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零件清洗裝置的背景介紹有什麼

  機械零件清洗機,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有機溶劑等用來清洗零件的機器。那麼你知道機械零件清洗裝置有哪些詳細背景介紹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機械零件清洗裝置的背景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機械零件清洗裝置的背景介紹

  有機溶劑在機械零件表面的清洗以去除汙染物的工業應用已有很長的歷史。由於國內通常仍在使用國外三十和四十年代已經淘汰的煤油和汽油等溶劑作為機械零件的清洗液,因為這些溶劑具有很大的火災的隱患和危險。另外,汽油和煤油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回收迴圈使用的高消耗和高成本,並由此會帶來的工作環境的環保問題***按照國際標準,所有的有機溶劑是不允許直接排放進入大氣***,以及客戶對機械零件的清洗質量和重要性越來越重視的市場條件下,機械零件的高效和環保的清洗解決方案就顯得越來越突出。

  目前在國際上,由於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以及碳氫溶劑等有機溶劑具有高洗淨度的處理效果,能廣泛地消溶絕大多數的汙染物的高度包容性以及可迴圈使用和節省清洗迴圈時間等優良效能,被廣泛應用於機械零件表面的脫脂清洗。

  但與此同時,有機溶劑的排放會汙染環境,並且過度吸入會導致人員的傷害。在1993歐盟已經完成了溶劑排放標準的立法工作***EU1999/13/EC “Solvent Emissions Directive”***;該法規廢除了傳統的使用溶劑和溶劑汽霧在槽缸中浸泡以清洗金屬零部件的方式;隨著1993年的歐盟排放的法規出臺以後,市場上出現了嘗試用二個或多個加蓋的裝置並用可回收的吸附裝置用於減少溶劑排放的裝置,後來這些裝置的設計和使用被認為是不成功的。因此在2003年,歐盟制定了更嚴格的12921標準***VOC Directive 2003/87/EC***,其規定在開啟清洗艙門前的清洗艙內殘留溶劑的濃度必須小於1mg/m ?***145 PPM***;

  在歐盟的標準制定以後,其每年的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碳氫溶劑等有機溶劑的年消耗量降低了98%;並使得清洗件表面的碳殘餘量一直低於3-5 mg/m?。為了達到預設的溶劑的殘留濃度和排放的標準,溶劑通過PLC的控制系統持續不斷地被蒸餾和淨化。因此,所有的汙染物在溶劑中被分離出來,然後自動被傳送到殘留物容器中。這些流程都是在全封閉溶劑管理系統中完成的。通過真空烘乾、安裝在清洗艙內的PPM控制儀、活性炭再生回收裝置保證了在清洗完成後,所有解除安裝的機械零件都沒有溶劑的殘留。

  使用有機溶劑在機械零件清洗的優勢

  滲透性好--較低的表面張力***25-30 dynes/cm,水的表面張力是72 dynes/cm***,這意味著液體容易進入或者退出複雜的幾何體的零件。就像那些微小的螺紋和盲孔中的汙染物也能沖洗乾淨。

  無化學品殘留和廣泛包容性--溶劑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廣泛消溶絕大多數的各種汙染物。並且溶劑清洗的零部件在烘乾完成以後,零部件的表面不會有化學品的殘留。儘管人們通常認為,水性的表面活性劑是“汙物的特效劑”,並且這些表面活性劑的化學品被運用於大量的生產過程中,如果這些表面活性劑沒有被充分地漂洗乾淨,這些不具有揮發性的化學品殘留會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潔淨的清洗品質--在全封閉的溶劑金屬清洗系統中,獨立的蒸餾系統既保證了在每一個清洗迴圈中的蒸餾過後潔淨的溶劑也提供了純淨的溶劑汽霧,這就保證了一致的零部件清洗的品質。由於水基的清洗技術無法通過水的蒸餾來保證水的迴圈使用和潔淨,而主要是通過過濾裝置和水資源的大量使用來實現的。

