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導語:“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本書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他們並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的也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他們憑什麼變得和我們不一樣了?

  于丹談家庭教育:

  “家庭就是一個讓我們從小醞釀牽掛的地方。家庭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

  “所有時間中,最重要的就是當下;所有權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長。”

  1.以前誇孩子說“家教好”,現在誇孩子是“成績好”

  以前人們誇一個孩子,經常說“家教好”,現在這個評價用得越來越少了。家長們說得更多的是孩子“奧數拿過冠軍”、“外語***課程***口語是多少等級”。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社會人格的成功標準,卻漸漸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歡“家教”這個詞,因為它是一種耳濡目染,是一種長期的人格養成。對中國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個人的學習要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入則孝,出則悌”,就是講家庭教育;第二階段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說的是社會教育;第三階段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說你前兩個階段都完成了的話,就可以去學習文獻知識了。我們現在是反過來了,在學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後再去接受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

  2.現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

  我們現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家裡的水果,都是爺爺奶奶剝好了、切成塊、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裡,說:“多吃兩塊,你還得練琴去呢!”從一人捧著一塊饅頭在陽光下玩耍,到現在的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邊,我們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進步有它的社會標準,但進步也有它的心靈標準。有時候我們只欣喜於得到的東西,卻忽略了付出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識,但付出的代價卻往往是一個孩子快樂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不是花多少錢上個培訓班就能得到的,它是從孩童時期開始自然形成的一種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來說,我們童年的遊戲方式就有著天壤之別。我小時候是上世紀70年代,在北京的衚衕裡,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錢可以買一大把,然後我們一根一根地把它們套起來,連成一根皮筋,那時窮有窮的玩法。

  現在,我們小區裡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滑板車、一副輪滑鞋,孩子們滑到面前,彼此打個招呼又散開了。他們擁有的空間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但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個群體遊戲的環境。當所有的孩子都踩著滑板車在速度中獨往獨來時,他們就缺失對規則的協商和認同,怎麼懂得犧牲和謙讓?

  3.讓家庭的“烙印”抗拒規範化的“流水線”

  我們的觀念和行為往往很混亂。一方面我們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卻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尊重他人、服從規則,另一方面,在絕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獨尊;我們嘴上告訴孩子要艱苦樸素,但在行為方式上,還在給孩子買很多奢侈品,從而帶給他們從小就有一種“一切都來的很容易”的錯誤引導。

  “言傳不如身教”。我的女兒也是獨生女,她兩歲時,她就知道姥姥有糖尿病,每頓飯前都要吃藥。所以她養成了習慣,每次吃飯前剛拿到筷子,她就說:“姥姥,吃藥!”她會明白她對姥姥是有責任的,有了責任會覺得很光榮。

  今年春節我帶她去麗江玩,女兒第一次去養雞場撿雞蛋,感覺特別新鮮。兩隻雞蛋顛沛流離地跟著她回了家,被她送給了姥姥。那時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沒有牽掛。

  家庭就是一個讓我們從小醞釀牽掛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家庭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們常感到人越來越像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產品,越來越失去了屬於每個家庭的烙印。“烙印”這個詞的英文是“brand”,它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品牌”。企業要有品牌,其實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擁有幾億資產,拿到了多麼高的學位,或是有多麼顯赫的地位,而是我們帶著什麼樣的家族烙印融入社會,我們用一種什麼樣的個人印記去對抗過於規範化的“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