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需要有哪些技巧

  登山技巧有哪些?攀巖如同一般運動,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皆十分重要,唯有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才能爬得好。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登山技巧1. 用’腳’在爬

  協調性是省力的關鍵,倘若腳能做出最平衡的姿勢,便能幫助手省力。而腳的功夫有兩點,一是柔軟度,二是不同巖點的採法。這兩項訓練與手力量之訓練同等重要。

  登山技巧2. 先動腳,再動手

  攀巖時至少有2/3的時間與注意力須花在腳的佈置上,移動時先選好腳點,再抬頭把手放到定點。看手時便得思考下步動作,腳應該如何放。

  登山技巧3. 正三角形原理

  平衡,即讓你身體的三點儘量維持在正三角形的姿勢。這點必須將自己冥想成巖壁底下的觀眾,以巨集觀的角度來看自己手腳的移動。

  登山技巧4. 針對缺點訓練

  攀巖想進步,絕非秉持著自身的優點,而是先將缺點改進,再儘量發揮自己的長處。

  登山技巧5. 有效率的訓練

  訓練時須用心、用腦去安排,瞭解自己的體能狀況,重質不重量,且有適度的休息。記得攀巖不是在拼業績!

  登山技巧6. 自信

  自信是省力的關鍵,因為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便能以最適度的力量去抓把點,當然也不會過於緊張。但自信並非自負,爬巖時須謹慎,不可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

  登山技巧7. 多看書

  攀巖如同一般運動,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皆十分重要,唯有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才能爬得好。由於每個人優缺點不同,必須瞭解自己,排出適合個人狀況的訓練,訓練才會有效率。

  登山技巧8. 自我檢討與鼓勵

  攀巖不可像去補習班補習,抄了一大堆筆記,結果回家倒頭就睡。攀完巖後須花時間自我檢討,找出漏洞,思考改進之道。當然也須學會自我鼓勵,保持對攀巖的熱情。

  登山技巧9. 比賽

  若能明瞭上述原則,便會發現其實攀巖是項與自己的挑戰,當然比賽亦此。比賽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是表演而非競爭,所以無須緊張、更不用有太大的得失心。
 

  登山有什麼好處:

  一、治療近視有一個最簡捷的辦法,就是極力眺望遠處,放鬆眼部肌肉。然而城市中由於工業汙染及熱島效應等因素,空氣中顆粒懸浮物較多,能見度較差。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巔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無限遠,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勞。

  二、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積是遠非城市中的綠地花草所能比擬的。因此在山間行走,對於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

  三、山間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間有益於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增強四肢的協調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沒有經過人為修飾的非臺階路段,可使人體肌纖維增粗、肌肉發達,增強肢體靈活度。

  四、人們日常體內的糖代謝屬於有氧代謝,登山活動尤其是登高山,由於空氣稀薄,人體內大部分轉為無氧代謝,加之登山野營活動的運動量較大,山中野餐往往難以滿足體內熱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體內聚集的脂肪組織,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組織。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