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與詩同行小學六年級語文優秀範文

  正如陶潛嚮往的種豆南山,歸隱田園,正是為了追求美的意境,這才是能使詩句活起來的原因。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希望你們會喜歡。

  篇1

  自從唐朝的絢麗漫過,唐詩這一綺麗的文化瑰寶便又在悠悠的五千年史上留下了斑斕的一筆。

  與詩人同行,走過著一條漫長的詩史上,你會讚歎詩仙的飄逸,你感悟會詩聖的智慧。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發出的感嘆。詩人的接濟天下蕩氣迴腸,那豪壯之氣似乎要吞天沃日,震撼天地。少年的凌雲壯志在詩中一覽無餘,使人無不感嘆詩人的遠大報負。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李清照立下的誓言。是的,活著,要做人間的豪傑,死了,也要當鬼中的英雄。剎時,詩人的堅強,無畏的英雄氣概似乎久久縈繞在耳邊。一種慷慨激昂湧上心頭,似乎與詩人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了……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柳宗元的感慨。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惆悵?還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的思念?還是張岱“獨往湖心亭看雪”的執著?又或許與蘇軾一樣,是被貶閒人的惆悵。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李白的讚美。那種磅礴的氣勢似乎要山崩地裂一般,讓人的心為之一顫。使人產生了無限的嚮往之情,來一睹廬山真面目。

  讀一首詩似乎就是看一個人,在詩中你可以步入人的心境之中,體會他們的感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是陶淵明的怡然自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陸游的希冀;“我勸天公從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風自珍的不滿。

  與詩人同行,漫步在詩的盛晏中,你會發現著就是那一片世外桃源。

  篇2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到詩了,雖然當時不知道詩是什麼東西。但是,這是父母教給我的任務,那就是每天背誦一首詩,她要檢查,如果背不出來,是要受到懲罰的。所以,我不得不每天背誦那些我不知道的東西,不斷的重複,很快就可以背出來了。慢慢的,我對那些詩產生了一種厭惡的感覺,一看到那些東西就有種排斥的想法。

  上了小學之後,我們的語文課上,也要學詩,我非常的不喜歡,所以,上語文課,我就會自己幹自己的事,不怎麼聽課。不過,每次的語文詩歌默寫,我都能過得到滿分,因為語文課上的那些詩歌,小的時候,父母就讓我背了,我一直都很記得。有一次,語文老師要我去他辦公室一趟,當時,聽到這個訊息,我有點害怕,因為學生最怕老師叫家長了,而我從小就家教比較嚴格,因此我更加的害怕了。當我走進老師的辦公室後,老師親切的叫我到她的身邊來,問了一下我的情況,而且她對我也比較好奇,因為她也知道我上課沒怎麼聽課,但是每次的默寫我都能得滿分。於是我告訴她這些詩小的時候父母就讓我背過了,現在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然後她又問我知道這些詩歌的意境不?我搖搖頭說不知道。於是她耐心地給我講解,我聽得非常入神。從那以後,以後的每堂語文課我都聽得很認真。因為我真正的領悟到了詩歌的美。

  從此,詩歌一直伴著我同行,從小學到初中我都非常喜歡詩歌,我喜歡詩歌背後的意境,喜歡它的美。

  篇3

  從小,我就與詩留下了不解之緣;從小,媽媽就給我買了“古詩80首”,讓我照著上面的拼音讀、背,有空還教我一字一句地讀詩:“床——前——明——月——光——”,然後我就跟著念,當我會讀、會背了,再接著讓媽媽讀下一句***有媽媽在,我不想看拼音了,因為麻煩***。

  唐代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是關於思念家鄉的一首詩。詩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個佳句。這句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描寫,寫出了大詩人李白的思鄉之情。

  “日照香爐深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這首《望廬山瀑布》我也懂:霧氣因為陽光的照射而生起紫煙,水從很高很高的山上飛流下來,讓人覺得這瀑布彷彿是從天上掉下來。這也就是詩句的大致意思。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元朝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我倒背如流,因為這首詩寫出了竹子非常的堅強不屈。不管是千磨,還是萬擊;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

  輕叩詩的大門,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詩的世界。我置身於詩的百花園中,讓詩陪伴我們一生!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