中學霸的學習方法

3.適合初一新生的學習方法

4.初一新生高效的學習方法指導

5.初一各科高效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