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及對策論文

  大多數人對“融資”並不陌生,譬如房屋租賃、汽車租賃等,但這些通常不會發生所有權轉移問題,可歸為傳統租賃。融資租賃則是現代租賃業代表,本質上屬於一種與銀行信貸、保險並列的金融手段。它是在分期付款的基礎上,引入出租服務中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特性,租賃結束後將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的現代營銷方式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析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析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全文如下:

  近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複雜嚴峻,各級政府以及各高校都在不斷推出新舉措,通過建立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積極開展模擬創業、創新創業競賽等實踐活動,為創業學生提供政策諮詢、開業指導、跟蹤扶持等各項服務,試圖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14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727萬。然而,據統計,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率只有1%左右,跟國外相比起來還是低的。大學生創業率低有多種多樣的原因,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曾聯合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等機構共同釋出了《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八成被調查者對創業感興趣,認為通過自主創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享受人生自由,同時認為,資金、人脈關係、市場環境等都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本文將著重對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

  當前,大學生創業融資可供選擇的渠道比較多,按照融資物件可分為私人資本、機構資本和政府背景資本,如親朋好友、天使資金、銀行、創業基金等。然而,在實踐中,大學生在創業融資時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如銀行貸不到款、家庭支援有限、風險投資不易獲得等。曾經有學者對某省大學生創業者的融資渠道進行調研,結果發現,73.2%的大學生創業者選擇向私人資本融資,私人資本融資已經成為了當地大學生創業的基本融資方式。 2006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該基金會系全國首家從事推動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業的非營利性公募基金會,成立以來在傳播創業文化、支援創業實踐、開展創業教育、扶持創業專案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截至2015年1月底,累計共接受4 141個專案申請,資助專案為1 054個,年均約120個專案,以上海地區50多所高校進行計算,平均下來,每年每所高校僅僅有2-3個大學生創業專案獲得該基金的資助,數量屈指可數,嚴格而又繁瑣的審批程式常常使得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最終放棄了創業的想法。大學生創業融資難仍然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積極性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大學生創業融資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學生創業融資陷入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如下。

  ***一***政府的政策宣傳和執行力度有待加強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為了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出臺了不少與大學生創業融資有關的優惠政策。例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門早在2010年就聯合下發了《關於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2014年5月再次聯合下發相似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銀行貸款和財政貼息,簡化反擔保手續,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作用,鼓勵企業、天使投資人、群團組織、行業協會等以多種方式向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援。

  然而在實踐中,無論是宣傳方面還是執行方面,力度都很不夠。某大學曾在學生中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3.3%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對創業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應當更加務實有效,僅有5%的創業大學生非常瞭解政府部門及學校的創業幫扶政策,64%和50%的被調查者希望政府放寬貸款政策和拓寬融資渠道。某省某部門規定,大學畢業生首先需要到有關部門登記並領取失業證,然後才能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大部分畢業生不願意去登記失業,而且學校也積極為這些畢業生“尋找”就業崗位,最終使得這一政策很難落實。而且由於相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所設門檻過高,辦理手續複雜繁瑣[5],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的實施效果,也違背了相關政府部門的初衷。

  ***二***各類社會機構在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方面尚未形成合力

  當前,各種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在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方面尚未形成合力,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資金支援的力度還很不夠。尤其是銀行作為最重要的外源融資渠道,卻對著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態度。大學生由於剛畢業參加工作,信用額度普遍較低,而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在大學生申請創業貸款的過程中往往設立很多門檻,使得他們的貸款手續相對繁瑣,貸款成功率也比較低,這就讓那些有意申請自主創業貸款的大學生望而卻步,另外尋找其他的途徑。有些銀行甚至沒有制定針對創業大學生的優惠信貸政策。

  ***三***高校缺乏創業融資實踐操作層面的培訓和指導

  很多高校都在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有些高校還成立了創業基金,開設了創業相關的課程,但由於承擔課程教授任務的主要是從事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老師,大多數缺乏創業實踐尤其是融資方面的經驗,很難從實踐操作的層面對創業融資的渠道、技巧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培訓和指導。

  ***四***大學生創業者的融資能力有待提升

  在實踐中,很多大學生還不善於整合多方面資源,仍然把向家人、朋友借款作為創業資金來源的首選,他們往往不善於按照自己專案的相應規模製定合適的融資方案,對於自身創業專案的融資渠道、資金需求、融資模式等缺乏整體的規劃。有些大學生在面見投資人或投資機構時不善於闡述創業計劃及其核心優勢,對於創業專案的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營銷戰略、風險管控、財務預測等也缺乏深入透徹的思考,融資能力方面的劣勢往往導致他們最終未能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援。

  三、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為了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社會、高校、大學生創業者都應該做出相應的努力,具體對策如下。

  ***一***政府層面:加大創業資金扶持政策的宣傳和執行力度

  首先,政策制定部門要建立起政府、高校和銀行、創業投資機構等多位一體的服務網路,充分利用網路、微信、微博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傳播途徑,讓大學生切實瞭解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等融資渠道及申請要領。其次,政策執行部門要適度降低大學生創業融資門檻,簡化大學生創業融資手續,對於大學生開設網店、微店等新型的創業形態應採取更加科學、便捷的審批措施。再次,進一步完善政策落實監管措施,對於執行不力的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

  ***二***社會層面: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大學生創業融資難題

  首先,各金融機構、創業投資和扶持機構以及大學科技園、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等應進一步加強溝通與合作,形成共識,建立大學生創業融資服務網路,為大學生創業融資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其次,為了減輕甚至消除金融機構以及創業投資和扶持機構的顧慮,可以考慮引入歐美國家採用的商業保險機制,由保險公司對入圍的創業專案進行充分論證和深入考察,如果創業專案可行性和預計收益較高,那麼保險公司會對該創業專案的收益給予最低的商業保險,即該創業專案如果達不到保險公司設定的最低收益,保險公司將給予賠付。

  ***三***高校層面:開設創業融資專題培訓講座和課程

  高校可以定期邀請銀行、創業投資和扶持機構等單位的專家來開展與創業融資相關的講座,有條件的高校可以開設大學生創業融資的相關課程,按照教育部印發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檔案精神,教授創業融資分析、創業融資渠道尋找、創業所需資金測算、創業融資的選擇策略、創業融資實務等方面的內容,使大學生了解創業融資的相關理論,掌握創業所需資金的測算、創業融資的主要渠道及差異,瞭解創業融資的一般過程。