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在全球化競爭和買方市場的壓力面前,幾乎所有企業都將新產品開發放在自身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而市場資料以及由市場資料進行深層次分析得到的結論都是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重要指導因素。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一

  1999年,對於中國行動通訊業而言,無疑是經歷著產業深刻變化,進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無論是從行動通訊業資費的大幅下調、手機裝置的市場演化、服務專案的調整、服務質量的逐步改善,還是行動通訊業運營體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腳步的臨近等方面,行動通訊業在取得良好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處。表現在市場發展上,行動通訊使用者進一步快速增長,運營企業市場競爭態勢更趨合理,為中國行動通訊業跨入新世紀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本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通過對北京市城八區302位普通消費者的調查,就1999年北京行動通訊市場的發展水平、發展狀況以及消費者對1999年行動通訊市場重大事件的認知、態度和市場現狀的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可推論北京城八區18—50歲的普通消費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行動通訊業的發展狀況、市場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999年末行動通訊市場現狀

  手機普及狀況。調查顯示,北京市18—50歲的人群中,有略超過半數***52.2%***的被訪者使用手機,可見至1999年底,北京市場手機的發展水平是比較高的,佔經濟活動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齡消費者手機的擁有率存在較大差異***見表1***,調查顯示,18—29歲,30—39歲,40—49歲手機擁有率分別為43.4%、68.2%和43.2%,假定50—54歲年齡組與40—49歲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齡段人口年齡結構比重進行加權平均,則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區手機普及率約為30%,即每10個人約擁有3部手機。以北京城八區擁有650萬人口計,城區手機使用者達195萬。

  消費者特性。

  就消費者而言,除年齡外,不同性別、學歷、職業和以往的人群手機的擁有情況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

  調查顯示:

  就性別而言,男性擁有率要明顯高於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訪者擁有手機,女性被訪者則為四成強***43.2%***;

  就年齡而言,30—39歲的中青年消費者擁有率最高,超過2/3,18—29歲,40—49歲組擁有率要低得多;

  就學歷而言,隨學歷升高,擁有率顯著升高,特別是以高中與大專學歷為分界點,差異明顯,即手機擁有者主要集中在大專以上學歷人群,高中以下學歷較少;

  從收入水平看,隨收入升高,手機擁有率明顯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為分界點,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擁有率高達左右,1500元以下者為12—30%,低於平均擁有率,1500—3000元者為65%左右,亦高於平均擁有率。

  從職業型別看,手機擁有以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為最***80%左右***,其次是個體業主、自由職業者和公務員***60—70%***,再次是專業技術人員和普通職員***50—60%***,工人和服務人員擁有率最低,僅為5%左右。

  可見,手機使用者群主要集中於30—39歲,大專以上學歷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費群體,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達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為手機大眾化趨勢的主要目標消費。

  對於北京市場的兩大運營商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原中國電信,下同***和中國聯通,二者的消費群體在年齡上存在某種細微差別,比較而言,中國聯通更受18—29歲的青年人群的青睞,而中國行動通訊更受30歲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睞。

  手機品牌。

  調查顯示,1999年底,北京手機市場的品牌分佈狀況與以往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觀。傳統三強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仍然佔據市場的領先者地位,三者總和市場佔有率超過80%,其它品牌均難以望其項背。其次是西門子、飛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團品牌,市場佔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還有松下、阿爾卡特、高通等國外品牌,市場佔有率均很低。在電信長城cdma手機中,除摩托羅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999年是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發動大規模廣告宣傳攻勢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場現狀仍然未能給國產手機留下太多的市場空間,國產手機市場業績不佳,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其技術、宣傳和服務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國產手機這篇大文章,在手機市場上分一杯羹,其路還正長。

