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能止腹瀉,還具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下面我們就和小編來詳細瞭解下荔枝的功效及食用吧!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

  ***一***荔枝核的作用

  理氣止痛。

  本品辛溫,入肝、腎經,有理氣止痛作用。《本草綱目》曰:“荔枝核入厥陰,行散氣滯、其實雙結而核肖睪丸,故其治癩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故多用於厥陰肝經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並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前腹痛和產後腹痛。

  溫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溫,故有溫中散寒之功,常用於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本症多由於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生、胃失溫養,症見: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食少納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溫,飢餓時痛甚,得食稍減,遇冷則劇,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胃痛時輕時重,數年不愈,嚴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滑,脈沉遲或濡弱。《備要》載:“闢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症。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調節血脂代謝紊亂。

  荔枝核可以用於疝痛,睪丸腫疼,胃脘痛,腹疼。

  【應用】

  疝氣痛,睪丸腫痛。本品主入肝經,味辛能行,味苦能洩,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溼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胃脘久痛,痛經,產後腹痛。本品辛行苦洩溫通,入肝胃經,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治肝氣鬱結、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嶽全書》***;若肝鬱氣滯血瘀之痛經及產後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二***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 甘澀,溫。

  ①《綱目》:"甘,溫,澀,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澀,溫,微鹹。"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微苦澀,性平,無毒。"

  【歸經】 入肝、腎經。

  ①《綱目》:"入厥陰。"

  ②《本草經疏》:"入肝、腎。"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厥陰經。"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有理氣散寒之用,能治疝氣、睪丸腫痛及少腹氣聚脹痛等症。此外,還可用於胃脘痛和婦女寒凝瘀滯腹痛等症。

  ①《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②《本草備要》:"闢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的食用方法

  荔枝核蜜飲

  材料:

  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

  ***1***將荔枝核敲碎後放入沙鍋。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

  ***3***去渣取汁,趁溫熱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氣,利溼,止痛。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不舒,心情抑鬱,帶下量多。

  荔枝核海帶湯

  材料:

  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錢,海帶50克。

  做法:

  將所有材料加適量水煮成湯即可。每日飲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現象。

  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黃酒少許。

  做法:

  將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細末。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溫黃酒送下。

  功效:

  適用於急性腰扭傷患者的治療。

  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

  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藥60克。

  做法:

  將荔枝核、葛根、山藥分別洗淨,晒乾或烘乾,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細末,用溫開水調勻,呈稀糊狀,置小火上製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適於各型糖尿病。

  荔枝核研細末降糖

  中醫認為,荔枝核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行氣散結、祛寒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胃脘痛、脅痛及疝氣等病症。

  近年來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皁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臨床應用單味荔枝核輔助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2型***糖尿病有較滿意的療效,能較好輔助降糖,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生。

  方法:取荔枝核烘乾後研為細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鐘溫水送服,1個月為1療程。患者不妨一試。

  荔枝的儲存方法

  未經儲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傳聞唐代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蔡襄的《荔枝譜》與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記》則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樂山***,今人藺同在《涪州文史資料選輯》肯定楊貴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儲存荔枝的色香味,要以快騎驛送。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甫有《病橘》詩曰:“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楊貴妃外傳》談到楊貴妃在馬嵬驛被賜縊死,恰好廣州進貢的荔枝到,玄宗用它來祭奠貴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儲存方法是挑選易於儲存的品種,以低溫高溼***攝氏二至四度,溼度90%至95%***儲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藥物來殺菌防腐。亦有一些不法商販用稀硫酸噴灑在荔枝以防腐,但對人體有害。

  新鮮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荔枝。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裡。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常用來作 冷飲或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