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浪的發展起源歷史是什麼

  衝浪是以海浪為動力的極限運動,大家玩過沖浪嗎?知道關於衝浪的起源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衝浪的發展起源

  衝浪運動起始於澳大利亞,由於澳洲四面環海,氣候溫暖,多日照而少陰雨,有利於水上運動的發展,故而澳大利亞人特別喜愛衝浪運動。早在歐洲人遷來之前,這裡的土著人,乘獨木舟浮海時,就憑一葉扁舟忽而衝上浪峰,忽而滑向浪谷,這就是衝浪運動的前身。

  關於衝浪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衝浪起源於六十年代末世界衝浪勝地夏威夷群島,1970年6月由美國一位衝浪愛好者電腦技師修萬斯設計製造出世界第一條帶有萬向節的帆板,並獲專利權,此後在當地很快興起帆板熱,不久便流傳到歐洲、澳洲和東南亞一帶,興於澳大利亞。

  早在1778年,英國探險家J.庫克船長在夏威夷群島就曾見過當地居民有這種活動。1908年後衝浪運動傳到歐美一些國家。1960年後傳到亞洲。近一、二十年衝浪運動有較大發展,北美洲、祕魯、夏威夷、南非和澳大利亞東部海濱都曾舉行過大型的衝浪運動比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塑料工業的誕生產生了輕便的塑料衝浪板,促進了衝浪運動的發展,由此,衝浪運動才真正在世界許多國家開展起來。隨著衝浪運動逐漸普及和提高,其運動便向著競技方向發展了。澳大利亞經常舉行衝浪比賽。衝浪運動首屆世界錦標賽於1962年在澳大利亞的曼利舉行,其後每兩年舉行一次比賽。比賽主要根據衝浪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衝浪數量和質量,採用20分制進行評分,如在30分鐘內衝3個浪或45分鐘內衝6個浪,再根據衝浪運動員衝浪的起滑、轉彎、滑行距離和選擇浪的難易程度等進行評分。

  衝浪運動曾創造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常使人驚訝不已。1986年初,兩名法國運動員庇隆和皮夏凡,腳踩衝浪板,從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出發,橫渡大西洋,二月下旬到達中美洲的法屬德羅普島,歷時24天12小時。

  衝浪運動是相當驚險的一項運動。腳踏衝浪板,出沒在驚濤駭浪之中,即使熟悉水性,有高超技巧的人,也難免發生危險***danger***。因此,隨著衝浪運動的發展,衝浪救生活動也在不斷髮展。

  2016年8月4日,國際奧委會投票通過了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新增五個專案的提案,五種運動分別是棒壘球、攀巖、空手道、衝浪以及滑板,其中棒壘球是時隔12年重回奧運大舞臺。

  衝浪器材種類

  全部衝浪板的重量只有11~26公斤衝浪板種類:

  一、長板-長度9呎以上,適合初學者。

  二、短板-長度7呎以下,屬於技術型浪板。

  三、槍板-窄又長,以應付像夏威夷地區的大浪而設計之。

  四、軟板-動感機動性強,不受浪頭大小限制,適合初學者。

  五、浮筏板-板面寬大,速度轉變較慢,適合初學者趴在浪板上練習用。

  六、人體衝浪-不利用任何工具,將人體在較淺海邊,以游泳方式,浮於水面,隨波浪起伏而推進。

  衝浪注意事項

  1.衝浪板攜行要注意轉彎的地方,放在地上時要輕放、風很大時擺在沙地上要用沙子蓋在衝浪板上,避免被風吹走。

  2.衝浪板拿著朝海邊走出去時,手上拿著衝浪板的角度要成直線,千萬不可把浪板放在身體前面,防止海浪撞擊浪板打到自己的身體。

  3.衝浪板由外海衝回岸邊距離水深約30公分時,請立即下板,避免衝浪板直接衝擊到石頭上。

  4.衝浪板跟海浪在撞擊的時候,千萬不可用手去拉安全腳繩和衝浪板,以免手被拉傷。

  5.衝浪時每個人在海上的距離請保持二個衝浪板的長度。

  6.當你是初級的衝浪手,請注意下水前要檢查裝備,蠟塊打過沒、安全繩、救生衣檢查好,暖身運動做二十分鐘後,始可下海衝浪。

  7.衝浪起乘規定是以最靠近海浪崩潰點,且他的動作是第一個站立起來,旁邊的衝浪手都要停止衝浪,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衝下去的話,若發生事故,搶浪的人要負起一切的後果和賠償責任。

  8.衝浪最好的浪形以中間崩潰往兩邊斜面推進的海浪最好,最危險且最不好的浪是以一排湧起瞬間崩潰的海浪,此時請上岸休息。

  9.在沙灘上做柔軟體操時,海風此時吹得非常強,請趕快綁好安全腳繩,我們的身體要站在順風方向的前緣,免得被自己的衝浪板打到受傷。

  10.在海中衝浪時如果看到水母出現,或是被水母咬到,請趕快上岸休息。

  11.在外海衝浪時最靠近第一個起浪區的衝浪手,如果有一道瘋狗浪從你的上方整排蓋下來時,你要迅速把衝浪板往後丟,趕緊撥水潛水躲藏。

  14.初學衝浪手要加強手部划水訓練、體能訓練、腳部訓練、水中前滾翻憋氣訓練。

  15.衝浪要衝得好必須具備潛越浪技術,鬥志要高、體力肌肉要強,平時請多看衝浪錄影帶、衝浪雜誌、多跟衝浪高手一起衝浪、多多觀摩、沒事多上網路和同好交流經驗,保證你很快就能成為衝浪高手。

  16.衝浪時如果碰到往外海外面拉出去的海流時,只要以斜面方向跟著海流走,把握海浪,千萬不要把安全腳繩丟掉用游泳的游回來,請趴在浪板上休息等待救援。

看過沖浪的發展起源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