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首富王健林閱讀答案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內地的首富是王健林,王健林的”多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多面首富王健林》閱讀材料

  ①109座萬達廣場、71家萬達酒店、99家萬達百貨、150家萬達影院,還有青島國際電影節、漢秀……當人們的生活中出現越來越多的“萬達製造”時,這個龐大商業帝國統治者的財富也隨之呈現幾何增長。他賺錢的速度被形容為“每10分鐘可以買一輛賓士車,每小時可以買一棟400萬元的房子,每天近億元入袋”。2015年3月2日,美國《福布斯》雜誌釋出2015全球富豪榜,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資產排名全球第二十九名,並以15億美元的優勢反超馬雲,重新成為中國內地首富。

  ②在萬達集團的建立及擴張之路上,王健林突破成規的舉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連市西崗區北京街舊城改造專案啟動,勇氣與創新讓王健林有了近千萬元收益,萬達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家搞舊城改造的公司。

  ③1992年,萬達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集團公司。年銷售額達20億,佔大連房地產市場份額的1/4,在當時很了不起,但連續兩三年上不去,促使王健林要到外面去,他一指數千裡,到廣東成立公司,專案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萬達走出去的勇氣。繼舊城改造之後,萬達找到了第二個創新發展模式:跨區域。

  ④2000年,萬達躋身全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總資產近百億元。但當時民營企業的職工無法享受社會保障,一名創業元老病重,王健林花100萬元醫藥費,只為他延續了一年多生命。一個人就花這麼多,以後怎麼辦?他當即提出,萬達集團要追求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要做大型的商業物業,招世界500強和一流的國內企業做租戶,但沒有考慮到要幫助業主招商引資,2003年正式營業時,上百個商鋪有一半是空的,租到商鋪的商家生意也不好,業主、商家與萬達產生糾紛,甚至鬧到法院。

  ⑤面對轉型難題,萬達許多高管動搖了,可王健林很堅持:“過去沒幹好肯定是他們沒有總結經驗,沒有找到規律。我相信商業地產的路子沒錯,萬達就是要做先鋒。”一位美國資深媒體人福斯特說:“我見過許多中國商人,王健林思維非常清晰,他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什麼階段應該做什麼。”他不斷跨行業發展,不斷開拓陌生領域----2006年,涉足電影院線,當年實現盈利,不到10年,就擁有了百餘家影院,千餘塊銀幕;2010年,與美國弗蘭克公司合作成立演藝公司,打造頂級的中國文化秀,4年後,漢秀劇場在武漢中心文化區全球首演;2013年,砸下500億在青島建立“東方影都”,計劃自2016年起,每年在青島舉辦國際電影節,用3至5年將其“打造成世界排名前列的國際電影節,改變中國沒有電影文化世界品牌的局面”……

  ⑥大手筆收購,是王健林藉資本之力實現萬達版圖擴張的又一嘗試。國際上,2012年,萬達以31億美元資金收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一舉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在國內,2014年,收購了12家旅行社,總規模達75億……

  ⑦王健林曾用6個字概括萬達的企業文化:軍隊、學校、企業——萬達首先是一支部隊,然後才是一家公司。離開部隊近30年,王健林仍保留著軍人的作息習慣。一位萬達內部人士稱:“他很守時,也不喜歡別人遲到。”按公司規定,一旦遲到次數超過5次就要辭退。王健林對自己的另一個要求是,每天上班必須佩帶胸牌,雖然整個萬達沒有人不認識他。他說:“這是制度。在公司裡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這是軍隊的傳統。”曾經,一名集團中層“放鬆警惕”,領帶沒繫緊,卻偏偏在電梯裡碰上了王健林。還沒等他開口,這位中層已經語無倫次地解釋起來:“我脖子太胖,領帶都系不上了……”王健林在公司不怒而威的形象,可見一斑。

  ⑧王健林的管理是軍隊化的,完不成任務就必須按集團的制度拿下,沒有商量的餘地。但具體到員工待遇上,王健林又崇尚家庭式的關懷,萬達食堂的蔬菜來自集團的有機農場,在PM2.5爆表的時候,萬達員工在辦公區仍然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這些讓他們引以為傲。

  ⑨王健林愛讀書,常自己寫演講稿,從不用祕書代筆,“槍手寫不了我的思想和感受”。他還會在每年的工作報告中,給員工們推薦一本書,從《情商》到《論語》,他希望員工通過讀書做到自知,學會與人相處,控制自己的情緒。萬達還投資7億元在河北廊坊設立了佔地面積200畝的萬達學院,可同時容納3000名學員學習培訓。對於萬達的文化氛圍,王健林有自己的理解:“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是文化經營。”

