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管理論文的範文

  知道銀行管理的論文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整合關於銀行管理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哦。

  銀行管理論文:槓桿率

  一、引言

  商業銀行的資本是商業銀行自身擁有的或者能夠永久性使用的資金。擁有充足的資本不僅是商業銀行安全經營、穩定發展的前提,而且是銀行股東、金融監管當局、社會公眾對銀行的基本要求。鑑於商業銀行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性監管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金融危機之後,資本監管也在不斷改進。尤其是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巴塞爾協議Ⅲ》充分顯示了對銀行的資本充足、資本風險管理以及抗週期風險能力的重視,這對於我國的銀行監管也有一定的啟示。我國的銀行充足性監管是否有效,是否應該增加監管指標,作為資本充足率的補充指標?本文對資本充足率、槓桿率與銀行價值的關聯性進行的分析有助於完善我國的銀行監管政策,提高監管水平。

  本文分別研究資本充足率、槓桿率與銀行價值之間的關聯性,進而為我國的資本監管提出建議。與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避免了迴歸分析法需要大量統計資料、資料具有良好的分佈規律的缺點,利用灰色理論中的用於多因素時間序列動態分析的灰關聯分析法。

  二、資本充足性、槓桿率與銀行價值的指標選取及資料來源

  1、銀行資本充足性的指標選取和資料來源。銀行資本充足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資本數量的充足性,即銀行資本數量必須超過金融管理當局所規定的能夠保障正常營業並足以維持充分信譽的最低限度;二是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即銀行現有資本或新增資本的構成,應該符合銀行總體經營目標或需增資本的具體目的。

  鑑於《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對資本充足率的計算給出了明確的公式,並且資本充足率既能反映資本數量的充足性,也能反映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反映銀行面臨的風險,本文選取資本充足率作為衡量資本充足性的指標。

  考慮到研究物件的代表性及資料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2006~2009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交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用於分析,資料來源於銀行年報。

  2、槓桿率的指標及資料來源。槓桿率為核心資本與表內表外總資產的比率。巴塞爾銀行管理委員會吸取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在完善新資本協議時,提出以槓桿率作為監管指標,並設定3%為下限。本文選取2006~2009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交通銀行的槓桿率用於分析,資料來源於銀行年報。

  3、商業銀行價值的指標及資料來源。商業銀行價值是指銀行的綜合價值,包括盈利性、流動性、風險程度及清償能力等方面。商業銀行價值的衡量指標主要有基於經濟增加值的評價、財務會計指標***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等***和託賓Q值。本文采用託賓Q值,即Q=銀行市場價值/銀行資產重置資本,選取2006~2009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交通銀行的資料用於分析,資料來源於銀行年報。

  三、資本充足率、槓桿率與銀行價值灰關聯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現代經濟學中極為重要的經濟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絡是否緊密,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灰關聯分析是依據發展趨勢做分析,因此對樣本的多少沒有過分要求,也不需要資料具有典型的分佈規律。

  2、對資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因為原始資料中各變數具有不同的量綱,如果不消除量綱對各序列的影響,就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所以必須消除量綱對各序列的影響。

  銀行櫃檯業務風險出納管理論文

  一、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概述

  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是指銀行櫃檯在為客戶辦理支付結算、現金存取、賬戶開銷等業務過程中由於風險控制不到位致使客戶或銀行遭受損失的風險。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是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組成部分。

  二、銀行櫃檯業務風險存在的必然性

  銀行櫃檯業務風險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其存在的必然性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

  ***一***“人”的主觀因素

  在銀行櫃檯業務中,無論是對業務單據、印章和相關資料的審查確認,還是客戶身份的鑑別,都要依靠櫃員依據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規定進行操作。由於需要人的操作,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正因為主觀判斷差錯在所難免,所以導致銀行櫃檯業務風險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

  ***二***內部的管理機制

  在銀行內部管理層主要負責具體的經營管理,具體的一些銀行櫃檯業務的權力責最終落實到員工個人,進而形成銀行內部明確的委託代理關係。這樣必然導致資訊主體的分離和利益主體不一致,所以代理行為差錯扭曲和資訊失真難以避免,銀行櫃面業務風險也就成為必然。

