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前的準備事項有哪些

  登山對於我們來講是屬於運動養生的一種,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登山。那麼登山之前我們要準備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登山前的準備

  1、爬山之裝備

  鞋:最好選擇高幫、防水、透氣的旅遊鞋。大小合適,鞋底厚、軟,防止硌腳。鞋底花紋大。重量宜輕。

  揹包和腰包:雙肩揹包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有一個腰包或多層馬甲。

  服裝:褲子寬鬆,注意保暖性,最外層兼備雨衣功能。

  手杖:手杖可以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減輕膝關節壓力,也可以用樹枝、木棍代替。

  食物和足夠的水:補充能量可以帶些巧克力,煮雞蛋等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

  2、爬山之熱身

  爬山之前也需要做好準備活動,以免受傷。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採用轉、揉、拍、抖、踢、壓等方式活動全身的關節,時間大約為10分鐘,讓肌肉和組織的溫度提高,這樣才能起到熱身的作用。

  另外,爬山結束以後,一定要做整理和放鬆運動。這是因為在爬山的過程中,血液會集中在肢體,血管大量開放,這時如果你突然停下來,血液迴流就會有障礙。

  登山的好處

  1、征服山峰的過程,也就是征服自己、征服衰老的過程

  人們都希望自己晚年活得快樂健康,希望自己能經常去爬山,登高遠眺,展示晚年的風采。但老年人有的是家務纏身,離不開;有的視爬山為畏途。看來,老年人下決心去爬山,首先得征服自己,打掉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其實,就拿爬香山“鬼見愁”來說,我的體會是,只要跨出了第一步,到了香山公園,你就會開始對爬香山感興趣的。這裡,不僅空氣新鮮,風景優美,登山道路平整,而且爬山的中、老年人也很多。那種爬山大軍的熱烈氣氛會鼓勵你慢慢地向上爬。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想爬到哪裡就爬到哪裡。也許,你這個月每天只能爬到玉華山莊,下個月就有可能爬到平臺,再下個月就能爬上“鬼見愁”了。爬北京的香山如此,爬你所在城市附近的山峰也是如此。總之,在爬山過程中,幾乎天天看到自己在進步,看到自己的體質在增強,體會到一種抗衰老的自信。對此,我是有深切感受的。

  2、鍛鍊腳力,鍛鍊心肺功能

  人老先從腳上老。老年人腳有勁,能跑能跳能走,就不易衰老。我認為就練腳勁來說,爬山的效果最好。我在58歲時得過小中風,63歲得過心肌梗死,經過幾年的游泳鍛鍊,去年開始練爬山以後,自我感覺心肺功能越來越健壯,多次身體全面檢查也未發現毛病。我在實踐中感受到爬山對練腳勁和心肺功能,要比長跑和游泳似乎更有效,更易實行,更安全。

  3、開闊胸懷,心情愉快

  爬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移步,爬上去後,還要一步一步走下來,確實很艱苦的。可是,當你爬到山頂,當你征服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時,你會感受到無比的興奮、快樂和滿足。去年,我在經常爬香山的基礎上,攀登過昌平的蟒山、北山、龍山,海淀區的鷲峰、鳳凰嶺和門頭溝的譚柘寺後山等。我還在一天之內,用14個小時兩次翻越過海拔1291米的妙峰山。兩次征服妙峰山的磨鍊,使我確實感到自豪,心情無比舒暢。“踏破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我們古稀老人同樣也可以領略和享受到這種歷經艱難而自豪的獨特境界和樂趣。

  登山的技巧

  呼吸:在爬山過程中不論路途長短都要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切不可突然加快腳步或在最後一段拼命衝刺,使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忽然改變。一般情況下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鐘最為適宜。

  省力:為了省力,上山時最好重心前傾,很多登山愛好者推薦在崎嶇的山路使用登山杖,它可以節省登山者1/3左右的體力,特別是在揹負重灌備的情況下。下山時可以走Z字形,既節省了體力,也可以保護膝關節少受衝擊。

  補水:爬山時很容易出汗,而當感覺口渴的時候,身體其實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科學的飲水方法是在爬山前10—15分鐘飲水400—600ml,這樣做可以減輕運動中的缺水程度。在登山過程中飲水應該少喝多飲,每次潤溼喉嚨即可。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