  1999行動通訊發展狀況

  行動通訊發展態勢。調查顯示,所有擁有手機的被訪者中34.4%在1998年前購買手機,40.9%在1998年內購買手機,24.7%在1999年內購買。可以看出,近幾年中,1998年是手機增長最快的一年,雖然調查資料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內北京手機的增長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實上,全國手機使用者在1998年內亦從1000萬增至XX萬。進入1999年,雖然手機市場仍處在高速增長之中,但增長速度已顯著放慢,從調檢視,1999年北京市場增長無論從絕對數量還是相對速度均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這樣經濟較發達的特大城市,手機普及率幾近30%,雖然年內手機入網資費持續下調,但其它資費如通話單價和月租費等仍保持不變,手機增長放慢是不難理解的,但以此推論全國市場的發展趨勢則失之偏頗。因此,在北京這樣手機普及率較高的大城市,為促進手機的持續發展,進一步降低手機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話單價、裸機價格、入網費和月租費等長期成本,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手機消費群體特性及其趨勢。就1999年購買手機的消費者自身特性而言,從性別看男性仍高於女性,分別佔55%和45%左右;從年齡看,以18—29歲和30—39歲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為主,分別佔43%左右;從學歷看,以大專以上學歷特別是大學以上學歷為主;從收入看,則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與1998年購機者相比,1999年購機者表現出了一些明顯的趨勢。

  ***1***雖然女性購機者仍處於少數,但女性購機者越來越多,從36.5%增至45.1%。

  ***2***購機者年齡分佈趨向於分散,從集中於30—39歲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歲青年人和40歲以上的中年人。

  ***3***購機人群繼續集中於高學歷人群,但趨勢已不很明顯,這可能與北京消費者普遍具有較高學歷有關。

  ***4***由於手機各種價格的持續下調,手機消費日益大眾化,使手機能夠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購買,表現為1999年購機者進一步趨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個收入階層,而高收入者由於普及率高,購機比重反而下降。

  消費者運營商及手機品牌選擇。調查顯示,與1998年相似,1999年購機者的運營商選擇基本狀況仍是行動通訊公司多於中國聯通。電信長城cdma選擇比重仍很低,但與1998年相比,1999年消費者對中國行動通訊公司的選擇略有下降***約2個百分點***。中國聯通則略有上升***約3個百分點***,電信長城cdma穩中略降。中國聯通的緩慢上升,顯露出行動通訊市場正緩慢發生著有利於消費者的市場競爭態勢。從消費者的手機選擇看,除傳統三強仍居主導地位,且摩托羅拉有進一步加強之勢外,手機選擇進一步多元化,處於第二集團的西門子、飛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為1—4個百分點不等,而國產品牌則仍是雷聲大,雨點小,消費者選擇很少。

  消費者購買行為。中國行動通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早期的手機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需要更換手機***保留原號***或者新購手機重新入網,淘汰原有手機。1999年新購手機中,這兩種情形比較明顯。調查表明,1999年內平均每售出6部手機,就有一部是新購手機入網,淘汰原有手機***包括原號***,一部是新購手機,替換原有手機,其餘4部是首次購買手機入網。其中,對中國行動通訊公司使用者而言,淘汰原有手機而入網和替換手機的比例分別為9.1%和18.2%,首次入網者佔72.7%,中國聯通使用者首次入網佔58.8%,淘汰和替換原有手機分別佔23.5%和17.7%。均為新入網或淘汰原有手機入網,而無替換手機的情形。

  購買價格。調查顯示,1999年手機市場裸機價格在進一步下降的同時,價格差別很大,有的高達6000元以上,有的則低至1000元左右,這與手機市場進一步細分化,產品/服務功能逐漸拉開檔次密切相關。裸機平均價格則降至XX元左右,這也是手機購買者逐漸向中低收入階層過濾的主要原因。至於入網費,1999年內兩次下調,其中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分別下調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為920;中國聯通則分別下調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為580元左右。總體而言,調查表明最低為300元***電信長城cdma手機除外***,最高亦不過1250元,平均水平約為780元。