  ⑩在許多人眼中,王健林不苟言笑,很少有人能想到,他也有文藝範兒。他愛唱歌,歌藝曾讓美國《財富》雜誌記者惠特福德大吃一驚:“沒想到這位***近***60歲的房地產大亨還是一流的男高音,他演唱了極耗體力的壓軸曲目:藏族和蒙古族民歌。”他還愛好收藏,曾花800多萬買下傅抱石的一幅畫,也曾開玩笑說,“下海”很大動因是為了有錢搞收藏。

  ⑾每個人都有很多張面孔,社會的發展需要馬雲那樣的面孔,新奇、前衛、時尚,也需要王健林這樣的面孔,嚴格、專注、傳統。

  ——節選自《環球人物》2015年3月15日

  相關連結

  ①王健林1954年出生, 16歲參軍, 1978年,被推薦到大連陸軍學院學習。老師對王健林最初的印象是:認真、踏實、主動,永遠都拿個小本記筆記,有不明白的地方隨時會站起來提問。一年後,脫穎而出,留校工作。1986年,調任陸軍學院管理處副處長。部隊幹部待遇優厚,他卻脫下軍裝,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兩年後接盤區政府下屬的西崗區房屋開發公司。這,就是萬達的前身。

  ②大報恩寺是南京最負盛名的佛教寺廟之一,也是南京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文化遺蹟,毀於太平天國時期。從2001年開始,南京推出了重建大報恩寺的招商專案,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2010年11月,王健林以個人名義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10億元,把困擾南京近10年的重建大報恩寺難題解決了。此舉為萬達在政府和市民心中贏得了相當強烈的好感。

  ③1988年1月3日,王思聰出生在大連。在新加坡讀小學,在英國完成中學和大學教育。因為在國外,也因為有父親做對比,所以從小就很獨立。在央視《你從哪裡來》節目中,王健林評價獨子王思聰:“他不會看眼色說話,在海外長大,怎麼想就怎麼說。” 萬達和王思聰像王健林的兩個“兒子”。他對待他們,一個嚴格,一個寬容;一個付出了絕大部分時間與精力,一個卻未能陪伴左右,錯過了他成長的大部分時光。王思聰管理的基金公司普思資本,僅投資樂逗遊戲就實現了500萬美元的收益,他是既懂網際網路又懂資本運作的跨界型人才。說到兒子的成績,王健林像普通父親一樣流露出滿足與欣賞的神情。

  《多面首富王健林》閱讀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王健林16歲參軍,24歲到大連陸軍學院學習,學習階段態度認真主動,從而展現出獨特的領導才能,讓他脫穎而出,留校工作。

  B.嚴苛的企業管理制度讓王健林的個人意志能傳遞到每一位員工,這保證了萬達強大的執行力,但也顯出了王健林的不近人情。

  C.舊城改造、跨區域發展、企業模式轉型、大手筆收購,一系列突破成規的創新之舉,在萬達的建立及擴張之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D.文中引用福斯特的評價表現出王健林頭腦的睿智,眼光的敏銳,在萬達版圖擴張上的高瞻遠矚,遠見卓識。

  E.王健林對待萬達和王思聰,就像對待兩個兒子:一個嚴格,一個寬容,一個付出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一個卻未能陪伴左右,錯過了他成長的關鍵時期。

  ***2***王健林能夠成為中國首富,將萬達做大做強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字簡要概括。***6分***

  ***3***文章以"多面首富王健林"為標題,王健林的”多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

  ***4***文中王健林說“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是文化經營”,結合文字和現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分***

  《多面首富王健林》閱讀答案

  1.答案:C***3分***D***2分***E***1分***解析:A強加因果 B對傳主評價錯誤 E概念偷換

  2.①認真踏實、主動質疑的態度 ②突破常規、創新思變的意識

  ③不畏艱險、堅韌執著的精神 ④規範管理、嚴格自律的作風

  3.①作為企業家,嚴格的管理制度與家庭式的人文關懷兼具。

  ②作為首富***慈善家***,他懂得將財富回饋社會,解決重建大報恩寺難題。

  ③作為文藝青年,他愛好唱歌、收藏,體現了生 活情趣。

  ④作為父親,他對兒子欣賞、慈愛、包容。

  4.

  解題:無論個人還是企業,財富和商業利益都非終極目標,應將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作為最高層次的追求。

  ①王健林認為,萬達首先是一支軍隊,然後才是一家公司,軍事化的管理,打造了萬達軍營式的企業文化。

  ②王健林向員工推薦書籍,希望員工通過讀書做到自知,學會與人相處,提高自控能力,營造了萬達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

  ③在員工待遇上,王健林崇尚家庭式的人文關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④萬達捐款為社會解決難題,體現了企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追求精神價值。

  ***文字分析,兩點即可,一點2分:聯絡現實,舉出例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