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學習生物初學生課下學生物方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我們初中生應該怎麼學好生物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初中生學習生物方法。

  初中生學習生物的方法

  一、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排程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經常向一個學習很好的同學學習,你最大的發現莫過於:對任何一個科目都充滿了興趣。這種興趣,使人比別人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使他不會放過每一個從他身邊劃過的知識。這也使他有了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艮勁,所以她能過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養得十分強大。這足以體現興趣的力量之大了。

  而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裡介紹兩種方法:

  方法一:

  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采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除了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方法二:

  興趣需要別人的讚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有一位同學,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他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他每天回家先寫最難辦的政治作業,並且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按照這兩個辦法,十天之內他的成績就大有長進。

  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

  二、 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係。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幹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

  思考和實幹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

  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覆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係,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自信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部分之一。

  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人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心理上的調整是要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與否***的。在學習中,心裡安靜,就能夠踏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的前進;同樣的,心裡信任自己,總並不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能夠不胡亂猜忌自己已經做出來的答案。這點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試的時候,你會省下時間去檢查那些自己確信正確的題目,一是考試以後你心裡會變的有根。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紮實的基礎。

  做理科題應該能夠做到:做完之後自己就知道正確與否。其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對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將你已有的能力極大的發揮出來。在你學習的過程中處處有所體現,所以它的作用的確是很大的可以說: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自信的更加成熟。

  提高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一、明確實驗內容,引導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知覺的無意識性和情緒化比較明顯。實驗前,教師的作用要“導”,不能讓學生的實驗探索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要讓學生弄清實驗的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和每個實驗的全過程,對實驗和學習興趣進行引導,讓學生心中有數,進入實驗室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同時,對於難度較大的實驗,教師要事先進行實驗難點和要點的講解,以使學生掌握要領,使實驗達到預期目的。如製作臨時裝片,練習使用顯微鏡,對初中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教師可事先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培養好骨幹,再由這些骨幹學生去輔導帶動其他同學做好實驗,在練習使用顯微鏡時,就要特別強調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如順時針調節粗準焦螺旋時,使鏡筒緩慢下降,這時眼睛要看物鏡和玻片之間,要特別注意物鏡下降的位置,當物鏡靠近玻片時停止。

  二、精心準備實驗,完善實驗程式

  有些生理性實驗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結果。因此課前的準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生物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切實可行的生物實驗教學計劃。將每個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負責老師等專案一一列入表內,季節性強的實驗要計劃好時間差。必要時對實驗內容進行推遲或提前。2. 適時科學地準備好實驗材料。解決生物實驗材料的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採取替代材料,如做“觀察花的結構”實驗時,正值冬季,桃花無處可尋,教師可在春天製成桃花浸製標本和乾花臘葉標本,上課時再用其他鮮花替代桃花,並且與桃花浸製標本和臘葉標本一起對照觀察,同樣可以達到實驗效果。

  三、精心設計好實驗教學程式

  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程式時,應認真構思好學生觀察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現象、失敗的原因要儘可能考慮細緻,儘可能多地啟發學生在實驗前設定幾個“為什麼”,以激發學生思維。比如,在觀察草履蟲內部結構的實驗時,設計瞭如下的思考題:***1***纖毛:主要觀察纖毛是否等長?纖毛如何擺動?纖毛有什麼功能?

  初學生課下學好生物方法

  一、要注重觀察和實驗

  生物學屬於實驗科學。如果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如果不重視日常的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做每個實驗之前,學生要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在做每個實驗時,也要仔細觀察、如實記錄,認真分析,得出結論。

  二、要注重理論聯絡實際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絡非常緊密的科學。日常生活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跟實際生活相聯絡。例如,我們在學習食物鏈時,首先要搞清楚“食物鏈”的定義,瞭解誰是被食者?誰是捕食者?他們之間是怎麼樣構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然後再聯絡生活中的實際,列舉出2-3個簡單的食物鏈。如果忘記了,便需及時地回看課本進行回憶,這樣又鞏固了知識。學習生物科學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義是事情。

  三、課後要及時複習

  課後的複習是進一步消化理解、鞏固記憶的過程,是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有的學生平時不注意複習,考前突擊覺得自己都會了,但一考試就答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這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當然考不好。如何複習才能做到更好地減少遺忘?

  課後的複習要及時。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過的知識在短時間內遺忘得最快,而後遺忘速度減慢,因此學完新課後,必須及時複習,以減少遺忘。

  注意複習的步驟。先進行嘗試性的回憶,在課後複習時,按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的內容回憶一遍,一邊回憶,一邊記錄要點。然後閱讀材料,看一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回憶不出來,這些內容要重點看。邊看、邊想、邊寫,將概念、原理大體勾畫出來。最後是獨立完成作業。

  四、課外提高自學能力

  課外的學習應當是靈活自由、方法多樣的,其目的在於深刻理解教材,擴大知識面,培養興趣和愛好,提高自學能力。需要提醒的是選擇的書籍要適合自己,還要正確處理課內課外的關係,安排好時間。另外,課外的學習也要記筆記或做學習卡片,記卡片要分門別類,便於瀏覽和記憶。

初學生課下學生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