  1999行動通訊市場主要事件消費者認知

  1999年行動通訊市場熱點不斷,內容涉及資費政策、運營商服務、手機終端以及中美wto電信協議等諸多方面。調查顯示,被訪者認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機資費***入網費***下調***83.4%***,其次是中美wto有關電信協議的基本內容***74.2%***,再次是雙頻手機進入市場***64.7%***和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51.9%***。被訪者認知較高的還有上網手機***41.7%***和聯通手機直撥ip電話***38.3%***。電信長城cdma手機話費降價一半***34.9%***,預付費sim卡手機的推出***32.2%***,網上拍賣手機***31.9%***,手機點播資訊增值服務***2***%***和聯通手機免費郵寄話費清單***26.1%***等認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後。縱觀以上熱點問題,可以看出,被訪者認知度最高的是有關行動通訊的產業政策問題,特別是資費政策,顯示消費者對手機資費政策的關注。電信長城cdma手機由於使用者規模小,其熱點政策影響小,故認知度不高。

  其次是對各類手機產品的關注,特別是去年年初就已成為熱點的雙頻手機的推出,年內大肆廣告宣傳的國產手機的推出等。對於運營商推出的一些服務專案如預付費sim卡手機,手機點播資訊增值服務及交費服務等認知不是很高,一方面顯示消費者對這些問題不是很關注,同時亦顯示運營商推出的服務宣傳不夠或目標受眾有限。至於被訪者對上述熱點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結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與被訪者的認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機資費***入網費***下調***70.8%***和中美wto電信協議的基本內容***39.2%***,其次是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34.7%***,雙頻手機進入市場***22.3%***和國產手機進入市場***22.0%***等,蓁各項排序基本與認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響手機購買的原因及消費者對市場現狀的評價

  調查表明,1999年,影響被訪者購買手機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雙向收費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話單價偏高***34.3%***、再次是裸機價格偏高***26.6%***、入網費偏高***15.4%***和月租費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務、話音質量等不是很重要。綜合起來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無需求原因外,影響潛在消費者購機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價格,特別是通話單價,而雙向收費歸根結底還是手機的通話單價問題,這已成為購買使用手機的最主要障礙。對於話音質量、運營商服務質量等,由於潛在使用者未使用手機,則僅是購買使用手機後才會考慮的問題。

  不同年齡、收入水平的潛在使用者在影響購買使用手機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較大的差異。研究表明,除雙向收費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歲的年青人影響因素重要是通話單價偏高和裸機價偏高,而40歲以上的中年人影響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無需示的原因。從收入水平看,除雙向收費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話單價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購買則主要是由於有替代品和雙向收費不合理。這表明,年齡越輕,收入水平越低,通話單價偏高對他們購機行為的影響越大。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手機市場要獲得更快的增長,仍需不斷降低費用特別是通話單價和裸機價格。

  調查表明,被訪者對1999年行動通訊業的評價最不滿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機通話單價高***72.3%***,遠高於其它各項,其次是裸機價格高***39.5%***、入網費高***37.5%***和月租費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機配件***如電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話質量差***17.6%***、覆蓋範圍差***16.6%***、手機維修服務差***15.5%***、不能獲得話費詳細清單***14.2%***和交費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這種評價在不同年齡、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別並不明顯。這再次表明,通話單價高以及手機價格、入網費和月租費等資費水平偏高既是消費者對1999年市場現狀最為不滿意的方面,也是影響潛在使用者購買手機的最主要障礙。因此,不斷調低手機的各項資費標準,仍將是今後手機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而隨著行動通訊產業的不斷的成熟和進入wto帶來的競爭壓力,也將是理所當然的。

  二

  一、前言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社會資訊化程序加快,高新科技產品成為了消費熱點,手機作為其代表之一,日益普及。手機消費正由貴族化向平民化方向演進,手機生命週期正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手機作為一種方便快捷通訊工具已經逐步走進了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也隨之遍佈了大學校園的角角落落,走在校園中,隨處可見同學們一邊走路一邊拿著款式不同的手機打電話或者發信息,這是一種新的潮流,新的時尚,也是新時代生活方式,大學生手機消費已經成了一種新的消費理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其中的手機消費也日益變大,手機已漸漸不再是個別人物的身份的象徵,也不再是大人們的專用,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已悄悄成為新的消費人群。越來越多的商家也已開始把大學生作為手機購買群中最重要的消費群體之一,開始為大學生量身訂做了很多款適合大學生使用的手機。手機,作為一種重要的聯絡手段,一種高階科技產品,一種時尚的象徵他身份的標誌,手面在校園裡的普及率已經超乎人們的想象。

