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間故事

  蒙古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族馬頭琴的來歷

  傳說,馬頭琴最早是由察哈爾草原一個叫蘇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蘇和是由奶奶撫養大的,婆孫倆靠著二十多隻羊過日子。蘇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幫助奶奶做飯。十七歲的蘇和已經長得完全像個大人了。他有著非凡的歌唱天才,鄰近的牧民都很願意聽他歌唱。

  一天,太陽已經落山了,天越來越黑。可是蘇和還沒有回來。不但奶奶心裡著急,連鄰近的牧民們也都有點著慌了。就在人們十分焦急的時候,蘇和抱著一個毛茸茸的小東西走進蒙古包來。人們一看,原來是匹剛出生的小馬駒。蘇和看著大夥驚異的眼光,對大家說:“在我回來的道上,碰上了這個小傢伙,躺在地上直動彈。我一看沒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來啦。”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小白馬在蘇和的精心照管下長大了。它渾身雪白,又美麗又健壯,人見人愛,蘇和更是愛得不得了。

  一天夜裡,蘇和從睡夢中被急促的馬嘶聲驚醒。他想起小白馬,便急忙爬起來出門一看,只見一隻大灰狼被小白馬擋在羊圈外面。蘇和趕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馬渾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來了很久了,多虧了小白馬,替他保護了羊群。他輕輕地撫摸著小白馬汗溼的身子對它說:“小白馬呀!多虧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傳來了訊息說,王爺要在喇嘛廟舉行賽馬大會,因為王爺的女兒要選一個最好的騎手做她的丈夫,誰要得了頭名,王爺就把女兒嫁給誰。蘇和也聽到了這個訊息,鄰近的朋友便鼓動他,讓他領著小白馬去參加比賽。於是,蘇和牽著心愛的小白馬出發了。

  賽馬開始了,許多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揚起了皮鞭,縱馬狂奔。到終點的時候,蘇和的小白馬跑到最前面。王爺下令:“叫騎白馬的上臺來!”等蘇和走上看臺,王爺一看,跑第一名的原來是個窮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親的事,無理地說:“我給你三個大元寶,把馬給我留下,趕快回去吧!”

  “我是來賽馬的,不是來賣馬的呀。”蘇和一聽王爺的話,頓時氣惱起來。我能出賣小白馬嗎?他這樣想著,不加思索地說出了那兩句話。

  “你一個窮牧民竟敢反抗王爺嗎?來人哪,把這個***給我狠狠地打一頓。”不等王爺說完,打手們便動起手來。蘇和被打得昏迷不醒,還被扔在看臺底下。王爺奪去了小白馬威風凜凜地回府去了。

  蘇和被親友們救回家去,在奶奶細心照護下,休養了幾天,身體漸漸恢復過來。一天晚上,蘇和正要睡下,忽然聽見門響。問了一聲:“誰?”但沒有人回答。門還是碰碰地直響。奶奶推門一看:“啊,原來是小白馬!”這一聲驚叫使蘇和忙著跑了出來。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馬回來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蘇和咬緊牙,忍住內心的痛楚,拔掉了馬身上的箭。血從傷口處像噴泉一樣流出來。馬因傷勢過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來,王爺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馬,心裡非常高興,便選了吉日良辰,擺了酒席,邀請親友舉行慶賀。他想在人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好馬,叫武士們把馬牽過來,想表演一番。

  王爺剛跨上馬背,還沒有坐穩,那白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頭摔了下來。白馬用力擺脫了粗繩,衝過人群飛跑而去。王爺爬起來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們的箭像急雨一般飛向白馬。白馬雖然身上中了幾箭,但還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親愛的主人面前了。

  白馬的死,給蘇和帶來了更大的悲憤,他幾夜不能入睡。一天夜裡,蘇和在夢裡看見白馬活了。他撫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時輕輕地對他說:“主人,你若想讓我永遠不離開你,還能為你解除寂寞的話,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隻琴吧!”蘇和醒來以後,就按照小白馬的話,用它的骨頭、筋、尾做成了一隻琴。每當他拉起琴來,他就會想起對王爺的仇恨;每當他回憶起乘馬疾馳時的興奮心情,琴聲就會變得更加美妙動聽。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們一聽到這美妙的琴聲,便會忘掉一天的疲勞,久久不願離去。

