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雙墩漢墓遺址在哪裡

  六安雙墩漢墓遺址墓葬封土巨大,這座古墓坐西朝東,墓室長方,呈中字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六安雙墩漢墓遺址,希望大家喜歡!

  漢墓遺址位置

  雙墩漢墓位於安徽六安市三十鋪鎮雙墩村境內,為並列兩座大墓,此外還有三座陪葬墓。在陪葬墓現場遺留中發現了盜掘器皿和工具,經過盜墓工具的分析證明車馬坑曾在唐代被盜。這是安徽境內第一次發現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發現的古墓中全國儲存最完整的一個。該墓葬封土巨大,這座古墓坐西朝東,墓室長方,呈中字形,全長達45米,其中墓坑長17米、寬12米,墓口距墓底深10米,墓室內為“黃腸題湊”木結構,儲存較好。這種結構是西漢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這類墓葬僅在北京、河北石家莊、江蘇揚州、湖南長沙等地有發現,均為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我省屬首次發現。考古人員在主墓室外圍發現了一週用方木構成的儲藏室,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區,用以放置不同的陪葬品,內有約20件大型銅壺,這些銅壺採用了錯金銀等技術,並在其上刻有“共府第六”、“共府第十”等文字。同時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了木俑、木車、木馬以及模印有“六安飤丞”字樣的封泥等文物。按照西漢時期“士死如士生”的說法,墓室中所存放陪葬品的種類、位置以及數量對研究墓主人身份、地位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社會制度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墓室藏品

  該墓室早在唐代就被盜掘過。目前在墓葬封土的西側發現了3座並列的小型西漢墓,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鼎、壺、罐、鍅、灶、五銖錢等;在墓葬西南面發現了車馬坑***為陪葬坑***,坑中殘存8匹馬的殘骸和4架車的殘跡。考古人員在這裡還發掘了100餘件銅車馬飾件及車的殘片,同時,在墓穴的東北還發現了一殘坑,坑內殘存有鉛質模型小車馬器。

  史書記載的“六安國”是個什麼樣子,王陵在何處,一直是個謎。目前該漢墓出土文物上的銘文,和《史記》、《漢書》上記載的第一代“六安王”劉慶的記載非常吻合,專家認為,該墓葬的開啟將為“古六安國”找到源頭。

  漢墓結構

  該墓葬封土巨大,這座古墓坐西朝東,墓室長方,呈中字形,全長達45米,其中墓坑長17米、寬12米,墓口距墓底深10米,墓室內為“黃腸題湊”木結構,儲存較好。這種結構是西漢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這類墓葬僅在北京、河北石家莊、江蘇揚州、湖南長沙等地有發現,均為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我省屬首次發現。考古人員在主墓室外圍發現了一週用方木構成的儲藏室,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區,用以放置不同的陪葬品,內有約20件大型銅壺,這些銅壺採用了錯金銀等技術,並在其上刻有“共府第六”、“共府第十”等文字。同時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了木俑、木車、木馬以及模印有“六安飤丞”字樣的封泥等文物。按照西漢時期“士死如士生”的說法,墓室中所存放陪葬品的種類、位置以及數量對研究墓主人身份、地位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社會制度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