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有哪些成語故事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裡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裡成語故事:毛遂自薦

  秦國圍攻邯鄲的時候,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平原君想選出門下文武兼備的二十名食客一同前往楚國,結果只選出了十九人,剩下一人沒有著落。這時一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大王,我聽說您要跟門下的二十名食客到楚國去,讓楚國訂下合縱盟約。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人稱讚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說明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先生還是留下來吧。”毛遂說:“我今天請求把我放在口袋裡。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整個錐鋒早都會脫露出來,而不只是露出一點兒鋒尖就罷了的。”平原君被毛遂的話感動了,最終覺得這個毛遂確實不是個等閒之輩同意讓他一同前去。那十九個人則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不自量力。

  史記裡成語故事:紙上談兵

  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樂毅破齊後,惠文王命趙奢為將,攻齊的麥丘***今山東商河西北***。此前,趙軍已多次進攻麥丘這個孤城,但由於麥丘糧草充足,守軍中有善於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沒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氣,命令趙奢在一個月內拿下麥丘。

  趙奢一到麥丘,就命令進攻。趙括認為,採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難在一個月內攻下麥丘的。從種種跡象來看,麥丘的糧食儘管還沒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趙括希望父親先搞清楚情況,暫停進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一個月的時間太短了,趙奢沒有聽趙括的話,下令攻城。趙軍死了不少人也沒有攻下麥丘。趙括對趙奢說,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對趙軍的進攻很有防禦辦法,使趙軍攻了幾年都無功而返。而此次的趙軍與以往的趙軍沒有什麼不同,不比他們更善戰,攻城的手段也並不比他們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趙軍一樣硬攻的話,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樣的慘痛代價。而且城中的人經常在晚上出來偷襲趙軍。城外也有不少墨家遊俠組成的游擊隊對趙軍進行騷擾。如果繼續這種情況的話,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趙奢於是詢問抓到的俘虜,向他們瞭解城中的情況,可是俘虜不說。趙括每天給這些俘虜飯吃,對他們很客氣,還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帶回城中給家裡人吃。於是,俘虜中有人悄悄地告訴趙括,城中的糧食不多,都被齊軍控制。百姓早已斷糧,已經開始吃人了。趙括問齊軍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說還能守幾個月。於是趙奢聽從趙括的建議,停止進攻,把俘虜全部放了回去。俘虜回去後,說這支趙軍很客氣,沒有侮辱他們,還讓他們吃飽,讓他們帶糧食回來。城裡的百姓有的就想出來投降趙奢了。齊將見俘虜給城中帶來了騷動,便將他們都關了起來。士兵和百姓對此都有怨言。趙奢讓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趙軍每天把糧食拋入城中後,就回營休息,也不向城中說什麼。這樣過了幾天,守城的齊軍派代表把這些糧食送回來,對趙奢說趙軍要戰就來攻,不要再拋糧食了。趙奢讓他回城裡等著,但卻並不進攻,只是隔了幾天才繼續向城裡拋糧食。這樣又過了幾天,守城的齊將派代表來與趙奢擇日決戰,但趙奢聽從趙括的意見,拒絕與他見面。過了幾天,麥丘的人殺了守城的齊軍將領,投降了。趙括的辦法奏效了,趙奢暗暗佩服這個兒子比自己強。惠文王對趙奢能夠在不到一個月就攻下麥丘而且傷亡很少的事蹟感到很好奇。趙奢就對他講了這是趙括的辦法,惠文王重賞了趙奢和趙括。