  ***三***銀行的本質

  以金融中介為本質的銀行其核心職能是為客戶提供支付結算、貸款和存款等業務方面的服務。從銀行櫃檯業務看,業務指令源於客戶,業務的資金所有權屬於客戶,銀行僅作為代理機構履行相關義務。

  三、銀行業風險控制體系的缺陷

  ***一***風險控制的技術水平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例如銀行的監督檢查、賬戶核對、客戶身份識別、開戶資料稽核等方面還比較多依賴手工,現代的科技技術和管理手段沒有得到充分運用,導致了櫃檯業務風險增大。

  ***二***櫃員控制風險的能力沒有得到重視

  櫃檯風險控制的有效性也必須依賴直接面對和處理風險的櫃員們,作為銀行櫃檯業務辦理主體的櫃員,其對風險控制的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因素將直接關係到最終銀行櫃檯風險控制的實際效果。但在櫃檯業務的實際工作中,這些並未得到充分重視。

  ***三***對規章制度認識不足

  管理制度和業務規章是是櫃檯業務風險控制的主要依據,也是防範櫃面業務風險的保障。通常情況下,櫃檯業務風險事故的發生,一般都經常伴隨著有章不循和違規操作。但是在分析具體原因時,較少關注銀行規章制度本身是否合理,通常把原因多歸結於上級行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和櫃員、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方面。具體在實際中銀行櫃檯業務的規章制度多存在以下問題:

  ***1***規章制度缺乏穩定性,修改頻繁,而求比較龐雜,最終導致這些規章制度難以有效的掌握和最終落實。

  ***2***制度與實際操作不符。制度的制定脫離了基層的實際條件,而且也不符合銀行櫃檯業務的客觀規律。

  ***3***制度的統一性和靈活性較差。具體制度規定部分過於僵化,有的比較籠統,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操作,所以導致規章制度不能很好指導櫃檯業務。

  ***四***監控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銀行有審計監督、會計檢查、事後稽核三個方面為主體的櫃檯業務後續監管,這三個方面的監管對櫃檯業務的風險起到了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同樣也存在著問題。

  ***1***審計監督、會計檢查、事後稽核三個方面資訊溝通不理想,最終影響到監管的效果,失去了最終控制風險的意義。

  ***2***監管的方式不科學。現在的監管方式多還在延續傳統的監管方式,其對櫃面業務的監管的方式主要是以審查憑證資料等為主要手段,以歷史業務交易為重點。這樣的監管方式科學性欠佳。

  ***3***審計監督、會計檢查、事後稽核三個方面缺乏統一的協調規劃,這樣可能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會出現監督空白和檢查重疊,這樣增加了被檢查機構的負擔,同時也造成了監督成本等方面的浪費。這樣對同筆業務進行審查時,會出現根據同樣的憑據、流程、資訊、規章制度進行審查,所以導致最終的監控效果大打折扣。

  ***五***事前事後控制不足,過多依賴事中控制,

  在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控制流程中,事前控制包括業務系統設計、櫃員分工組織和客戶調查瞭解,事中控制包括業務辦理中的審批、授權、複核等方面,事後控制包括檢查監督、風險分析、業務監測等方面。事前、事中、事後這三者只有各司其職,前後銜接,才能共同構成完整的風險控制鏈。但在現實具體的櫃檯業務中風險控制過度依賴於事中控制,而業務系統設計、櫃員分工組織、客戶調查瞭解、檢查監督、風險分析、業務監測等事前事後控制較為薄弱,從而造成櫃檯處理手續多、環節多、流程多等現象。

  ***六***缺乏對客戶風險的防範

  作為銀行櫃檯業務的委託人——客戶,對其風險的防範,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客戶風險銀行櫃檯風險的重要根源,是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因素。在實際的櫃檯業務中應該提高對客戶風險的認識,加強對客戶風險的防範意識。但在櫃檯業務中銀行一般性存款戶和“非貸戶”,缺乏客戶事前的實地調查和事後的定期訪問,未納入管理體系,對這些客戶資料的掌握僅限於開戶時簡單的資料,一些詳細具體的資料缺乏,而且一些重要資訊的真實性,缺乏有效的判斷和認定。

