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是什麼

  預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不管是學習語文還是數學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

  1.任務落實預習法

  即教師佈置預習任務,學生帶著明確的預習任務去進行預習。因為學生初學預習時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教師設計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預習,能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較強。教師先要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對相關學習內容要進行了認真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任務。教師佈置任務時,可以採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預習。佈置預習任務時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具有誘發性和趣味性,預習要求要明確,可操作性要強。

  2.筆記預習法

  開始,可以讓學生在書上做簡單的眉批筆記,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學生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穫。開始時教師都要抽出一定的課內時間帶著學生進行,在要求、步驟、方法、格式上均要給以細緻的指導,然後再放手讓學生獨立預習、做筆記。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還要會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要驗證這幾種預習方法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要尋求其他適用的科學預習方法。

  3.溫故知新預習法

  這是新舊知識聯絡的預習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複習、鞏固、補習與新知相聯絡的舊知識。要求預習新內容時要與學過的舊知識聯絡起來,做到“溫故知新”,聯絡舊知,學習新知,使知識系統化。

  4.嘗試練習預習法

  對於計算類新授課、練習課,預習時先進行嘗試練習,遇到疑難再返回預習例題,然後再嘗試練習。通過嘗試練習,可以檢驗學生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學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

  5.動手操作預習法

  對於公式的推導等操作性較強的知識,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因為課堂中有動手操作的內容,自然少不了要通過熟悉教材,瞭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課前準備好。學生只有親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6.合作式預習法

  學生之間互相切磋、交流,可小組合作分工,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預習方式,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共同完成預習任務。合作式預習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計算課的預習

  數學是姓數的,數的計算自然成了數學課中的重頭戲。雖說計算課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不像概念課那樣抽象,但要想知其所以然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對計算方法有個初步的瞭解,使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其所以然。

  ***1***看懂例題

  老師應該相信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是有一定的學習經驗的,對於新知識的學習應該建立在他們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老教材,在計算課的編排上都會以例題的形式出示計算方法,為學生提供了預習的平臺。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這些方法了,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專心致志地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把知識學得更深、更廣。

  ***2***嘗試練習

  新教材往往會在計算課中創設一個情境,以其中的一種情況作為例題,而剩餘的幾種情況則為學生提供了嘗試練習的機會。通過嘗試練習,可以檢驗學生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學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既能讓學生反思預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

  如何指導小學生預習數學

  一、培養學生預習的興趣

  小學生的心智還未成熟,興趣是推動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要想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前預習,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促使學生逐漸養成預習的習慣。小學生由於年齡較小,渴望得到肯定與認可,倘若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課前預習,那麼在教師授課時會感到興奮,因為教師講授的內容他已經懂了,此時,教師再適時的提出表揚和肯定,使學生的付出能夠得到認可,這樣就容易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同時,其他學生看到這樣的景象,也會紛紛效仿,進而使更多學生在學習中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為學生制定適當的預習任務,同時,在課堂授課時注意觀察,倘若有學生表明自己通過預習提前掌握了教材的基礎知識,那麼教師應當主動地給予肯定,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應有的保護,為學生預習熱情的持續提供了保證。

  二、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預習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動手實踐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的親自動手操作,不僅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學內容,同時也能增強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時,指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增強預習的效果。例如,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長方體或正方體,找到合適的紙張或紙板,然後用膠水粘住紙盒,同時也可以在紙盒上畫自己喜愛的圖畫,並對長方體的長、寬、高等進行認識,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製作出充滿創意的紙盒,不僅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的認識,達到了預期的預習效果。除此之外,讓學生在預習中動手實踐,可以鍛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並在今後的學習中結合實踐來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會更加輕鬆,促進學生從小不斷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得到發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三、預習中的困難及時記下

  在預習的過程中,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因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教師需要告訴學生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由於在預習中遇到了問題,所以才能在課堂中更好地解決。因此,教師還需指導學生,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做上記號,這樣可以在課堂中集中精力去解決,促使學習效果不斷得到增強。例如,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個小筆記本,專門用於記錄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同的學生可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解決,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有效的進行學習,高效攻克學習中的難點,進而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囑咐學生,在學習之後時常進行回顧,尤其是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堅持“溫故”,才能不斷“知新”,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也幫助小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成長中不斷進步。

  四、預習的檢查和評價

  小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大部分學生的自覺性不夠高,因此,對於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查和評價十分重要。教師在佈置相應的預習作業後,應當及時進行檢查,防止學生認為課前預習是“可有可無”的,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授課中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當學生的才華和創意得到充分的展示,其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時,認真預習的學生可以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這樣也能讓其他學生看到預習的好處,從而帶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前預習。在對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當注意避免通過簡單的“好”或“壞”進行評價,而是要充滿感情色彩,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認可,從而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探究。

  綜上所述,預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不僅能夠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及時提高認識,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二年級學生怎樣預習數學

2.數學課前預習需要掌握四大要點

3.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預習

4.小學數學預習方法建議

5.小學數學課如何實踐運用課前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