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本會計的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成本會計也在發生變化。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成本會計的教學策略

  [摘 要] 會計成本是財會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關於如何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直是討論的熱點。本文從明確成本會計學的教學目標入手,分析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然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整體結構進行合理設計,突出重點和難點;在教學方式上,採用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

  [關鍵詞] 成本會計; 教學策略; 案例教學

  1成本會計學

  會計成本是指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則,藉助一定的計算方法,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系統、全面和綜合的核算和必要的監督管理的管理活動。成本會計學是財會專業的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屬於財會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成本會計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方法體系複雜而應用性突出。關於如何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近幾年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2成本會計學的教學思考

  對於成本會計的教學,就教學的內容而言,教師應該積極做好備課工作,結合課程特點、應用要求、學術前沿研究,及時更新授課內容,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另外針對不同內容的特點,教師在授課時應該有所區別,如哪些內容是為了給學生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哪些是在授課時成本會計的使用需求,哪些是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於成本會計是一門有著強烈實用色彩的學科,教師培養的應該是既有理論深度,又能達到社會、企業要求的會計人才。

  學生在會計成本的學習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知識點零散,沒有形成整體的概念。成本會計課程內容詳細,對於一個事項往往介紹了很多種分析方法,比如對於如何分配材料的費用,可以採用產量比例法、定額消耗量比例法、定額成本法、實際重量法等。各種方法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比如定額消耗量比例法又分為實際耗用量或是實際消耗材料成本除以定額消耗量等形式。通常學生對於一種方法是比較好掌握的,但是對於多種方法,對應的適用範圍,各自的原理,各種形式帶來成本計算上的差異,通常不易掌握,在知識上有脫節的感覺,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

  賬證概念模糊。成本會計在成本構成方面又分為料、工、費等不同的專案,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歸類、分配和結轉程式,調查表明,很多學生不太瞭解對賬表對應關係,以及賬簿結轉之間的對應關係,對這些內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於賬和證的處理感到比較棘手。

  對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計劃不理解。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計劃是成本會計課程的重要內容,而有些同學卻認為,它們與“會計”本身關係不大,重視程度不夠,掌握得比較粗淺,沒有意識到這些方面對成本計算有重要影響。

  3成本會計教學的策略

  針對學生在成本會計課程學習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加以改進。

  3.1教學內容設計

  明確教學目標。成本會計這門課主要是講述製造成本及其相關理論,在財會專業中,是基礎會計學的後續課程,是管理會計學的前導課程。在學習的內容上,是對基礎會計學上的各種會計原則、不同的記賬方法和迴圈方法的進一步應用,對於管理會計來說,做了些內容上的鋪墊。理論上,通過財會專業這一整套流程的訓練,使得學生形成專業性的思維和必要的綜合素質。因此,成本會計的教師務必使學生了解成本會計學在財會專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課堂學習和實際訓練當中,形成專業性思維。

  教學內容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成本會計主講的內容是:成本理論、成本會計工作理論、成本核算、成本報告、成本管理。在教學上,把握成本核算這條主線,進行報表分析、賬務處理等。成本核算與成本決策是成本會計的兩大核心功能。在課程講述中,主講教師可以參照多種教材,藉助精彩案例講解清楚。

  重點和難點分明。教師除了針對大綱要求進行有重點的講述外,還要及時通過與學生的互動,瞭解學生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比如通過觀察課堂表現、批閱作業、課後答疑、與學生交談等方式觀察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把握情況,結合教學經驗,對重點和難點詳細分析。

  3.2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學中,通常是教師講述案例情況,學生討論之後形成分析報告,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實現教學的目的。在成本會計教學中,引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可以減少照本宣科的枯燥感,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地參與學習,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還能使知識融會貫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達到教學目的。需要說明的是,教師選取案例要慎重,所選的案例應當具有針對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多提出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和新的見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進行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達到了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法。通過理論方面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有關於成本計算的步驟和方法,但不能保證學生能夠在實際中運用,因此實踐教學很有必要。在課堂上模擬實踐,或是到工廠實習,由學生自己完成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核算成本、編制報表分析等全部工作。有效的實踐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加深了對於知識的理解。

  主要參考文獻

  [1] 黃爽. 對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4***.

  [2] 曾馨瑢,段雪梅,鄧劼. 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會計之友,2009***14***.

  [3] 尚伏雨. 論“成本會計”課程教法改革[J]. 繼續教育研究,2010***6***.

  [4] 南順女. 關於《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0***4***.

  [5] 俞巨集,夏鑫. 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新及策略構想[J]. 會計之友:上旬刊,2006***6***.

  [6] 李水秋. 論案例教學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9***.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