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高中語文方法是什麼

  高中語文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學,只要找到學習方法,相信你也可以輕鬆學習語文。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中語文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

  一、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不斷培養語感

  1.“聽”的能力的培養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聽”是生來就會的,只有外語才需進行聽力訓練,但是我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發現,通過“聽”的方法能夠有效的培養捕捉資訊、篩選資訊、儲存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有效的培養我們的的語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聽”是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比如: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聽同學發言等。我在“聽”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意思的領會,體會作者寫作的情感,並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

  我在課餘時間也會選擇一些適宜朗讀的抒情散文、哲理詩、小說等經典課文,多“聽”。一遍不行,可以兩遍、三遍。通過“聽”來彌補我閱讀的不足,使語言更加形象化,激發我的想象、聯想的能力。有時候我還會根據課文內容配之以相關的音樂,此外,我還充分利用在家洗漱、用餐或小憩的零星時間,堅持每天收聽電臺的簡明新聞或文學節目,並要求抓住中心,記住要點,邊聽邊想。為我的語文的“說”、“寫”積累素材,時刻關心時事、陶冶情操、並純正我的語言。

  2.“說”的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很注重培養自己“說”的能力,逐漸形成一個“我要說”的良好的說話習慣,比如:積極參加語文課前的即興“一分鐘演講”。

  由於說話環境寬鬆,有利於我不斷地克服怯場心理,培養上臺演講的膽識,不斷的鍛鍊我的口頭表達能力,並戰勝自我,培養自己在課堂演講的信心。此外,我還積極參加課程討論、辯論和平時的各種辯論會等,通過辯論激發我的積極思維,雖然剛剛開始面對眾人的時候,說話有一些語無倫次,但是隨著我發言的次數不斷的增多,我已經能夠做到問題越講越清,道理越辯越明,也能夠和同學老師侃侃而談,甚至與人爭得面紅耳赤,最後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漸入“自由王國”的絕妙佳境,並且我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也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嶄新高度。

  3.“讀寫”能力的培養

  朗誦課文、優美的詩詞、散文是我每天早晨必做的事情,在課餘的時間,我會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主要包括中外名著、發展史、雜誌、報紙等都是我閱讀的物件,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詞語等都會做讀書筆記,並及時記錄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感受,不斷的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要有針對地做題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錯題集。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各種考試,考卷發回來以後我會針對自己考練中出現的易混點、易錯點、創新點進行總結,及時建立錯題卡片。按照語文老師告訴我的:平時訓練“錯”得多,高考則會“對”得多,所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錯題集,用好錯題。

  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做習題。以前我喜歡採取題海戰術,但是最終的結果並不樂觀,說明語文學習並不是題目做得越多,成績就會越好,要提高高考語文成績,應該在應試技巧上下工夫,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解題方法。

  按照我自己的情況,在精選例題方面,我一般選擇的例題都是接近近三年全國高考的命題思路和特點,對例題進行解剖分析,各種型別試題解答的規範步驟都會弄清楚,瞭解正確的解題思路,掌握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熟悉規範答題的表達要求,主要是語言表達題和閱讀鑑賞題。同時我還找老師面對面的溝通,尋找失分的原因,分析提高的方法,這對我高中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注意規範答題。我平時比較注意總結自己考試中失分的情況,發現很多失分都是因為不規範造成的,比如:語句表達不規範,有語病、表意模糊;作答格式不規範,應該分點作答卻不分點,缺乏應有的作答層次;書寫不認真,出現不該有的筆誤等。當我發現自己存在這些問題後,開始對自己複習備考過程中進行審視,發現這些問題來源於我的不規範訓練,和我對語文的學習態度有關。

  所以,在語文複習中,要強化規範意識,審題時咬文嚼字;解答時要對題作答、分層分點分條作答,對簡答題要先打草稿;對各類知識與問題要有作系統分類歸納的意識與習慣;閱讀時要養成勾畫圈點,抓關鍵詞、分析句間關係的習慣,答完題要回頭仔細檢查,以免遺漏要點。

  三、作文寫作方面

  我以前寫語文作文,立意流於一般,論述泛泛而談,只強調要有“放下”或“不放下”的精神,“精神”的實質並沒有論述清楚,所以作文的得分都很低。後來,我主動找語文老師進行交流,發現語文作文要重視辯證思維,學會思辯,無論是從分析事物現象、探求問題本質,還從是豐富寫作內容,提高表達技巧上來看,都是我在寫作中必須要做到的。具體來說,就是要學會用“客觀全面的觀點”、“發展變化的觀點”、“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點”等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學好高中語文的習慣

  多讀:閱讀課文是複習的第一步。通過閱讀,把握全文大意,瞭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型別的課文需要不同的閱讀方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專案之一。

  多劃:即在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複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範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複句還需標明關係,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多查: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儘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詢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多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複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相關知識聯絡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多寫: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覆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多練: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觸類旁通,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後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多想:複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絡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裡。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詢及時鞏固。想的時空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識地培養。精英特相信只要有決心,良好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並且這種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終生享用不盡。

  高中語文學習注意事項

  1、鑽透課本。

  語文複習倘若漫無邊際,走馬觀花,那將事倍功半,徒勞無益。複習前要領會考綱精神,明確考試範圍,對複習的主流及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各種型別的考試命題來看,包括諸多基礎知識、課內閱讀題、古詩文言知識,它們都來自於課本中,雖然重點考查了課外閱讀,也是課內知識的遷移與延伸,也是在課內學習基礎上進行的擴充套件,只有鑽透課本,對課本中各類知識理解並會運用,臨場時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讀”“思”“問”相結合。

  學語文“讀”是根本,複習語文“讀”還是根本。當然不是盲目的讀,而是有選擇不可少的環節。因為通過精練,不僅可以鞏固舊知識,又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解題經驗。高度肯定和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中外學者所共識。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學生“每事問”,他高度評價問題的價值及意義,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是對問題意識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得更生動形象,他在一首詩裡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國外也有很多學者極力推崇問題及問題意識。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誕生。愛因斯坦也強調:“發現問題和系統闡述問題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為重要。”

  3、注重作文複習。

  作文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的高與低,而它又不是靠一日之功就能提高的。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物,接觸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複習中可進行梳理,把有價值的材料製成“半成品”,供你臨場時依照題目的要求選用;還可選擇各種文體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來讀一讀,仔細分析它們的擬題、立意、選材、謀篇等優點,以便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提高臨場作文的能力。

1.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方式有哪些

2.高一新生想學好語文有哪些方法

3.高中語文怎麼學習

4.高中學好語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5.高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