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文化介紹

  圖騰崇拜的現象曾在我國古代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著,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可找到它的蹤影。圖騰信仰認為人與某種動植物或非生物有一種特殊的關係,每個氏族都起源於某種圖騰,這種圖騰是該氏族的源頭、保護神,也是這個氏族的徽號和象徵,並且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關於

  圖騰崇拜是與母系氏族同時產生並盛行於母系氏族階段,而早期母權制的經濟特徵是靠狩獵和採集為生,人類最頻繁,最主要的活動是同自然物,植物或動物打交道,因此圖騰崇拜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然環境,這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說,圖騰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圖騰崇拜存在與人類早期,並且演變出一些形式,是有一系列主客觀原因值得探索的。

  上古時期隨著自然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擴大了對自然界的影響,是人類逐步認識了自己與自然界的區別於聯絡。然而,還有很多東西不被人類認識和理解,人類處於強烈的瞭解自身與外界,但在自然介面前又軟弱無力的尷尬狀態之中。人類瞭解自然界的困難,以及與此有聯絡的關於對自然和人類本身的錯誤或扭曲理解,最終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解釋,他們賦予未知的自然力以超自然的性質,懷有一種恐懼和敬畏之情,崇拜自然力和未知的強大的力量的情愫在他們的意識中逐漸形成了。他們不能把自己與自然界分離開來,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界之中的動植物,但在採集與狩獵的時候又必須抗拒自然現象和自然力,如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會給他們帶去災難,阻礙他們獲得食物。他們存在於自然界中,從何而來本身就是一個謎,因此又不能把這些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事物與自己對立起來。於是他們在這種矛盾中尋求一種解釋,讓自己擺脫這種矛盾,讓存在的東西合理化,這也是對他們自己存在的合理化解釋,於是一切自然力與未知力量都被賦予精神上的敬畏,崇拜自然力的過程形成了。

  那麼這些上古人們是怎樣把動植物與人類本身結合,最終把這種崇拜用一種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呢?在人們採集狩獵的過程中,逐漸對自然界有了一定的瞭解,並獲得了一部分經驗的情況下,他們知道了一些動植物的習性,他們甚至學習動物的各種動作和神態,學習植物的生長狀態,並且觀察天氣的變化。這種學習不斷持續,戰勝了某些過去不能解決的困難,在採集狩獵中取得優勢,這些人成為大家敬仰的人,他們從動植物身上學習來的某些動作和行為被大家記下來。那麼這些早期學習了一些本領的人被成為“祖先”,把知識傳遞下去,在傳遞中某種儀式便出現了。他們認為這些祖先學習的是一種高超的本領,教會他們戰勝一些困難,獲取食物。他們還堅信,祖先留下的東西能賦予他們更強大的力量,或許還會化作某種動植物保佑他們。為了使自己的祖先具有超自然的特性,人們把祖先描繪成具有化身成動植物,釋放雷電,呼風喚雨的能力的神。可想而知,他們採用自然界的動植物在加上自己的改造,圖騰就出現了。圖騰是他們祖先的象徵,也是力量的象徵。因此,圖騰的祖先最初與動植物無關,只是人們希望這些祖先能夠幫助他們對抗自然力,他們把祖先和動植物與自然界的力量結合起來,於是圖騰崇拜便出現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祖先的力量卻逐漸加強了,神話色彩越來越濃厚。神話的主要內容是人和圖騰的起源故事,這種故事往往讓人們對祖先的敬仰之情加深,使圖騰崇拜得到更多的信徒。圖騰的起源有表現在對“祖先”的生活和奇異經歷的描述。如據彝族的民間史詩《梅葛》記載,天神在創世之初,派了他的五個兒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後,便用雷電來試天,結果天裂開了,用什麼補天呢?天神們認為世界上的東西虎最威猛,於是天神又派五個兒子去將虎制服了,然後他們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撐天柱,這樣天就穩定下來了。他們又用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陽,右眼做月亮,虎鬚做陽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雲彩,虎氣做霧氣,虎心做天心地膽,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腸做成江,小腸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樹林,軟毛做青草,細毛做秩苗??於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間萬物。到了氏族公社時代,這種“生殖力”與自然信仰相結合,在原始先民的頭腦中被具體化為了某種動物、植物或其它自然之神。很明顯的,當在他們有意識開始找尋自己來源之際,很容易認為這個自然之神就是他們氏族或部落的“始祖神”,同時也就是他們的“保護神”,這即是所謂的圖騰信仰。在中國現存的先秦典籍中不乏其例證。《山海經》通篇都是古國***原始氏族或部落***圖騰神的記載;《詩經.商頌.玄鳥》等篇亦是證據。在考古資料方面,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尚未發現確鑿的圖騰信仰遺蹟。但在圖騰文化開始衰落的時期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存中還發現不少,如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魚蛙紋等。再比如中國“龍”的來歷,它的頭像蛇,角似鹿,耳似牛,腹似蜃,鮮似魚,爪似鷹,掌似虎,是各種動物綜合起來的圖騰現象。這裡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斷的美化自己的圖騰,加強圖騰的作用,神話色彩使故事具有傳奇性,對圖騰的不斷美化使圖騰更具力量與吸引力。在深化中祖先具有了英雄色彩,圖騰也被賦予更將大的力量,圖騰和祖先往往合二為一。這些祖先被描繪成半人半獸或半人半植物等等形象,目地也是突出力量的強大,加深崇拜也給人們自己更大的勇氣。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多和分裂,人們把自然界分成獨立的區域,形成了部族。在這些部族的內部,圖騰名稱是不能重複的,每一個部族有一個或幾個圖騰,但大多數情況下一種圖騰作為這個部族的崇拜物件,這些圖騰都以動物、植物、自然物或自然現象命名。原始社會之間也有相互鬥爭,只有依靠緊密的集體才能面對這些爭鬥,也靠這些力量與猛獸和自然界相抗爭。部落以自己的首領而緊密聯絡起來,圖騰是這個部落的象徵,也用來區別於其他部落。形成了部落圖騰以後,圖騰崇拜又通過圖騰儀式表現出來,在儀式中要講述圖騰的來歷與神奇,當然也包括關於祖先和圖騰的神話故事,通過這種儀式讓人們相信圖騰的力量。通過這種儀式,圖騰在部族中一代代延續下來,並加深圖騰崇拜這種觀念。由此,圖騰化為一種信仰留存下來,對圖騰的信仰又是隨著圖騰血緣關係而傳遞著。因此圖騰崇拜具有給人以直觀性和抽象性,直觀性就表現在他們選取的動植物上,抽象性就在精神方面了。但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圖騰崇拜從最開始的目地一樣,曾慶自己的力量,在部族形成以後,圖騰崇拜有增強了部族的力量,成為增強部族的一股凝聚力。最初,這種崇拜可以減輕面對困難的心理壓力,經過儀式化,逐步深入到生活中,成為共同的信念,加強了集體意識和團結的觀念,在客觀上也增強了不足力量與對抗自然界的能力。

