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故事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中華民族蘊釀出了中華文明最深厚的內涵——中華美德。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光砸缸

  天藍了,風暖了,梨花開了,柳樹吐出了嫩芽,孩子們的笑聲也更歡快了。院子裡充滿了生機。

  司馬光和小夥伴們捉起了迷藏。院子裡有假山,有大樹,有藤蘿架,有修剪整齊的灌木,哪兒都是藏身的好去處。

  司馬光看中了那口缸,圓圓的口,鼓鼓的肚,像尊彌勒佛橫臥在假山下。缸口比他高,藏進去,誰也找不到。他扒住缸口,踮踮腳往裡看。真令他失望,裡面盛著滿滿的水。他不知這是大人們為防火準備的。他只好躲到柳樹後面。

  “瞎子摸到樹,我也能跑,”司馬光心裡想,“誰也別想捉住我。”

  扮矇眼瞎的是個小胖墩兒,摸起人來憨態逗人。小夥伴們被逗得禁不住都顯出身子喊起來,本應安靜的院子一片喧鬧。

  “瞎子,瞎子,我在這兒!”

  “瞎子”瘋狂了,小夥伴們的喊聲更大了。一個瘦瘦的小夥伴乾脆站到假山頂上喊:

  “我在假山上,你敢摸上來嗎?”

  真是樂極生悲。這個瘦瘦的小夥伴興奮過度,腳下一滑,從山石上摔下來,正落到那個大肚子的水缸裡。“撲通”一聲,人便沒有了蹤影。

  小夥伴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嚇呆了,俄而,院中響起一片哭聲,唯有司馬光跑到缸前想著救出落水的小夥伴。

  把水放出來,他想到這是唯一的辦法。怎麼放?推倒缸?他推了,可推不動。

  院中的哭聲更大了。司馬光聽不到哭聲,卻隱隱約約聽到缸裡微弱的呼喊聲。他知道,必須立即把水放出來,否則缸裡的小夥伴會難受死的。他還沒想到真正意義的死,但小夥伴的難受已讓他著急。

  情急中,他想到了砸缸,缸砸開了,水不就流出來了嗎?

  他飛快地在院中尋找石頭。在牆下找到一塊,可以讓他勉強抱起來。他不再猶豫,抱著石頭跑到缸前。一定是救人心切迸發出超人的力量,他竟將石頭舉過頭頂,向缸砸去。

  “通”地一聲,缸被砸出一個洞,水突突地湧流出來。

  小夥伴得救了。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而他這個兒時砸缸救人的故事卻比他的史學著作更被人所知。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友愛互助,救人於危難的品質,在這個小故事中得到了印證。

  :龍逢極諫

  【龍逢極諫】

  龍逢諫君。深謀遠慮。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原文】

  夏桀、暴虐。滅德作威。矯誣上天。流毒下國。諫者輒死。關龍逢進諫曰。古之人君。愛民節用。享國之日長。今王用財若無窮。殺人若弗勝。人心已去。天命不佑。亡無日矣。盍少悛乎。不聽。龍逢立而不去。桀怒。遂殺之。

  夏桀鑿山穿陵。諫者輒被殺。耆老或諫。桀又殺之。又見籙書雲。亡夏者桀。於是大誅豪傑賢者多出奔。龍逢繼起而為最後之極諫。冀君少悛。桀終不悟。怒而殺之。宜乎天變地崩。翌年即亡其國矣。

  【白話解釋】

  夏朝的末代皇帝。單名叫做癸的。因為他最喜歡多殺人。所以人家把他一個諡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並且滅除了道德。專憑著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對著上天說出種種的妄言妄語來誣衊。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裡。流毒橫行到極點。倘然有人去勸阻他的。他必定拿來處死。那時候有一個大忠臣。叫關龍逢。進了一番勸諫的話。說道。古來的皇帝。愛惜百姓。節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夠長久做著國裡的君主。現在你君王的用度沒有限制。殺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經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這國家的滅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過一些呢。桀王不肯聽他。關龍逢立著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氣。就把他殺死了。

  :孔明潔身

  【孔明潔身】

  諸葛孔明。蓋世清貞。鞠躬盡瘁。不別治生。

  【原文】

  蜀漢諸葛亮、字孔明。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先君謂諸葛武侯。奇才也。後漢四十四年基業。非侯焉能創此。先主病篤。且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可。君可自取。是豈先主尚不知侯之廉潔耶。蓋深知後主昏暗也。自表之文。亦只以悟之耳。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蜀漢有一個賢明的宰相。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表字就叫孔明。他自己在後主那兒表著說。做臣子的家裡。在成都地方有八百株的桑樹。有一千五百畝的薄田。子弟們吃的穿的。已經是很有餘了。至於做臣子的在外邊做官。凡是隨身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是靠著官家的俸祿。另外不再辦別的生財事業。替家裡增長分毫的財產。假使做臣子的死了那一天。一定不使得家裡有著餘多的布帛。外邊有著餘多的錢財。來對不住你皇上的呵。後來等到他死了。果然照他的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