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喬伊斯的生平簡介

  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作家,詩人,,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詹姆斯·喬伊斯所開創的“意識流”寫法,影響了世界現代文學的發展潮流。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詹姆斯·喬伊斯出生於1882年2月2日,逝於1941年1月13日,出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父親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而母親則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是這個家庭的長子,身後還有一群弟弟妹妹,因為長期殖民統治的原因,當時愛爾蘭島內物質貧乏,但是詹姆斯·喬伊斯年少聰穎,父親對這個長子充滿厚望,經省節省開支給長子買書閱讀。詹姆斯·喬伊斯從小就到天主教會學校接受教育,還進入了都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和語言,也是在進入大學的次年1899年時,詹姆斯·喬伊斯正式走上了文學的道路,他在英國文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易卜生戲劇的評論,得到了易卜生的讚許。

  1904年開始,詹姆斯·喬伊斯開始創作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在愛爾蘭文壇暫露頭角,也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寫作風格,“意識流”技巧已經運用到了這部小說集裡。詹姆斯·喬伊斯生平,以1922年創作的《尤利西斯》為最頂峰,這部小說後來影響了眾多現代作家。1940年後,詹姆斯·喬伊斯搬到了蘇黎世,晚年遭受病痛的折磨,於1941年因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而亡。

  詹姆斯·喬伊斯的影響

  詹姆斯·喬伊斯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意義深遠,詹姆斯·喬伊斯獨創的“意識流”手法,影響了後世諸如托馬斯·品欽、塞繆爾·貝克特、威廉·博羅斯在內的眾多年輕作家,他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文學範疇,在史詩鉅作中《芬尼根的守靈夜》中,詹姆斯·喬伊斯甚至自創了“夸克”一詞,後來被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吸納用來命名一種新發現的粒子。

  詹姆斯·喬伊斯對後世的影響,在他的祖國愛爾蘭表現的更為直接,因為詹姆斯·喬伊斯對愛爾蘭民族命運的由衷關懷,讓愛爾蘭人民很尊重這位大文學家,現在的6月16日,就是在《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佈魯姆發生日常活動的當天日期,被愛爾蘭政府定為“布魯姆日”,是僅次於國慶日的節日。詹姆斯·喬伊斯最後一部史詩鉅作《芬尼根守靈夜》,耗費10年時間寫就,至今在文學界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為《芬尼根守靈夜》艱深難懂,裡面有三十多種語言,還有詹姆斯·喬伊斯自創的語言,所以這部小說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至今爭議不斷。

  詹姆斯·喬伊斯作品

  詹姆斯·喬伊斯作品數量不多,但是個個堪稱名著大作,其中以《尤利西斯》最具代表性,《尤利西斯》借鑑古希臘史詩《奧德修紀》的框架,細入刻畫的描寫了主人公佈魯姆在一天中18個小時的生活日常,他的心理活動篇幅巨大,多是意識境界的描述,反映了人物內心的苦悶與寂寞,《尤利西斯》全篇共有百萬字之巨,描寫了卻只有三個人在一天中的日常生活及心理活動,可見這其中對心理世界的展開是多麼巨集大。

  詹姆斯·喬伊斯作品,不得不說最後一部史詩鉅作,至今文學界對其爭議不斷,就是193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芬尼根守靈夜》,這部小說以其艱難晦澀,語義繁複著稱,相比一般人都難看懂的《尤利西斯》過之而不及,但不可否認,《芬尼根守靈夜》的獨創性和先瞻性。通過描述一個酒館五口之家的日常,通過意識流的手法,穿插了愛爾蘭歷史命運,世界人類的命運及最終歸宿問題,裡面有很多作家自己創造的語言和語義,小說結構也被打散,這些都增加了《芬尼根守靈夜》的艱難晦澀,但是即使如此,依然擋不住文學愛好者對《芬尼根守靈夜》的探究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