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須遵循的四個原則

  很多人問,孩子到了高三,才開始努力還來得及嗎?

  回答:雖然很辛苦,但一定來得及,要怎麼做呢?

  記得自己高二的時候,也曾熱血又有些迷茫地坐在臺下,聽著學姐說成功經驗:從年級第兩三百名,一路努力到班級第一。我總覺得那是老師找來的託,因為她的成長的太快,有點不真實。

  然而一年後的夏天,真的一晃就來了。我在那一年裡,做到了當年那位學姐做到的事,也站在她當年的位置上,和臺下的學弟學妹分享我一年內的”進階“之路,直到現在我還覺得不可思議。

  今天就給各位父母分享,高三這一年,孩子該如何努力才見成效?我把這些經驗分成4個部分。

  一、為自己設定目標

  一切都還要從學長學姐的學習經驗分享會說起。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得知了當年令人興奮的錄取比率,聽完學長學姐的經驗介紹後,同學們都熱血沸騰、躍躍欲試,而我也第一次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出了自己的志願***這個願望之前並沒有自信說出來***。

  目標的作用,就是在你徘徊不定的時候,指出前進的方向,告訴孩子“勿忘初心”,讓你下定為之流汗流淚拼搏的決心,而不是跟風、走走過場、喊喊口號的蒼白誓言。

  二、學會自律,不做浪費時間的事

  回到學校後,接踵而至的是同學們各種鋪天蓋地的“決心書”,滿目的全年禁網、卸遊戲、斷QQ、不看電視等等。我記得我當時謹慎地寫著“戒刷空間”,但是不到一個月我就發現,有人不動聲色地重新刷起了空間。

  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若無其事地打破自己的約定這種事,我真的做不到。自律,應該是一種,自己真正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後,才能擁有的能力。約束自己,不是一件別人逼著做的事,更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事。所以,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決心才能成為孩子最大的動力。

  三、保持努力,別怕丟人

  說實話,以前的我並不明白這一點,當同學們在說,某學習好的同學又刷了多少重點題,某學習牛的同學又推薦了一本命中率很高的教輔書,看著他們一下課一窩蜂地湧去辦公室問問題,我的內心總是不屑地想:“有必要嗎?”

  那時的我總覺得自己可以憑著小聰明邊玩邊學,混箇中等生,失利了就歸結於粗心,把最好的一次學習成果當作自己的實際水平。

  天真的我始終抗拒努力,總覺得太努力了就像電池會耗盡一樣。然而,想來我還是太年輕了! 高二考試結果出來後,不出所料,我所有的小夥伴都比我考得好,我都不敢問老師我的排名是多少。

  一定要儘早明白,高三就是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的一年。你的對手沒有烏龜,全是警覺的兔子。

  四、計劃+行動+尋求幫助!

  我開始尋找改變的方向,為自己做學習計劃,堅定地去執行——第一次嘗試系統地記筆記,還有真正開始做錯題本,我還買來教輔書,每晚刷題。

  考試之前,我感覺不會的都弄明白了,隱隱有一絲“感覺自己的水平已經是雲霄之上”的小自豪。但是,那次考試,我,又,跪,了......

  這次慘痛的教訓教會我,你以為你會了,其實你不會。接連幾次打擊後,我徹底陷入了迷茫,跌入了谷底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一檢近在咫尺,而我高三以來沒有一次大考令人滿意。

  這就是我說的高三的辛苦——不光是體力上,還有努力卻看不到回報的迷茫無力感。

  還好那時候我及時認識到,只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主動找了鄰居哥哥給我補課。他是小區裡唯一考上好大學的孩子,我相信跟著有經驗過來人的腳步走準沒錯。

  果然,有了老師帶我的內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接下來,依然像期中考試前一樣,保持著剛養成的良好習慣,心無旁騖地用功,跟著老師的複習節奏去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