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中的幾種思考方法

    精讀,強調思考,主張記憶和理解的統一,把書本知識變成“為我所用”的活的知識。也就是要進行積極的閱讀思維。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給自己提出思考的問題,學會運用各種閱讀思維方法,展開閱讀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抽象、歸納、演繹等抽象思維活動與表象、聯想、想象等形象思維活動,以及進行發散思維、集中思維、靈感、直覺等創造性思維活動,來分析問題。此外,也要善於學習一些前人精讀文獻的常規思維方法,例如;未讀先思法、正讀反思法、讀後再思法、掩卷凝思法等,下面作簡要的介紹;
1未讀先思法
是先根據文獻的題目、章節標題進行思考,構成一本書的輪廓。然後再細讀原文,邊讀邊與自己推想的那本書進行對比、印證,研究二者之間的差距,並更進一步加深對書中內容與表達形式的理解。
2正讀反思法
是閱讀中通過積極思維,從正反兩個方面理解和評價文章,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一種評判性閱讀方法。正讀,是指首先要正確地理解文章的本意。反思,就是朝著習慣性思維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或者提出與作者不同的論點和論據,進行不同的論證。
3讀後再思法
是指先讀原文,正確理解原文,再動用自己原有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然後考慮吸收其精華,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存,或修正其謬誤,提出自己的見解。動用此法時應注意:讀原文時不能抱偏見,避免先入為主;分析時全面,敢於質疑;提出自己見解時要慎重,力戒草率。
4掩卷凝思法
是讀後再想的另一種閱讀形式,即在讀完一章一節文字或全書後,合上書本,繼續凝神思索,復現、回味書中的內容,或默默探尋某種深意及解決某種問題的途徑和方案等。這種方法對於增強對書中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或根據書中內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有很好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把學與思相結合,力求達到對知識牢固的記憶與掌握、透徹的理解與領悟的閱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