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上有哪些歷史故事

  《史記》是我國史學鉅著中一座不朽的豐碑,同時也是漢代文學的典範。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上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上歷史故事:兩次稱王

  熊繹的後代熊渠生活在周夷王的時候。當時周王室日漸衰落,有的諸侯不肯朝覲天子,諸侯間也經常互相攻伐,戰禍時常發生。熊渠德政愛民,忍愛寬厚,得到了長江、漢水一帶民眾的擁戴。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就帶兵四處征戰。熊渠說:“我處在蠻夷這樣的邊遠地區,不必和中原各國的名稱諡號一樣。”於是他就分封了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周厲王即位後,由於厲王暴躁狂虐,熊渠擔心他來攻打楚國,也就去掉了自己的王號。

  楚國國君熊通在位的時候,楚國舉兵攻打隨國。隨國的國君質問熊通說:“我又沒有什麼罪過,你們為什麼要打我啊?”楚王說:“今天諸侯們都背叛王室互相侵伐,互相攻殺。我雖然處在蠻夷地區,但我也有軍隊,所以想要到你們中原來湊湊熱鬧,請求周王室給我一個尊號。”隨國人為了防止受到楚國的侵略,就替他到周王室請求尊號,周王室認為楚國位於蠻夷之地,堅決不答應,隨國人無奈,只能回來向楚國報告。熊通大怒說:“我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師,很早就去世了。後來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賜予子男爵位的田地,讓他住在楚地。現在蠻夷部族都順服楚國,可是周王不對我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稱尊號了!”於是他便自稱武王,和隨國人訂立盟約後才撤軍回國。

  公元前690年,周王召見隨侯,責備他讓楚國君稱王。楚武王知道後很生氣,認為是隨侯背叛了自己,於是便帶兵再次攻打隨國。但是武王在行軍路上就突然得重病死了,楚國只好罷軍而回。

  武王的兒子熊貲即位後,楚國開始遷都到郢。這時的楚國開始強盛起來,經常欺凌長江、漢水流域的小國,小國都很畏懼楚國。公元前679年,齊桓公開始稱霸,楚國也日益強大,準備與中原各國一爭高下。

  史記上歷史故事:問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國攻打陸渾戎,到達洛這個地方。為了炫耀武力,楚莊王就命令在周都郊外舉行閱兵。周定王懼怕楚國的勢力,於是派王孫滿去犒勞楚王。楚王藉機向王孫滿詢問周王室中鼎的大小輕重,這實際是在覬覦周王室的權力。王孫滿很生氣地回答說:“統治國家在於道德,並不在於寶鼎。”莊王自負地說:“你不要以為有九鼎就可以教訓人!楚國只要銷燬刀劍上的刃尖便可以鑄成九鼎。”王孫滿說:“大王難道忘了嗎:過去虞夏昌盛的時候,邊遠的國家都來朝貢,他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金屬,鑄成九鼎,並在上面繪了許多山川物體和各種怪異之物,好讓百姓知道怪異為害的情況。後來桀道德敗壞,鼎便被遷到了殷朝,殷延續了六百年。到殷紂王時,他殘暴狂虐,鼎於是又被遷到周朝。所以如果天子道德美好,即使鼎很小也無法移動;而如果天子道德敗壞,鼎即使再重也會被移走。過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郟鄏,占卜說可以傳世三十代,立國七百年,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雖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難以改變。而大王你卻詢問鼎的輕重,真是不應該啊。”楚王無言以對,只得撤軍回國了。

  史記上歷史故事:太子出逃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委派費無忌到秦國去為太子建迎娶妻子。無忌是個善於迎逢拍馬的貨色,到了秦國後發現這個女子貌美過人,就想把他獻給楚平王,以次來博得楚平王的歡心。於是在到達楚都之前,他搶先趕回去慫恿平王說:“秦國的這個女子有傾國傾城之貌,您為什麼不自己留下來而可自己留下來而再為太子另尋一位呢?“平王也是個好色之徒,就聽從了無忌的勸說,自己娶了那位美貌的秦女,後來生下熊珍。他又為太子娶了另一位女子。當時伍奢是太子的太傅,無忌是少傅。無忌由於不被太子寵愛,於是常常在平王面前中傷誹謗太子建,平王就慢慢地相信了無忌的話。在太子建十五歲時,他的母親因為年老色衰,漸漸地失去了楚平王的寵幸,平王對太子建就更加疏遠了。

  公元前523年,平王讓太子建住在城父,戍守邊界。無忌又日夜在平王面前中傷太子建說:“當年我把秦國女子送到您的後宮裡,太子便十分怨恨我,時刻想制我於死地,我死不足惜,但是他對大王您也一定有怨氣,您可要略加防備啊。況且太子現在住在城父,不僅獨攬兵權,又對外結交諸侯,而且時時想打進國都,他這是想打進過都篡權奪位啊。”平王認為這是老師管教無力的結果,便把太傅伍奢叫來責問。伍奢心知這是無忌造謠的結果,就說:“君王您為什麼因為一個小人而疏遠親生骨肉呢?”無忌聽到之後非常生氣,咬牙切齒的說:“今天要是不殺掉伍奢,就等於是放虎歸山啊。”於是就慫恿平王囚禁了伍奢。緊接著又派人召太子建回來,想殺死太子。太子聽到風聲,趕緊逃到了宋國。無忌害怕伍奢身在國外的兩個兒子日後報復,就慫恿平王召回二子。結果哥哥伍尚回到楚國後就和父親一起被殺了,弟弟伍子胥則逃到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