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游泳小常識有哪些

  冬天運動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尤其是進行遊泳運動。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冬天游泳小常識

  空腹游泳

  最忌諱的就是吃飽了游泳。人吃飽後胃消化系統運作比較緩慢,血液流動也慢,此時游泳容易造成水的壓力壓迫胃部,導致四肢活動不能順暢,有沉重感,不小心會出現呼吸困難、腿部抽筋的後果。

  切勿獨泳

  游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個人去游泳,因為大家一起去游泳,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進行健身運動比較心情愉悅,這樣比較容易讓人的情緒更好。另外,獨泳一旦出現危險,無人幫助,不利於安全。

  冬天游泳三大忌

  冬泳三大忌有酗酒、高燒和房事。人在大量喝酒或身體發燒時,需要迅速大量地散發熱量,這時候躍入冷水中激,容易引起冷熱相激後出現的傷風與抽筋,十分危險。而進行房事後,人的身體一般比較虛弱,在沒有恢復正常體溫與體力的狀態下與冷水接觸,會使體溫與體力更加難以恢復,容易出現危險。

  劇烈運動後不要立即冬泳。人在劇烈運動後,身體新陳代謝加強,熱量增加,體溫也隨之增高。這時候,如果你沒有恢復正常體溫便進入冷水中,水又較涼,就會引起傷風或抽筋。另外,劇烈運動後人的肌肉收縮及反應能力減弱,這時候與冷水接觸,會引起肌肉痙攣,加之體力不足,容易溺水。

  冬天游泳常見疾病

  1、 單純性外耳道炎

  早期、輕型外耳道炎,患者僅有耳內不適、悶脹和輕微疼痛。若能及時醫治,數日內炎症消退,恢復正常。

  2、 外耳道癤

  發生於外耳道外端的軟骨部,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劇,可有體溫升高。待癤腫成熟,膿液穿破組織向外排出後,耳痛可驟減。

  3、 瀰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軟骨部和骨部面板及皮下組織的廣泛性炎症,耳痛劇烈。外耳道充血、腫脹,表面覆有膿性分泌物,可有聽力減退。

  4、 壞死性外耳道炎

  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中,外耳道軟組織重度廣泛炎症,耳痛劇烈。

  5、 外耳道真菌病

  耳部發癢為主要症狀,並有悶塞感、耳鳴及聽力減退。外耳道內有黑色或黃色膜狀物,亦有呈黃白色的粉末狀黴點。

  初學游泳基本知識

  1、熟悉水性

  人在黑暗中容易緊張,你得消除對水的恐懼感,熟悉水下環境,消除緊張慌亂,有了一定的感覺,就能夠消除對水的恐懼感。一般是先憋氣吐氣,然後是團身漂浮,感受水對人的浮力。

  ①憋氣吐氣

  有些人游泳時怕被水嗆到,就拼命的憋氣,這種情況造成的結果就是使全身的力氣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在臉上,很容易使動作變形。

  第一步在淺水區練習憋氣,每次憋到快憋不住時,慢慢的將氣吐出來,開始一定要慢,並不斷嘗試不同的吐氣速度。同時,身體放鬆,還可以嘗試在水下睜開眼睛,有游泳鏡最好。

  ②俯漂練習

  漂浮是學游泳重要的基礎,在水中你可以觀察到,那些遊得好的人,他們的身體基本上是平直的,象一枚水平滑行的魚雷。而那些遊速緩慢初學的人,他們的身體幾乎都毫無例外的是傾斜的,與水平面的夾角較大。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總是試圖把頭往上揚。人的腦袋是非常重的,頭一出水,身體的承重就更大了,再加上仰頭,身體自然就沉下去。所以學游泳要先學習俯漂。

  浮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是緊張,全身放鬆,深吸氣,頭入水目視池底,然後腳輕蹬池底浮起,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漂有仰漂和俯漂,首先要學習的是俯漂——面朝下、背朝天的漂。人體在水中是能夠漂浮起來的,但初學者對此往往缺乏體驗。因此一旦頭入水,腳不著地,立刻就恐慌起來,這恰恰是落水者的大忌!

  為了克服這種恐懼,在學漂之前,可以先做浸水練習——在淺水區,彎腰把頭浸入水中,慢慢吐氣,默默地計數,看自己能堅持多久。這樣反覆地練習一段時間,就不再害怕腦袋進水了,憋氣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

  ③團身漂浮

  淺水區,首先吸一口氣憋住了,然後放鬆頭入水***初學者通常都比較害怕,其實只要你把氣憋住了都不會有問題***把腳離開泳池底部,雙手抱膝***就像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翻騰的動作一樣***同時儘量把頭靠得離膝蓋比較近,如果從上面看你的話就只有背部在水面上。

  完成漂浮動作後,手離開膝蓋,腿往下伸站立,同時手部要有一個向前推水的過程,同時把頭抬起出水。最好還是有人現場演示給你看,練幾次就好了,要不去找一下有關的視訊看看也行。

  2、水中站立

  在游泳過程中我們肯定是漂浮在水中,手腳是不沾地的,很多初學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橫在水面的平衡,然後就會缺乏安全感,容易慌亂。

  初學時可以拿一塊浮板或游泳圈,登游泳池壁,頭埋在水中,雙臂前伸,身體登直,向前滑行。想站立時收腿,身體抱團,由於人的腿部密度相對較大,身體自然垂直,此時,向下伸腿,既可踩到池底站立。此練習是為了提高在水中的安全感。

  3、滑行練習

  學會了憋氣和水中站立,既可拋開輔助裝置練習滑行。姿態與水中站立一樣,兩手疊壓,伸向頭頂,用力登池壁,身體一定要拉直,頭部埋在水中,向前滑行。身體不做任何動作,滑行時間越長,距離越遠越好。此目的是找到在水中前進的感覺。

  在淺水區,背靠池壁站立,彎腰,雙臂前伸,頭埋入水中,然後提起一條腿向後蹬池壁,使身體拉平向前滑去。記住,一定要儘量把頭埋入水中,這樣你的身體才能夠放平。要儘量放鬆,不要緊張,逐漸體會到水是能夠浮起你的身體的。失去速度後,腿部會逐漸下沉,然後緩緩收腿立起身體。這樣逐漸克服緊張情緒,培養親水性。

  反覆練習幾次後,你對漂就有了信心和感受。滑行中可能會左右搖擺,不要緊張,多練習幾次就可以適應水中平衡。以上練習熟練以後,可以滑行中加蛙腿練習。

  4、分解動作

  因為人的手部做動作相對容易,所以先練腿部。即在滑行過程中練習動作。為了提高練習時間,可以利用輔助裝置讓頭部保持在水面以上。具體動作我就不說了,有很多途徑可以獲得正確的姿勢。

  但是,剛開始,動作一定要一個一個地做,切忌不可連續動作,每次動作做完即保持滑行姿勢。一直練到每次動作都可以使身體向前滑行一定有效距離,到身體不再向前滑行時再作第二個動作。一般來講,高手一次蛙泳腿部動作可以滑行5米以上。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