  二、市場調查活動總結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大學生的消費習慣***消費檔次、品牌偏好、購買關心要素、選購意向,影響購買決策的因素***。

  2、瞭解大學生對手機產品的心理需求,獲取有關消費者對手機產品的重要資訊***看法、建議***。

  3、手機產品市場現狀與潛力分析,瞭解手機銷售市場競爭的情況,潛在市場的客量***潛在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和挖掘市場的空白份額***

  ***二***調查方法及基本情況

  為了真實地反映出大學生的手機消費狀況,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從而使我們準確地推出大學生市場的潛力方面的情況,本次調查確定方法和原則如下:

  1、調查方式:

  ***1***文案調研***獲取重要的一手資料***

  ***2***網路搜尋***搜尋必要的二手資料***

  ***3***觀察調研***獲取相關的資訊***

  ***4***問卷調查***定點訪問,攔截訪問***

  ***5***焦點小組訪談***收集經驗,看法***

  2、調查物件:

  ***1***在校大學生:問卷調查***60份***

  ***2***手機經銷商:訪談提綱***3份***

  3、調查日期:20**年**月

  4、調查區域:

  ***1***圭塘校區各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等。

  ***2***圭塘校區:各家手機專賣店,手機大賣場

  ***3***延安路:各家手機賣店,手機大賣場

  5、調查實施:

  ***1***小組成員聚集在選定的幾所大學,分工合作,選定適當的時間,以及人流量比較大的幾個點,對大學生進行問卷形式的攔截調查。***共60份問卷***

  ***2***選擇適當的時間,去選定的幾家手機店對這幾家店的經營商進行焦點小組訪談。***共3份訪談提綱***

  ***3***對調查所得到的資料以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進行綜合處理。

  三、市場調查結果分析

  ***一***手機普及情況及趨勢分析

  資訊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誌、網路、電臺、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訊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資訊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據此次調查資料顯示:在被調查者中手機的擁有率高達98、3%。從調查中我們還可看出: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佔55%;手機價格在1000元以下與15002000元的各佔20%;少數的手機價格在2000元以上,佔5%。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

  ***二*** 各品牌手機佔有情況

  在眾多手機品牌中諾基亞所佔的比例是最高的,為40%,而且它的款式比較簡單,在市場上能夠購買到不同的諾基亞型號的外殼,款式新穎容易購買外在裝飾品。位居第二的是索愛,這款手機有直板、翻蓋等多種款式,深得大家的喜愛;而其它的品牌如聯想、三星、摩托羅拉等共佔46、7%。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使用手機的品牌比較複雜,使用諾基亞的人數最多,其他的如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聯想、三星等的擁有率也較高。

  ***三***購買手機的目的

  對手機使用目的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絡。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絡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資訊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也有少部分的人是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

  ***四***費用的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生活費用大部分來自家長。因此,大學生都會通過辦理各種套餐來節省話費,67%的被調查者一個月的手機費用大約在30—60元之間;30元以下和60100元的各佔15%;手機費用在100元以上的所佔的比率較小,為3%。

  ***五***學生手機使用的分析

  由於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於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

  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40、1%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23、3%的人認為手機的功能齊全是關鍵。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齊全的手機。也有少部分的被調查者表示受到了各種商業廣告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

  ***六***手機滿意度的分析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縮短,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51、7%的被調查者都表示對現在擁有的手機的滿意度為一般,甚至有13、3%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滿意。

  四、結論與建議

  根據調研的一些主要資料,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結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縮短,特別是在通訊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多數大學生對手機有極大的心理需求,他們注重手機的款式,注重手機的質量及功能,而且他們也是品牌的忠實擁護者。學生消費者比較喜新厭舊,一旦有推出功能更完善的手機他們就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手機產生不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手機消費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將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

  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條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為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群體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特別是在款式、造型及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徵。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範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裡,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