  有人認為圖騰崇拜起源與宗教形式,但我們說圖騰崇拜最早的意義是戰勝自然力,是在生活中逐漸有的意識,是在人類剛剛認識自然的時候就逐漸形成,然而宗教的形成也是在認識自然的時候逐漸形成的。這樣就很難讓人認識到到底是圖騰崇拜產生量宗教,還是宗教裡誕生了圖騰崇拜。圖騰崇拜和宗教儀式在某種儀式上確實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圖騰崇拜也成被劃入宗教信仰的範疇。英國學者羅伯遜曾指出:“古代的宗教實是由巫術、圖騰制度、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合理化的但又互相矛盾的神話所構成的一種不調和的混合物。”在這裡圖騰就被劃入宗教範疇,但是這也是在氏族形成之後,宗教獲得很大的發展的時候有的種現象。所以說圖騰崇拜成為原是宗教的一種形式,與或許是原始宗教的組成部分。但圖騰作為人類精神上的支撐一直是不曾改變的。 圖騰崇拜雖說是原始人類面對自然請打力量的一種自我解釋方法,但說明了古人以另一種積極的心態不斷的與困難抗爭的精神,也體現了他們的智慧,不斷認識自然,成為人類探索世界的重要程序。

  上古時期的十大神器

  東皇鍾

  東皇鍾是十神器中力量最大的,之前在《天之痕》中提到過,根據官方說法,東皇鍾和昊天塔都下落不明。一般傳聞它是天界之門,但據天山石窟中的諸神時代殘留的古老文明記載東皇鍾乃十大神器之首,足以毀天滅地,吞噬諸天。傳說因神魔之戰的時候受到重創,隱匿於人間界。

  軒轅劍

  黃金色的千年古劍,傳說是天界諸神賜於軒轅黃帝擊敗蚩尤的曠世神劍;其內蘊藏著無窮的力量,為斬妖除魔的神劍。是十大神器裡最強的力量。傳說中,軒轅劍是一把聖道之劍。軒轅劍是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盤古斧

  傳說天地混沌之初,盤古由睡夢醒來,見天地晦暗,於是伸手一揮拿出一把巨大的斧子劈開天地,自此才有我們的世界。此斧擁有分天地、穿梭太虛之力,威力不下軒轅劍。傳言掌控盤古斧者,可掌控力量法則。

  煉妖壺

  古稱九黎壺,乃上古異寶之一。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據說能造就一切萬物,也有驚人的毀壞力量。內部有著奇異的空間,空間之大好似能將天地收納於壺內。

  昊天塔***或太一輪***

  原為天界重寶,擁有無比強大之力,據說能降服一切妖魔邪道,必要時連神仙也可降服;但後因不明原因而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它的下落。傳說昊天塔中蘊含“混沌之力”,凡煉化者,可以成為混沌之主。

  伏羲琴

  伏羲琴是伏羲神以玉石加天蠶絲所製出的樂器,形似古箏,呈淡粉色,泛著柔和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寧靜祥和,甚至能夠淨化已被魔界氣息沾染的心靈,是十大上古神器之一,據說擁有能支配萬物心靈之神祕力量。戰勝蚩尤後,上古神器落入人間,其中伏羲琴被敦煌千佛所保管。

  神農鼎

  古稱造世鼎,上古時代神農氏為蒼生遍嘗百草,也為後世奠定了醫學基礎。神農昔日煉製百草之古鼎,正因積聚千年來無數靈藥之氣,據說能煉製出天界諸神都無法輕易煉製的曠世神藥,並隱藏其他神祕力量。

  崆峒印

  此印早在上古時期便已存在,其上刻塑有五方天帝形貌,分別為太昊、炎帝、少昊、顓頊掌東、南、西、北,以及中央的黃帝,並有金玉龍盤繞其上。傳說它能讓人不老不死,自古許多方士紛紛出海找尋此印,但最後都只是踏上不歸之路。

  崑崙鏡

  仙人故鄉崑崙山中的崑崙天宮中,傳說有一面神鏡,是擁有自由穿梭時空之力。但在一次仙人的盛會中,神鏡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女媧石

  人類之母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並幫人族收服許多妖魔,自古為神州人民敬仰。相傳女媧曾經為了救自己病故的愛女,將自己萬年修為貫注於一顆當年補天所剩的五彩玉石上,自此該靈石就具有特別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