  充分乾燥和安全--有機溶劑的揮發性保證了機械零件的乾燥是快速和徹底的,只要比較一下水和溶劑的潛熱就知道了,因為水的潛熱是2280kj/kg,而溶劑的潛熱是200-300kj/kg。由於水的潛熱是溶劑的10倍,因此水基清洗很難徹底烘乾機械零件。而溶劑的潛熱只有水的10%,這也就保證了溶劑清洗的快速高效以及防止鏽斑的產生。

  節能和高效--由於清洗艙的真空技術的應用降低了沸點,在蒸餾過程中剩餘部分的熱能保證了即時的氣化,從而可以提高效率,達到每小時10次洗滌迴圈。

  環保--有機溶劑最大的缺點是空氣汙染,但使用了全封閉的清洗系統以後,這些汙染可以被有效地控制。同樣,由於水基技術的大量依賴表面活性劑的使用,這些無法充分降解的表面活性化學品會對水資源產生很大的殘留汙染。據測算,清洗過後對環境的汙染----水的汙染影響是使用有機溶劑的200-2000倍。

  機械零件清洗機的清洗技術

  1、超聲波的應用

  燃燒以後的油汙及其他固體汙染物***氧化物和研磨拋光膏層***沉積在零部件上,這要求另外的超聲波作

  用,絕大多數全封閉機器的客戶都會要求安裝。當超聲波能量傳輸到溶劑,使得沉積在零部件表面的汙染物易於分離,這主要是因為超聲波的空化作用---超聲波能量迅速產生數以千計的小氣泡,並且這些氣泡在汙染物上不斷地破裂。

  2、機械零件清洗流程

  溶劑系統在密閉的清洗艙內完成清洗程式, 清洗件在上面介紹過的一個或多個清洗提籃中進行處理. 清洗程式啟動後,清洗艙門將關閉鎖定,首先的預清洗噴淋將持續1分鐘, 使用加熱過後的溶劑 ***根據不同種類的溶劑和不同種類的汙物,溫度控制在45°C 到 80 °C之間***, 通過高壓噴嘴直接噴淋零部件。第一次的噴淋後的溶劑中汙染物的含量為90%,這些溶劑然後被輸送到系統中的蒸餾裝置, 這些溶劑將會被全部再生為可持續使用的液態潔淨溶劑.

  在此同時,第二次的噴淋是使用室溫溶劑,程式將持續2分鐘並伴有大量的溶劑***清洗件會被部分或全部浸溼並浸泡在溶劑中,通過與熱差相結合的機械作用會增加對剩餘部分汙染物清除和剝離的能力***。這些使用後的溶劑將被加熱後再次使用於下一次清洗的預清洗流程。

  在某些情況下,附著在複雜構造清洗件上的汙染物難以去除,那麼再一次的清洗噴淋可能是必要的,時間可以是長短不一的。如果需要的話,同時還可以獲得超聲波作用的支援,但必須校準超聲波在清洗應用所需的最佳頻率和強度。在清洗流程的最後階段需要為接下來的乾燥作準備了,多數情況下是直接將氣化的溶劑汽霧作用在清洗艙內零部件上。這些溶劑汽霧會冷凝在零部件上使得一些任何殘餘的汙染物得到去除,並在此同時,溶劑汽霧加熱了零部件,從而為他們的下一個階段的乾燥做好準備。

  3、乾燥和炭吸附過程

  乾燥時間會按照系統選擇的乾燥方式的不同會有所差異:因為熱風空氣迴圈乾燥系統和真空乾燥系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實際上,系統內部的溶劑回收和零部件上殘留溶劑的回收以及整個乾燥過程都是在一個全封閉的環境下進行的。

  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在使用氯化或溴化溶劑的大型系統,吸附過程的執行必須在乾燥過程的最後階段,這將使系統內的空氣通過活性炭回收裝置的迴圈,以確保遵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管理的排放標準。

  操作機械零件多功能的清洗系統,需要了解控制所有功能的電腦處理器,他能選擇一系列不同的清洗程式,以及自動檢測功能和功能執行的即時監測系統,他提供了清洗艙內清洗提籃運動方式的選擇,可以是旋轉或擺動,這些功能是引入機械作用原理以獲得更好的清洗能力和更快速的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