  趙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惠文王恃強欺負秦國,拒不履行先前與秦國達成的換城協議,讓秦國十分惱怒。秦派中更胡陽通過盟國韓國的上黨地區進攻趙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閼與地處太行山西,通過太行山的孔道,可以進抵趙國的都城邯鄲,是個十分重要的軍事據點。胡陽是出於白起門下的秦國名將,此前屢有戰功。閼與告急,惠文王問廉頗,廉頗認為道遠險狹,難救。惠文王又問藺相如,藺相如認為閼與難救,不如在邯鄲附近的武安設防,以逸待勞,殲滅這股孤軍深入的秦軍。惠文王不想丟掉閼與這個戰略據點,就問趙奢,趙奢認為閼與必須要救。如果丟掉閼與,即使在武安殲滅入犯的秦軍,閼與也必定被其臨近的上黨韓軍佔領,丟掉閼與給邯鄲造成的危險一樣會存在。閼與雖然道遠險狹,兩軍在此作戰,譬如兩鼠鬥於穴中,狹路相逢勇者勝。惠文王十分欣賞趙奢的勇氣,命趙奢為將救閼與。 趙奢將行,與趙括語。趙括認為,胡陽乃白起所看重的秦軍名將,很會用兵,趙軍雖然強勁,但無必勝的把握。憑勇而戰,秦軍也很勇敢,趙軍的勝算只有一半。趙奢問趙括有何想法,趙括說,秦軍借韓路攻趙,韓國很擔心被秦軍順手牽羊。而秦軍連年攻韓,雖然迫使韓國成為他的盟國,但韓國反覆無常。此次秦軍深入韓境,必定要提防韓國的反叛。秦韓兩軍實際上是互有顧慮。秦軍遠道攻趙,利在速戰。趙軍應讓秦韓兩軍相疑,分散秦軍對趙國的注意力。如果讓秦軍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感到恐懼,那麼秦軍就好戰勝了。趙軍再示之以在武安設防,給秦軍造成趙軍要以逸待勞迎擊秦軍的假象,使秦軍的注意力轉移,然後再火速突襲,秦軍可一舉殲滅。於是,趙奢一面派人潛入閼與,告訴守閼與的趙軍,國內已派大軍來救,一個月內必解閼與之圍,務要監守。一面選派軍中智勇機變之士,潛入閼與附近,先喬裝秦軍攻擊韓軍,又喬裝韓軍攻擊秦軍,如此反覆,使秦韓兩軍相疑。秦韓兩軍本來就毫無信任可言,相互狐疑,經趙軍的暗中挑撥,漸起摩擦。

  史記裡成語故事:後悔莫及

  李斯被關押在監獄裡,受盡了趙高的嚴刑拷打。他仰天長嘆,自言自語道:“唉!可悲啊!無道的昏君,我怎麼能夠為這種人出謀劃策呢,這不是與虎謀皮嗎!從前,夏桀殺死了關龍逢,商紂殺死了比干,吳王夫差殺死了伍子胥。這三個臣子,難道不忠嗎?可是他們都不免一死。為忠心而送命,這可以說是侍奉錯了君主。如今,我的智慧不比這三人,而二世的昏庸又超過了那三個昏君。我因為盡忠而被殺死,真是活該了。二世啊,你現在治理天下的方法,簡直就是胡鬧,就像小孩過家家一樣。你殺害兄長而自立為皇帝,然後又殺害忠臣、尊崇下賤的宦官,大興土木,橫徵暴斂。我並不是沒有勸諫,只是你不肯聽從。古代的明君,凡事都有節制,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就不做。而如今,你有諸多暴行,無盡無窮,天下人是不會服從你的。現在,造反的人已經佔據了半壁河山,可是你還是執迷不悟,繼續任用趙高。看來,我朝的命數就要盡了,先王啊,我有負您的囑託啊!”

  當時,二世命令趙高負責李斯案件的審理工作,為他定好罪名,名正言順地處理他。趙高責問李斯和他的兒子李由有關聯絡暴民謀反的情況,李斯大呼冤枉,結果趙高採用老辦法,將李斯的宗族、賓客全部逮捕審問,牽連援引。趙高對李斯嚴刑拷打,李斯忍受不了痛苦,只好委屈地承認罪行。他之所以沒有選擇自盡,是因為他自負能言善辯,為國家立有大功,而確實沒有謀反的動機,因此,希望得到機會上書辯解,最終被赦免。於是,李斯在監獄中上書二世,他在書中歷數了自己對秦國做出的貢獻,希望通過這種曉之以禮、動之以情的辦法挽救自己和家人、朋友。但是,有一點是李斯所意料不到的,那就是,趙高在暗中操縱著一切,他一定會置自己於死地。果然,趙高命令監獄官把李斯的上書找個旮旯扔了,說道:“一個囚犯有什麼上書天子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