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學習方法是什麼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考研政治一門重要的科目之一,想要學好中國近代史綱要還得下一番功夫,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中國近代史綱要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國近代史綱要學習方法

  1、詳讀教材。

  自學考試最大的特點是統一性和規範性。其命題和判卷標準的擬定嚴格依據指定教材***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內容。考試題的應答應該是“再現教材”。基於此特點,要求同學必須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學大綱。

  2、以題為幹。

  自學考試是應考性極強的考試形式。教材編寫注意的是全面的分析介紹,設計內容廣泛。但如果不突出重點和難點,就會眉毛鬍子一把抓,大投入卻所得不多。

  因此,同學要注意在每一章節,甚至節下小目的學習中,抓出問題點,即以問題***比如,設定為簡答和論述題***作綱,做到提綱攜領,迴歸問題。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目中“西方列強殖民擴張”部分,教材敘述較多,比較繁密,同學自己不妨可變成“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特點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就會發現原始積累時期和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後的不同,就易於掌握了。

  3、邏輯記憶。

  本門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歷史課特點明顯,涉及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此較多的記背是必須的。但死記硬背不行,那就必須用邏輯記憶法,即尋找有關聯的東西聯絡起來記背。

  比如,中國近現代史上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會議教材寫了很多。那就找特點記,比如教材評價為轉折性的會議有哪些?共三次,“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

  又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後具體表現是不一樣的,同學們需要跨章進行聯絡記憶,這樣效果才好。

  4、多動手筆。

  俗語講“不動筆墨不成書”。勤動筆***廣義上也包括打字***,是協助理解和記憶的好方法。很多同學的經驗是平時對聽過或讀過的課程按問題做一些歸納,並寫在本子上。平日寫得多了,腦子中就有了較好的記憶和思緒,考試的時候,下筆就比較輕快和容易。

  中國近代史綱要學習建議

  一、巨集觀把握,理清思路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從內容上來說:主要講述中國近現代以來抵禦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這段歷史;從時間段上來說,主要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現在的這段歷史。“中國近現代史綱”,它包括兩大部分,即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其中,1840-1949年是中國近代史部分***1至7章***,主要講述列強侵華、中國人民反抗內外壓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近代史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部分,即舊民主主義革命***1至3章***和新民主主義革命***4至7章***。中國現代史部分***8至10章***主要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歷史,主要講述關於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歷史。

  二、重視基礎知識,做題落實鞏固

  史綱這門課所包括的基礎知識點很多,關於時間的、事件的等這種型別的知識點就非常零碎,但卻又是考試查考的要點,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這基礎知識的總結和記憶,按照大綱的要求,把所有要考的基礎知識點和重要的時間、事件熟記於心,要通過做題檢驗複習效果,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記憶,這部分應多些做選擇題目。而針對重大事件,特別是有紀念意義的重大事件,建議考生把關於這些事件的相關問題總結到一起,應對主觀題。

  三、時間、事件為軸,總結相通知識點

  史綱這部分所涉及的時間和事件比較多,可以按時間或事件之間的某種關聯串起來,放到一起記。比如,關於中國共產黨開的幾次比較重要的大會: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關於這些會議需要掌握它們開的時間、內容、主要貢獻、意義等,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點放在一起,有條理的整理。

  學習期間我會把主要資料總結,下發我的公眾號,如下圖所示:

  四、史實為基礎,史論相結合

  史綱這門課很容易與現實實際相結合來考察,尤其是形勢與政策和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同時,要把本門課與《毛中特》整合起來進行復習,前者是“史”,後者是“論”,前者的複習要在史與論的結合***主要是歷史意義,經驗教訓等***上下功夫,單純的“論”可以略看。

  五、突出重點,抓住字眼

  突出重點應對分析題,全面複習應對選擇題。複習中要特別注意包含“第一次”、“第一個”、“關鍵”、“首要”、“根本”以及“特點”等字眼的內容。

  中國近代史綱要學習技巧

  第一階段

  自學考試最大的特點是統一性和規範性。其命題和判卷標準的擬定嚴格依據指定教材***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內容。考試題的應答應該是“再現教材”。基於此特點,要求同學必須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學大綱。

  這個階段結束,書要看到多熟?要看到一個概念不需要知道是什麼,但一定要知道這個概念在書中的哪個章節,因為整本書是個體系,需要對總結構有印象。

  第二階段

  自學考試是應考性極強的考試形式。教材編寫注意的是全面的分析介紹,設計內容廣泛。但如果不突出重點和難點,就會眉毛鬍子一把抓,大投入卻所得不多。因此,同學要注意在每一章節,甚至節下小目的學習中,抓出問題點,即以問題***比如,設定為簡答和論述題***作綱,做到提綱攜領,迴歸問題。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目中“西方列強殖民擴張”部分,教材敘述較多,比較繁密,同學自己不妨可變成“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特點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就會發現原始積累時期和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後的不同,就易於掌握了。

  歷年真題尤為重要,同一個知識點往往頻繁出題,所以大家複習時千萬別忘了做真題。

  第三階段

  這段時間你已經用了20十天了。一般一次自考4個月一次,也就是120天左右.一門課基本結束了,你可以用同樣方法進行下一門學習了。***建議把簡單的先看,難得留到後面的順序,以加強對難的那門印象,如果如此下去一次過三門基本沒問題***

  第四階段

  如果是一門的話,提早兩星期,絕對不能是提前一星期,***如果兩門是三星期,依此類推***你的事情又要來了。把十套卷子找出來,找個乾淨點看上去會心情好點的軟面抄。把十套卷子的大題,對著課本的目錄***什麼是目錄知道吧***把後面大題按照目錄的順序抄到本子上。

  一般十套卷子大題有50到80到,每天抄20道,當然你這個時候還能那麼勤勞的話就一天抄光,當然這次抄的話你要學聰明點了,不用全部抄了,不重要的那些字就不要抄了,可能短儘量短,有時候那些比較繞口的專業術語你得儘量口語化,適應你自己的記憶。***特別是簡答題和論述題儘量適合自己語言記憶習慣,名詞解釋最好還是別亂改***

1.大一的中國近代史論文3000字

2.淺談孫中山的中國近代史論文

3.中國近代史有幾個階段

4.淺談中國近代史

5.中國近代史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