  :一雞變千雞的故事

  衛拉特方言傳說故事。流傳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講述窮苦人想當喇嘛未果而養著千隻雞變日的故事。有一次老活佛去到窮人家時,該家的兩個兒子把唯一的一個白雞宰了招待了活佛。活佛吃過雞肉後,將吃剩的的雞骨頭一吹變成了一千隻雞。正當兩個兒子放牧著雞群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回來了。父親瞭解了情況後立即趕到活佛處要求當其徒弟喇嘛。活佛要他回去殺了兩個兒子再來。父親“照搬”後活佛叫他坐在一個洞口,並交待不準朝洞裡張望。但父親按捺不住好奇心朝洞口裡張望時看見他兩個兒子和兒媳婦在照看著他們的雞。活佛見他沒有當喇嘛的誠意就讓他回了家。他回家後便和兒子媳婦們靠著那千隻雞過著平靜的日子。

  :巴拉根倉智借車軸

  有一年巴拉根倉上額吉淖爾拉鹽,返回的路上,過河時軲轆撞在岸沿上,車軸斷了。

  常言說:“不均勻的籃子難挑,沒有軸的車輛難行。”巴拉根倉把車軸弄斷了,只好找個人家借車軸。他來到河南岸崗坡上的一個富戶家一看,外邊扔著兩根柞木車軸。巴拉根倉剛要進屋見主人,一位美麗的姑娘迎了出來:“您好。我阿媽在生病,請不要進包!”

  巴拉根倉沒有進包,只是提出借車軸的要求。姑娘說:“可以吧!不過,我得問一問阿媽!”說著,她轉身走進包,不一會又走出來說:“我阿媽說,我們家沒有閒車軸。”

  巴拉根倉遭到拒絕很懊喪。他回到鹽車跟前,邊吸菸邊想:剛長犄角的犢牛愛頂架,發了橫財的富人最吝嗇。我好說歹求她不借,乾脆偷一根算了。但又一想,這對自己名聲不好。想來想去,他想出個好辦法。他換上一套服飾,裝扮成一個巴達爾欽又來到那富戶家,不等主人出來迎客,便走進包。他進包一看,有個尖下巴頦兒,癟嘴巴的黃臉老太婆,病怏怏地躺著。“您好,老夫人。”巴拉根倉向老太婆請安。

  “哎,好什麼呀!您好!”黃臉老太婆見巴拉根倉裝扮的模樣,忙問,“您從何地來,去往何處?”

  “我是揹著扁架 走南闖北,給人間生靈做善事,為後世修行的托缽僧!”巴拉根倉學著苦行僧的樣子說。

  雖然姑娘看出他是白天曾來借車軸的那位小夥子,差一點笑出來,但強忍住笑,端來一碗奶茶。

  癟嘴巴老太婆一聽說他是個喇嘛僧人,以懇求的語氣說:“我身子不舒暢好幾天了,喝羊湯發汗,不管用;燒香磕頭,求佛保佑,也不見好。遭到如此磨難,這是為什麼啊?請喇嘛爺給我卜個卦。”

  “好吧,佛爺給安排的命運,我怎麼好拒絕呢!”巴拉根倉合掌回答後,問了問老太婆的年齡、屬相,端詳了一下病人的面容,掐指算了算,又從懷裡掏出一串銅錢,扣在雙掌裡“嘩啦嘩啦”地搖了搖,擺在掌面上觀察一番,仰首從天窗觀一陣星斗,低頭仔細察病人的臉面,好像卜出了什麼似的說,“您的病情不太嚴重,沒有遇上大災大難。不過,您在前幾天出過一趟門,是吧?”

  “對呀!”癟嘴黃婆一下就對他產生了敬意,忙回答,“您卜得對,前幾天我曾去過我弟弟家。”

  “怪不得呢!”巴拉根倉越發拿起架子說,“回來的路上,您被天神差使的車輪給撞了一下!”

  “哦嗨,是這麼回事!回來的路上,我的馬本來走得好好的,突然就打了個前失。我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回來後,夜裡就發燒了。”

  “不必誦經破財,也用不著求醫吃藥,做一次車軸的洗浴就能好轉。”巴拉根倉解卜道。

  癟嘴黃婆聽了非常高興,吩咐姑娘:“快!給喇嘛爺煮肉,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