  四、加強銀行櫃檯業務風險管理

  ***一***完善業務規章制度和流程

  規章制度和流程是管理櫃檯業務活動的指南,同時也可以規範櫃檯業務操作,其作用重大,所以在制定章制度和流程時,必需符合櫃檯業務操作的實際情況,使其與基層的風險控制實踐想吻合,與執行的客觀環境相適應,而且要便於操作。從規章制度和流程制定看,要強調體現員工實踐經驗的總結,強調對基層員工意見的聽取和採納。所以要完善業務規章制度和流程,使之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於操作。

  ***二***強化事前事後控制,重構櫃面業務風險控制流程

  在保證對少數危險因素及時發現並嚴密跟蹤的前提下,儘可能滿足櫃檯業務服務要求,疏通櫃檯業務處理流程。要達到以上要求就必須要從業務系統設計、櫃員分工組織、客戶調查瞭解、審批、授權、複核、檢查監督、風險分析、業務監測等方面整體佈局,統籌規劃,即從事前、事中、事後控制整體著手,撇棄傳統的事中控制的習慣思維。在做好事前監控防範方面,要從優化業務系統、增進客戶調查、規範崗位設定、優化客戶結構著手全面改進;在做好事後檢測監督方面,要建立完備的風險預警和業務監測體系,不斷改進審計監控、業務檢查和賬戶核對監控效果,使櫃檯業務中的櫃員客戶、交易都在嚴密的監控之下。只有從事前、事中、事後控制整體著手,撇棄傳統的事中控制的習慣思維,才能實現全程均衡管理,提高防風險效率。

  ***三***轉變監控方式,增強事後監控體系功能,

  避免管理真空和職能重合,明確審計監督、業務檢查、事後監督的職責分工。事後監督旨在提供線索、發現疑點和監測動態,重點負責櫃檯業務的持續性監測。審計監督重點是進行制度遵循性和有效性評估監督,履行再監督職責。業務檢查重點是排除風險、評價風險、摸清情況。從監控方式上,事後監控體系應核實交易“真實性”為主要目的,以風險定位、資料分析、監控錄影、模型監測等為手段,摒棄憑證稽核和交易審查為中心的方法,全面提高櫃檯業務監控能力,從而實現全方位監控體系。

  ***四***健全櫃檯客戶管理體制

  健全櫃檯客戶管理體制應該努力改善客戶結構,建立“危險客戶”和“瑕疵客戶管理制度;建立存款客戶關係維護、產品營銷、定期回訪、跟蹤分析、開戶調查等客戶管理制度,貫徹“瞭解你的客戶”原則,有效溝通銀企雙方資訊,真正建立銀企風險聯防機制;確立管理職責和管理部門,將“存款櫃面自動增長戶”和“非貸戶”入銀行客戶管理體系,消除客戶管理“真空”。

  ***五***提升風險控制的技術水平科技含量

  現代的科技技術和管理手段沒有得到充分運用,導致了櫃檯業務風險增大。所以要提升風險控制的技術水平科技含量,降低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比如預警系統和風險監測能全面增強業務監測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從而改進監控質量;綜合對賬和簡訊通知系統能改善銀企資訊溝通,提高銀企對賬效果;指紋認證技術的唯一性和可靠性,能解決當前櫃員卡使用保管的普遍問題。此外,電子密碼系統、電腦驗印技術等先進技術工具的推出,為銀行改善櫃面業務風險控制現狀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可以提高我國銀行業櫃面業務技術防範水平。

  ***六***重視發揮銀行櫃員風險控制的主體作用

  作為銀行櫃檯業務風險認識和控制主體的櫃員主管和櫃員,是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控制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力量。要加強櫃員對櫃檯業務風險的認識,提高櫃檯風險意識,認識到自身在櫃檯業務風險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的地位,加強對其具體風險控制的培訓學習。同時降低櫃檯處理複雜度,積極推進前後臺分離改革;分解櫃檯業務壓力,促進櫃檯業務分流;加大對合規操作和優秀管理的獎勵,對違規的給予相應的處罰。

  銀行櫃檯業務風險控制涉及到多個方面,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雖然銀行櫃檯業務風險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可以通過有效的風險控制方法,使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